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融入社区体育模式探索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针对当前社区体育中存在的社区居民体育意识淡薄、专业指导和设施器材不足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向社区体育输送专业指导员;校内体育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高职院校与社区进行体育互动等思路,试图构建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融入社区体育多途径、全方位的模式,为使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能更好地融入并服务社区体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区 体育 模式
  高职院校虽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但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并没很好地服务社区体育建设。因此,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融入社区体育的模式探索,需针对社区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瓶颈,对症下药,发挥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优惠,是在现实条件下发展社区体育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一、发挥高职院校文化和人才优势
  由于我国社区体育起步较晚,缺乏必要宣传,群众虽能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体育意识依然非常淡薄。社区体育并没有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没有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形式也较为落后。社区体育无论在法律监管方面还是在管理机制、组织形式上都并不完善,尽管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由街道办事处牵头成立社区体育协会,但由于街道办的本身并没有体育方面的职责,也没有专业的人员来组织领导,社区体育仍以群众自发开展的体育活动为主。此外,社区体育缺乏专门体育师资,如果没有专门的人来指导,社区体育将事倍功半。大体上说,社区体育就是缺乏专门的宣传人员、管理人员和师资团队作指导,盲目性、随意性和自发性相当强。
  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和文化优势来解决。普通高职院校配置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他们不但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项目的竞赛组织方面经验更为丰富,有些地区甚至直接就有体育高职类院校,专业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够很好的发挥这类专业人才的管理和指导能力,就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的专业性和组织性。如高职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一场较为专业的体育竞赛。在激发出群众体育竞赛热情的同时,规范他们的动作,并开发出新的锻炼方式,对于群众更好地进行社区体育活动都是有益的。
  除了体育专业人士之外,高职大学生也接受过多年学校体育教育。他们不但能胜任一定的体育指导工作,还能用热情和活力、体育理论知识和健身理念宣传社区体育,激发群众体育锻炼的热情。
  二、场馆和设施的共享
  尽管,近年来我国对社区体育设施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与建设,但缺少场地设施仍是影响群众体育锻炼的首要原因。据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密云、延庆等八个郊县区有六成以上街道完全没有体育场地;三成半的街道也只是乒乓球台、台球室等小型体育场地。而体育设施又是开展社区体育的前提条件和物质要素。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匮乏,直接限制社区体育的活动内容,进而影响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人数,不利于社区体育活动开展。
  相比之下,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甚至显得有些“奢侈”和“浪费”了。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中国的850080个体育场地当中,属于教育系统的有55804个,占到全国体育场地的65.6%,但是学校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率只有29.2%,全天候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只占14.9%。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可以成为社区体育的潜在资源。假如能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可以说就能基本满足社区体育对场馆的需求。以无锡旅游商贸职业学校为例,学校为附近居民代理“体练证”。市民可在早5:00-7;00,18:00-20:00凭证进入学校进行锻炼。可以说,无锡这所学校这为进一步地开展全民健身,提供了强有力的场地资源保障。
  三、高职院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
  高职院校可以社团的形式成立俱乐部,并吸纳社区体育推行者和管理人员,共同管理和组织;而社区体育爱好者也可以组建俱乐部,吸收高职学校的学生会、相关社团负责人。通过这种“半校半社”的俱乐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和人力资源,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辅导班和体育赛事,宣传社区体育的重要性。学校还可以协助社区,开展符合当地实际的条件的体育比赛,还可以与社区一起组织联谊赛,由学校的师生负责技术指导及裁判工作,这样不但能起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齐头并进,还能增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友谊。
  此外,学校在向社区输送体育人才、共享体育设施时,也应注意进行根据社区体育的变化而做及时的反思和反馈。例如体育老师在带领学生组织社区体育比赛时,要及时了解社区群众的真实想法,并有针对性的做出改变,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合理要求;学校还应掌握社区居民的锻炼时间和爱好,动态地改变开放区域和开放时间,在保证正常的校园秩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
  四、总结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融入社区体育,学校资源“帮扶”社区体育是重要的一部分,但远远不是全部,还需要学校与社区的相互配合。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通力配合,但如果高职体育资源完全融入到社区体育中去的话,将会给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区体育,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以及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2013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的研究”(编号:SK13LX565)。
  参考文献:
  [1] 李金才.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校学报.2011(4):73-75.
  [2] 彭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定位于管理体制[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4(3):13-1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花样跳绳并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它的动作精细复杂,具有协调性和创新性,需要我们人体大脑、四肢以及肢体之间密切配合才能够完成。花样跳绳具备的优势是不可忽略的,本文在对花样跳绳的价值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其在高校校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推广对策进行探讨。花样跳绳融入高校校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体育器材、场地、师资等都十分匮乏,并且很不完善。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又占全国中小学生的一半以上,是国家教育的重点,同时又是薄弱点。农村中的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体育游戏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可以弥补农村体育教学中因经济条件制约而产生的一些不足。并且有益于农村学生的身
1.引言 1992年5月21日、22日在千叶市的幕张博览会国际会场召开了第九届光传感技术研讨会。从最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可以看出,光纤传感器的研究慢慢走下坡路。自发明16年来,光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课外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了解大连市市内四个区普通高中课外体育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调查分析提出适合的对策有效地改善高中课外体育开展情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高中生 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本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主要从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练习、整理活动四个方面及运用时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索。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游戏 探索  游戏的内容和活动方式比较丰富多样,包括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负重、对抗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农村太极拳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拥有13.4亿人口的中国却拥有9.4亿的农民,因此实现全民健身目标、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农村太极拳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发、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过对滕州市姜屯镇
中图分类号:G8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休闲娱乐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大众击剑推广的相关问题。研究得出,击剑运动能够满足大众体育娱乐的需求;虽然目前我国大众击剑普及度较低,群众认识层次浅,然而击剑运动大众化发展是顺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潮流,击剑回归娱乐是在我国大众推广的主要途径。并提出要致力于对击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