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内科的老年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和分析40例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并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 40例患者中原发性心脏病8例,肥厚性心肌病10例,冠状动脉硬化15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日常危险因素分析:过量饮酒4例(10.0%);吸烟3例(7.5%);剧烈运动11例(27.5%);情绪激动15例(37.5%);因便秘排便用力5例(12.5%);无明显原因2例(5.0%)。结论对于有不良生活习惯、负面心理情绪以及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等疾病的心内科老年患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防止其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孤立行为特点及对COPD疾病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9例稳定期COPD患者施测,与90例健康人对照,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孤立行为[COPD组(9.90±3.97)分,对照组(6.15±5.22)分,F=82.539,P<0.01]和社交孤立行为[COPD组(8.00
目的:通过调查广州地区产检夫妻中的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携带率及基因突变类型,分析本地区β地贫流行规律。方法采用血常规、红细胞脆性及血红蛋白电泳对婚前检查、产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进行睡眠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SQI总均分为(14.13±3.38)分.根据PSQI总分≥11为睡眠质量差的标准,睡眠质量差者75人,占83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可以导致患者躯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的和职业的改变,这种变化常常导致家属角色、责任、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的改变导致整个家庭系统的不稳定[1],而家属往往是提供各种各样的照顾和支持伤者的主体。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学习障碍患儿血清beta-内啡肽(β-E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影响.方法 应用Sprit-8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对48例(6~12岁)共患ADHD和学习障碍儿童进行40次增强16~20 Hz β波,抑制4~8 Hz θ波脑电反馈治疗,采用脑电反馈仪检测患儿脑电波θ/β、θ/SMR功率比值的变化,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测定法检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式,尽管其创伤程度小,但患者术前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种心理应激不仅对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延缓术后康复。
慢性酒精中毒是因长期大量饮酒而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患,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短潜伏时体感诱发电位(short-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
银屑病(psoriasis)系皮肤科常见病,患病率为1.23%[1],其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对其治疗仍没有质的突破,复发率高,这无疑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
在牙科诊治过程中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焦虑,严重者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或拒绝治疗,被称为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国内刘艺敏等[1]报告成人牙科患者轻度牙科畏惧症检出率为86.15%,钱虹等[2]报告口腔疾病初诊患儿,畏惧发生率男童46.03%,女童50.88%;奉晓斌[3]使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11分标准)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