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道教信仰风俗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5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的消灾祈祥法术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贾府,无论主子或奴婢,有的佩戴护身符欲消灾避祸,“仙寿恒昌”;有的炼丹烧汞欲升为神仙;有的打醮设道场欲解除冤孽;有的作法欲诅咒他人等。然而,那些欲消灾者病缠身,欲成仙者命早亡,欲害人者先害己,落了个烟消云散的悲惨结局,无不笼罩着浓重的“悲凉之雾”。撩起悲凉的雾纱,可以窥探出曹雪芹无望找到“补天”良策的苦闷彷徨心情。曲曲悲歌实际是曹雪芹对道教信仰法术进行否定的形象化的“宣泄和标示”。
其他文献
《洛神赋》以人神恋歌为主题,立足于赋这一体裁,在题材结构、形象塑造、语言文辞、情感内蕴、场景氛围等方面对先秦人神恋歌类作品有广泛深入的借鉴、继承与超越,塑造了集"美
在钢琴的教与学过程中,三分是教,七分是练。影响学生练琴效率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主观因素,一个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意志力等内在因素;客观因素是
重庆市开展的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人成才联系紧密,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突出。深入持久地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