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舞蹈教育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对中小学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舞蹈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作为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舞蹈技巧,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舞蹈实践途径,从多维度锻炼学生舞蹈技巧。本文将对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舞蹈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教育;教学方式;研究
  在素质教育下,如何开展中小学舞蹈教育成为舞蹈教师应当重视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舞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将教学目标与实践活动有机统一,更好地达到舞蹈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将分别从:素质教育对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现状、基于素质教育下如何开展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国音乐教学或者舞蹈教学中都存在一些缺失,主要是素质教育的欠缺。对于舞蹈教师而言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过份看重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使得重专业轻文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也给了学生错误的心理暗示。所以说,无论是艺术生教师还是艺术生都没有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引起重视,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培养。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的综合品质,它包括人文知识以及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也可以细分为文学、音乐、哲学、伦理历史等诸多小方面,需可以用来结合自己内心的感悟对自我人生价值观做出判断和思考。人文精神是为培养艺术生的全面发展,展现艺术生完整人性的基础,是一个人内涵的修养,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之后,也就意味着他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基础,别人可以通过他的语言、动作行为就能判断他是个有修养的人,这种能够从外在就观察到的气质就是人文素质。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要让学生从内到外兼修自己的气质,这是文化、道德的综合修养。
  素质教育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幾方面。首先,提高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这不仅是因为艺术专业学生现如今自身修养中欠缺这一部分,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其中之一。其次,素质教育也是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优秀作品是需要高素质的创作中加上优秀的专业技能,才能让学生所创造的作品富有内涵,气质独具。最后,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综合性的人才越来越吃香,而为了响应时代的需求,艺术专业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也是为了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有所优势,不至于淹没在巨大浪潮之下。
  二、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种流动的艺术,因此具有很高的动作要求标准,在基础阶段就要对学生的舞蹈意识进行开发与培养,但是我国大多数舞蹈教育培训机构缺少对舞蹈教育的基础阶段强化的认识,所以学生大多都存在协调性较差、零基础以及柔软性不佳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目前,我国各个舞蹈学校或者艺术培训机构在舞蹈教育教学中都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缺乏。对于基础阶段学生的舞蹈教学来讲,学生需要进行舞蹈表演意识的开发与培养,基础阶段学生的意识以及兴趣都需要被激发和调动,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对舞蹈有着无限的憧憬,看似简单柔美的动作在别人身上体现的婀娜多姿,但是自己做却没那么容易,完全找不到感觉,因此这就是当前我国舞蹈教育在基础阶段存在的问题。
  其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束缚,许多教师在舞蹈教育教学中都过于注重学生舞蹈动作的教授,却不注重基础教育阶段的兴趣和天赋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大多数对舞蹈动作一知半解,因此不知道如何体现美感,所以造成舞蹈的意识动作缺乏,肢体僵硬不协调,所以在中途失去了兴趣。
  三、基于素质教育下如何开展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
  将素质教育始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计划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舞蹈人才,使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加强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不仅是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是一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应该具备的能力,总之,在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分别从: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舞蹈兴趣、促进舞蹈教学课堂转型、丰富舞蹈教学活动、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老师人文素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
  在对中小学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应加大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相应的培养方式,这样才能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在素质教育的培养方面,学校首先要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方式,重视对学生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采取适当的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思想意识,真正的实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完美结合。
  (二)激发学生舞蹈兴趣
  受到生长环境、教学背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其自控能力仍有待提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示范舞蹈表演动作,再进行理论讲解,使得学生被动接受舞蹈知识,从而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因此,改革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方式,应立足于学生实际需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转变“灌输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舞蹈表演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新舞蹈时,可以先调查学生兴趣,再将其进行整理归纳,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针对性教学。
  教师在开展舞蹈教育教学时,可以借助舞蹈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自主寻求舞蹈奥妙,如在学习少数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身穿该民族的服饰,并介绍相关的风土人情,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舞蹈的精髓,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促進舞蹈教学课堂转型
  舞蹈专业机构应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风格与办学特色,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当前我国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窘况,大多数舞蹈院校仍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特色,对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忽略了学生舞蹈技能的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导致不少舞蹈专业的学生表现能力较差,审美鉴赏力不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引用,舞蹈专业院校在教育中应当将音乐教育、舞蹈教学与学生的综合能力相结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舞蹈院校只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找准自己的改革切入点,对舞蹈教学课堂进行转型,促进中小学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
  (四)丰富舞蹈教学活动
  舞蹈表演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获取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进度,统筹舞蹈表演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多途径提供舞蹈表演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提升综合表演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丰富课堂舞蹈活动,将学生分成平均小组,相互指点舞蹈动作,加深对舞蹈表演的印象;二是进行课堂观摩评比,如在学习完新舞蹈后,可以让学生组成表演小组,并选取一部分同学为评委,营造轻松愉悦的表演气氛,让学生自由切磋舞技;三是拓展课后实践活动,成立专门的舞蹈表演社团,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后实践,培养学生舞蹈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学生朋友的角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过程难点,并适当指导学生高难度舞蹈动作,提升学生整体能力。(五)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舞蹈表演室开始逐渐出现在职专生舞蹈表演教学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将现代化舞蹈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各地优秀舞蹈表演,开拓学生舞蹈视野,让学生接触多种类舞蹈形式,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表演方向;其次,通过拍摄学生表演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舞蹈的不足并改进相关动作。
  (六)提高专业老师人文素质
  想要学生人文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不仅是学生自身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具有高人文素质的老师去加以辅助跟引导。学校可以为提高老师的人文素质制定科学的计划,安排艺术专业的老师分批轮流安排去其它在人文素质做得比较好的艺术院校加以探讨跟交流,提高艺术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对于他们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同样对于学生的号召力也很大,要想做好艺术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很大一部分与老师的号召力有关,所以要通过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调动教师去对学生言传身教。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加强,中小学舞蹈教育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不仅仅是对舞蹈技巧予以重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更多专业性舞蹈人才。其次,舞蹈教师也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地位,丰富学生舞蹈实践活动,多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性,借助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提升学生艺术水平,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舞蹈学习信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社会岗位需要,科学制定培养计划,夯实学生舞蹈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记安.农村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舞台,2012(01):214-215.
  [2]窦永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大舞台,2011(01):217-218.
  [3]于彬. 舞蹈教育在提高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价值工程,2013(21):284-285.
  [4]蔡秀娟. 浅议中小学开设舞蹈素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J].艺术科技,2013(03):257-258.
  [5]陈慧.中小学舞蹈素质教育重要性的研究[J]. 黄河之声,2014(06):81-82.
  [6]王杰,皮雨鑫. 我国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及面临问题思考[J].艺术教育,2015(09):178-1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个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小儿护理选择更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我院选取2018年以来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其中,对照组儿童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儿童患者采用个性化管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疗效相比较对照组要好很多,差异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值0
中国女性在传统伦理道德体制下,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由来已久,这一社会现实的许多文人作家写在了作品当中.本文将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形象进行全面的剖析,加强读者对张爱玲小
2015年3月J Clin Exp Hepatol发表了Shalimar 等的论文《急性肝衰竭的管理》[Shalimar,Subrat K.Acharya.Management in acute liver failure.J Clin Exp Hepatol,2015,5(Sup
期刊
后慕课时代来临,混合式教学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带来了新思路.该模式多元化地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参与度、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为我国转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2006年8月27日颁布以来,关于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
本文通过分析教育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以及当代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提出一些意见,旨在使我国室内设计教育更加完善,室内设计发展更加合理。 By anal
作为人文世界的绝对者,圣人在“历史世界”中的遭际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这是朱子“理气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正因为圣人完全地体现了天理,故而在遭逢“时运之变”之时,可
面对检察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垦利县检察院提出“打造民行品牌”概念,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加强三个沟通,树立四种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与好书交朋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感受读书的快乐,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内在修养,让书香充满校园,会读书,会分享,开展读书活动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