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发展:比较视野下的中原民间传统玩具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n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的传统玩具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原民间文化的魅力。然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玩具产业的高度市场收益,致使这些传承了几千年、形制古朴的传统玩具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因此,需要我们研讨中原民间传统玩具特点,关注其在现代玩具产业下的生存与发展。
其他文献
一、相关背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但实际教学中却容易成为形式化的用语。例如。存在片面认识,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仍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目前,把对学生的
作者简介:周坤(1970-),女,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学校讲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摘要: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词作风格多样,可以说苏轼使词从花间走到了人间。本文通过苏轼词中的几首经典篇目,来探讨苏轼词的创新特点。  关键词:苏轼词作;创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74-0
东汉未年的学坛领袖蔡邕,在礼学研究上有别于马融、郑玄等礼学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试从蔡邕论明堂月令、议宗庙迭毁、厘定谥法三个方面论述其礼学思想,展现其通经致用、
摘要:生本教育倡导“小组合作、小组交流”,而“小组讨论”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小组的讨论中,学生能够解放思想、互相合作,畅所欲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随着生本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广大教师已在课堂上广泛使用小组讨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由于对小组讨论的有效实施还缺乏足够的思考和把握,小组讨论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本文认为,要使课堂小组讨论达到“水到渠成”、真实
韩愈与苏轼经历潮、惠岭海之眨后,其诗丈风格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都趋向于平易。但两人平易之内涵与实质大不相同。韩愈是由贞元时期的奇险而回归平易,但因惯性思维的内驱力,其平易
数学是中职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通过免试入学,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较差,如何学好数学这门课,已经成为教师们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实践研
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破解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管理协同理论为推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基于管理协同理论解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机制,以资源共享为导向,以实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