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民主气氛 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h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和谐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目前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打造和谐课堂之一——自由、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1.和谐课堂来源于和谐文化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有效的课堂生成,成为课堂生成的“滋养液”。这种课堂文化,表现为师生间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融洽关系,能使学生体验到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得到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
  2.和谐氛围的创设:为学生的心灵营造快乐的家园
  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应该是和谐的,而和谐的心灵对话,必须以心灵的安全感和快乐感作为保障,以此营造起快乐的家园。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对话的情感支柱。只有教师与学生享有了同样的话语权,才能使每个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只有在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中,孩子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舒展想象、充满自信、释放本真、放飞自我,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带着知识走向生活,从狭小的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
  和谐课堂的美,来自于自由、民主、轻松、和谐、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气氛,而教师精心的设问、学生精彩的发言则是这种美的源泉。学生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满自信、主动探索与交流的课堂小主人。
  3.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所有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学就是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个体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真心实意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形形色色的舞台,创设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
  好的课堂应当是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情境并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教师一句形象生动而富于智慧的话语、一个含蓄的微笑、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都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形成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二、打造和谐课堂之二——学会赏识、适时评价
  
  师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赏识性评价是维系师生、生生有效对话的“纽带”,是促使课堂生成的“助推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与互信、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也就可能随时生成。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教师在改变学生学习评价时,应该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让他们在学习知识时,提高对学习的情感和体验。这样,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富有个性,课堂才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地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自我表现的情感与想法,积极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持续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新课程评价也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过程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打造和谐课堂之三——教师的价值在于学会爱学生
  
  教师的根本价值——培养、发展、完善人的价值,是通过教师自身价值来实现的。教师自身的价值是指那些蕴藏在教师个体和群体身上,对学生成长不可缺少,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有人说教师像红烛、像人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正是凭着自身的价值“燃烧”来照亮别人,托起明天的太阳,实现教师劳动的根本价值的。
  教师是受国家和人民的委托“闻道在先,术有专攻”,专门从事受教育者个体培养、发展与完善工作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自身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人格价值。
  “有一种爱,不染尘俗,无需保证。有时只是一种眼神,赶走所有苦闷;有时只是一声回音,忆起感动一瞬。拥有它,一个人因另一个人而美好。”这是对高尚师德的写照。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而且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多于其他劳动者数倍的幸福。这就是教师真正的价值所在吧!
其他文献
在国家大力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背景下,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供应链创新试点,城市智慧供应链已经成为检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开展城市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动态预测有助于
当前中小企业集群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有限,合作创新是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首选方式。
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与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要融入市场,农业要进行产业化高级化,农村要加速城镇化,共同运行经济循环圈,而订单农业正是这种经济运行体制的表现形式。但我国在实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学环境的改革。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是指座位形式、课桌、教具和班级规模等。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以来,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仍习惯以说教式、框架型的知识传授为主,强调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堂上总是“满堂灌”,任课教师还经常抱怨课时不够。但这种教学方式,由于针对性不强,极易导致教书与育人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它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致命弱点,也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大和教学实
城市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项目,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在城市环境技术中加强废水处理,以改善人口的生活质量并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基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