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欧洲农民起义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96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闵采尔农民起义在欧洲算是规模很大了,可比起中国的农民起义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自从秦朝以后,各个朝代的农民起义总是不断发生,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隋末的农民起义、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等等,这些起义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沉重打击了王朝的统治。
  反观欧洲历史,不仅农民起义的次数少,而且规模也小,尤其是军事力量上,和中国的农民起义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欧洲的农民起义很少能组织出一支强有力的可以与正规军队相抗衡的队伍,大多将希望寄托于正规军的“反水”,因此欧洲的农民起义可谓是屡战屡败。那么是什么导致欧洲的农民起义如此“脆弱”呢?
  分裂比统一更“稳定”?
  1524年,德国农民在领袖托马斯·闵采尔的领导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这场起义发生时,德国正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下,不算大的领土上,分布着7个超级大诸侯、十几个大诸侯以及200多个小诸侯。这些诸侯因领地或其他利益分配不均,频繁地发生武装冲突,再加上天主教会就占据了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无田无粮,在生死线上挣扎,不得不接连不断地进行起义运动。
  闵采尔有鉴于这种形势,辗转奔波于捷克、土瓦本、图林根等地,宣传自己的革命思想,很快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拥护。1524年夏天,农民起义首先在德国南部土瓦本地区爆发,很快发展成为拥有三四万人的起义队伍。但是这些队伍各自为政,很快被封建领主们各个击破,起义失败。1525年3月,弗兰克尼地区爆发更大规模农民起义,但是因队伍不纯,人心不齐,再次失败。
  同年2月,闵采尔直接领导了萨克森和图林根地区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前期较为成功,起义军甚至成功占领了米尔豪森城,建立起了革命政权。但是只过了不到三个月,封建领主们集结了帝国军队的正规军向起义军发起猛攻。起义军兵败如山倒,帝国军以伤2人亡4人为代价,消灭了农民起义军3000-10000人,起义领袖托马斯·闵采尔被俘,经严刑拷打后被处以极刑,轰轰烈烈的闵采尔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闵采尔农民起义在欧洲算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但也就这样倏忽而起,倏忽而亡,更不要说建立什么全国政权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分裂的政权反而给封建领主们帮了大忙。正是由于当时的德国处于封建割据时期,每个封建领主下的农民只会起义反对自己的领主,农民们没有统一的打击目标和利益所在,因此无论是组织上还是政治上都难以联合,只能各自为政,因此容易被封建势力各个击破。同时,由于割据的存在,即使一地的农民起义获胜了,对于战局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国家还是处于封建阶级的领导中,只要给他们时间反扑,打败起义军只是时间问题。
  这也正是为什么先秦时期几乎没什么农民起义、战争主要在诸侯之间进行的缘故。那时,中国也同欧洲一样实行分封制,各地诸侯只要管理好自己手下的农民就可以了,因此农民起义在先秦几乎不存在,也从未成功过。而秦朝之后,当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中,农民起义就有了统一的目标,全国各地的农民就有了联合起来抗击朝廷军队的可能性,而皇帝一旦失败,就相当于要改朝换代了。这样一来,统一反而成为了农民起义的助力。
  兵役制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另外中国农民的武装力量也远比欧洲农民的武装力量要强大得多。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特殊的贵族武士阶层。他们从小便会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未来的帝国军队基本都是从这一阶层中出现,可以说是垄断了军事力量,他们在军事上的职业素养远比一般的军队或普通的农民高得多。再加上帝国军队拥有精良的装备,他们和农民军队根本不是一个层级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帝国军队伤2亡4就能消灭农民军数千人的原因。
  而中国兵役制度则与欧洲完全不同。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为了巩固统治,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会要求适龄男青年服兵役、服徭役。因此我国古代的农民很多都是农闲为兵、农忙为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民兵。这种制度本来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想要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抵御外敌而制定的,但是最后反而起了帮助农民起义领导人“免费”练兵的反效果。可以说农民起义军的实力与正规军差不了太多,而且正规军也大都是农民出身,和普通农民有着共同的利益所在,因此想要依靠普通的正规军来打败农民军是相当困难的。
  正是由于分裂的统治,以及军事阶层与农民阶层完全分离,才使得欧洲的农民起义想要成功可谓难于登天;而中国的大一统虽然保证了皇帝能统治广袤的土地,但也因此使得农民可以形成大规模的起义而推翻皇帝的统治。这真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人一遇到紧张或者为难的事情总是喜欢咬手指,一般情况下人们把这当成是一种既不卫生也不健康的坏习惯,努力想改掉。其实人们咬手指的习惯是婴儿时期吮手指习惯的变体,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确实如此。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人将来是当领导还是被领导。那些有这种“领导基因”--被称为rs4950的人,在实
在这个竞争力巨大的社会,人们总是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最好时刻保持着十足的自信,不过一个日常被忽视的小动作可能会毁掉千辛万苦树立起来的自信形象,那就是双手放进
最近几年,世界经济比较萧条,中国实体经济也有着明显的衰退,唯独中国的房价异常火爆,成为中国的难题。那么,西方国家是否也曾有类似的问题呢?  小王和小付都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都在北京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每人月工资一万多元,自己的同学都非常羡慕。工作稳定了,他们也到了结婚的年龄,结婚总得要一套住房吧?于是,他们决定在京城买一套价格适中的住宅,可是,一圈找下来,他们就蔫儿了,五环内基本看不到200万
小梅在电子城的一家手机专卖店看上一部手机,经过交涉最终以5300元的价格入手,拿着新手机,小梅心里喜滋滋的。但是离开这家店铺没多久,小梅却发现有另一家店铺也在卖同一款手机,但标价却仅为4988元。  小梅感到非常后悔,她回到购买手机的店铺,打算退掉手机,到第二家店购买。然而店家却表示,自己家店的商品在同类产品中是最低价,不可能有比自己这里更便宜的价格,如果有肯定对方是假货。小梅这下不止是后悔了,而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增长率连续翻番,相比之下,中国的GDP增长却明显放缓,尤其是实体经济有着明显的衰退景象。这说明了一个屡试不爽的社会规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最近统计了一份名为“大萧条中暴富的10人”名单,除了像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和乔·肯尼迪(肯尼迪家族的家长)这样的审时度势的资本家之外,还有一位银行劫匪,其余众人都是体育和娱乐事业的杰出人士,例如棒球明星巴比·鲁斯、好莱坞明星詹姆斯
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村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村落里,相互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但他们却不喜欢到法庭上去裁决,为什么呢?我们看下面一个案例。  诉讼和调解都为了面子  河北李村有个女孩叫小莉,由于年龄不够,没有登记就嫁给了男方。没多久,男方家里要盖房,女方父母就借给了男方6000元。按照农村的习俗,亲戚之间借钱是不打借条的,但当时李村有两位村民在场做了见证。过了一段时间,男方又提出要借2万元钱买摩托车,
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必须交代消息来源。不过,记者在揭露内幕时,常常需要引用匿名的消息来源,这些匿名者就是记者的线人,其身份是不能随便公开的,否则其工作甚至生命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而揭露性报道却又涉及到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批评爆料,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常常会被报道对象告上法院。这时,法院就要求记者公开消息来源,而记者则有义务为自己的线人保密,这是个两难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西方已经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些律师或当事人不服法官判决,在法庭上对法官粗暴无礼、辱骂和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扰乱法庭秩序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但对这些行为如何定罪处罚,我国现行刑法却是“空白”,而在国外,为了维护法庭的尊严,这些扰乱法庭的行为已构成“藐视法庭罪”,法官当场就可以判决扰乱法庭者罪名成立直接投入监狱。  威尔士学生闯入法庭  威尔士是英国的一部分,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
最近,一则新闻报道了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简历,主要包括:教育经历、课外学习、体育运动、阅读、个人特长、参赛及获奖情况等。其中,教育经历相对简单:2009年上幼儿园至今在北京某胡同幼儿园就读。课外学习:2010年开始学习瑞思课程,已完成Pre-K、K、prerise三阶段学习,进入S1课程。这些专业术语看得人一愣一愣的。此外,还学习了钢琴,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老师一对一授课。  更厉害的还有体育运动,在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