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洗脚:“秀”出生动的感恩教材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重庆丰都县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位于丰都县城丁庄码头的星火学校校长郑天云,在全校的家长会上,当着1200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有人认为,该校长纯属作秀;有人觉得,校长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值得称道。
  笔者以为,为母洗脚,“秀”出了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秀”出了感恩父母的生动教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显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领悟真善美、学会做人之道,是为人师者的第一职责和要义。作为一校之长,能以身作则给母亲洗脚,这种现场直播,所起到的巨大教化功能和榜样力量,通过一些学生的临场反馈,已经得到很好证明。即使校长给母亲下跪洗脚真的是作秀、是炒作,那么这样的“秀”也不妨多作作,认为这是作秀的朋友也不妨回家“秀”一下。
  感恩意识的缺失是当今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90后乃至00后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原因,感恩意识普遍淡漠。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为国人所推崇的传统美德。与善心、爱心一样,孝心与感恩首先是融入人的血液、根植于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好情感,然后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的行为表现。父母给了我们美好的生命,养育了我们,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婴幼儿到长大成人,他们日夜操劳,费尽了心血。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天下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孝,德之基也。”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本能最淳朴高尚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础情感,也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呢?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谁又相信他能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呢?校长下跪为母亲洗脚,比简单的说教生动、感人。这对母子不是在演戏,他们只是把生活中感人的一面让更多的人得以见识,从而深受启发,这正是为人师表的真正体现,并非作秀。
  笔者以为,校长为母洗脚的生动教材,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道德教育。在关爱和呵护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就应当懂得父母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和牺牲,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含辛茹苦;就应当懂得老师教育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珍惜和感激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社会态度。有了感恩的意识,感恩的情怀,对学生的教育也就会变得容易了。
  
  【栗明方,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夏谢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煦
其他文献
杨注刚  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初级中学    班主任如何使学生摆脱不良心理的影响,怎样才能使班集体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以下是笔者根据心理学原理设计的部分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效果很好,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一试。  1.设计一个吉祥物。吉祥物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它能把作用于人精神上的效应凝聚在具体的象征物上,增加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因此,班内有一个师生共同设计的吉祥物,对提高班集体的自信心和保持班集体
一个星期前。  晚饭后的我正在市郊的一条马路上散步,此时,金灿灿的夕阳洒落在了市郊的田野里,风景很美,心情也不错。  正走着,忽见一名到附近学校上晚自习的男孩儿骑着车从我身边匆匆而过,“咣当”一声,从他肩上的书包里掉下一样东西。我急忙赶过去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八成新的水笔。笔是一个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具,况且这支笔挺好的,看来价钱不菲。于是我拿着笔拼命地朝着那个骑车的男孩儿追去,边追边喊:“等等,等
“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即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良心相联系,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但可以指出,这种偏重于行为表现的“慎独”,自然不可能是一种天生之物,而是与某种精神意识密切相连。这种精神意识当主要是“敬畏”。故此,所谓过好“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