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意产业的十大误区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527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创意产业正以“千里马”的速度在神州大地上风生水起,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政府官员们言必谈“创意”,好像不谈“创意”就落伍了,跟不上时代潮流。各种创意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地,仅上海大大小小的“创意园”就多达几百个。
  然而,透视这股创意热浪的背后,我发现中国目前的创意产业有太多的虚热和浮夸,惊讶之余,甚至让人冒出一身冷汗!鉴于目前的“创意产业之风”和近20年的“创意”知识经验积累,以及一个“创意人”应有的责任心,我个人总结了中国创意产业目前至少存在的十大病症,归纳如下:
  
  创盲症
  
  创意产业,顾名思义首先必须要有创意产品、创意人才。然而目前很多创意产业园的工作人员连“创意产业为何物”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认为“创意就是点子”,对创意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水平,绝大多数都是“创盲”,你又怎能让他来领导创意产业的发展呢?
  
  同质缺钙症
  
  很多城市几十个、几百个创意园(有些是政府批准的,有些是企业自发干的)冒出来,你这里有个798,我就搞一个799、797,依样画葫芦,没有自己的特色、个性,得了轻骨症,营养不良,像个“林妹妹”,“美”却多病。
  
  虚热浮夸病
  
  甲市搞了文化创意会,接着全国各大省市都跟着搞文博会,创交会,而实际成交额很少,往往一统计令人大跌眼镜!要么就弄些虚假数据,混淆视听,欺人耳目。我们不知道这几百亿人民币、美元如何在几天里“创意”出来的!克隆病
  中国人的克隆功夫堪称全球第一,你搞国家动漫基地,找文化部批,我也搞一个国家动漫基地,找广电部批。国家动漫基地、动漫城、动漫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实不过“复制”加“粘贴”。自《印象·刘三姐》之后,《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一发不可收拾,似乎《印象·大唐》、《印象·大宋》、《印象·大红袍》也要赶着“借腹怀胎”,怕错过了大好时光!试问“印象”如此“多产”之后,将来要不要“计划生育”?
  
  官商勾结,圈地套钱
  
  “哥们,别的办法不好圈地,打创意产业的概念,一圈至少十几平立公里,是个好捷径!”
  “听说许多政府都有创意产业的专项拨款,赶紧策划包装一下,去要钱分钱呗!”
  有谁知道,每年***亿的创意基金有没有真正落实到创意项目当中?
  
  只有妈没有爸的“单亲症”
  
  创意产业,在美国、日本,都是从市场以及产品发明领域实打实地爆发出来的,现在中国也生下了“文化创意产业”,只是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患了只有爸没有妈或只有妈没有爸的“单亲症”。
  创意产业怎能少了科技支撑呢?
  其实从全球真正创意产业的发源地美国来看,他们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科学创意、发明创意。IT革命、互联网、动漫、3G……一切都是科技创意在起“引擎”作用,可是到了中国居然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有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之嫌。
  一个轮子的汽车能上路吗?
  一个伟大的13亿人口的国家,搞创意产业能把科学、发明放在屁股后面吗?
  
  上头热,下头冷
  
  创意产业,现在政府非常热,文化界非常热,但企业鲜有参与。
  ***部委***领导说,创意产业就是领导肯定了,部委给你发个牌子,你就创意起来了!
  相反,美国、日本都是从企业创意开始的,奥斯本、奥柯威、李奥贝纳、中松义郎、大前研一,鲜有的几位领导是围绕企业产业创意成为真正的创意大师的。因此,中国的创意产业之风如果不刮到市场里去,不深入到企业中去,肯定只是一场阵风而已,吹过去也就过去了。
  
  创意论坛成了文化秀
  
  近几年另一个热潮就是各种各样的创意论坛,大腕们飞来飞去。学术超男、学术超女成了创意产业的主角,许多论坛成了官员与“超女”们的主场,却没有创意企业、创意人参加,成了无本之末的“文化作秀”,真不知道这样的“文化秀”对中国的企业有何补益?没有创意人、创意企业的创意论坛,一系列空谈又有什么意义?
  
  创意饥饿猛于虎
  
  中国大陆几千万文化人才,几乎没有一部电影真正在好莱坞打响;几百万科学家及几千万工程师,诺贝尔奖一直为“0”;全国上百个动漫区、中央有专门的动漫频道,少有叫得响的真正有创意的一款产品;多少规划由于没有创意,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规划、规划”成了“墙上挂挂”的东西;有些规划与市场严重脱节,有些根本就是没有文化没有创意的规划,某直辖市上百个主题公园规划,投资几百亿元,几乎没有一个公园真正有创意,这么多主题公园也不知何时能收回投资。中原某市领导仍然认为:规划=创意=策划,殊不知策划解决思想路线,规划解决组织路线;策划解决市场,规划解放市长。在整个产品——项目——产业链中,“规划”仅仅只是其中一段,马路警察各扫一段,一个“规划”想把整个马路全包办了,岂不是“蚍蜉撼大树”。无知不自量吗?
  没有创意就该枪毙!
  多少项目因为没有创意而“骨瘦如柴”,处在活活的饥饿状态,每年浪费的钱财数以千亿!
  
  有“创意器材”没有“创意人才”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器材”,他们大多安于现状,有些也想创新但却无处“取经”,不知道如何创意创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严东生院士说得好:“我一辈子搞科研,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要说后悔,在大的科学面前我们几乎没有原创!”
  呜呼,科学艺术本来是需要天才、伟才、将才、帅才、猛才的领域,如果连“人才”都没有何来将才、帅才、伟才?
  美国人、日本人从小就注重创新教育,即使这样他们的创意普及运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观我们自己,许多人嘴上说创新,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制度上的“创新”早被扔到了“马桶”底!
  数点北京的一流建筑,从“鸟巢”到央视“大裤衩”到“锅盖”国家大剧院,其原始创意哪个属于我们自己?
  没有创意人才,如何打造伟大的创意产业?又如何来挖掘上万年的中华文明智慧?又如何抢占未来庞大的创意市场?
  东方雄狮是否已经苏醒?
其他文献
从植入式广告的最初解释可见,植入式广告的本意即为将商业信息隐匿于艺术媒介信息之中以达到隐含式地影响消费者的目的。曾几何时,这种隐匿性却被影视艺术的创制者与广告业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对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以急性腹痛入院的236例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
一个庞大的企业,需要设立成很多分支机构和一个通盘运作的总部,一个复杂的组织需要划分成细密的职能部门。从外部看这样的组织,既可以是一棵树,它的管理中心牢牢地扎在整个树的总根上;也可以是一个网,其管理中心处于信息的交汇处,它还可以是一个扁平式结构,其不同的单元都可以直接面向管理中心。如果以管理体系的硬化资源为横坐标,以其软化资源为纵坐标,把整个体系划分成若干个格子,就形成了类似于“矩阵”的结构。依照这
近年来雾霾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话题,引起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界的关注。文章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数据源,获取了2007-2016年间相关文献数据,从研究热点、科研合作等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