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口的年轻人中,几乎没人不知道“A to Z”,甚至其中很多是它的常客,即使常常要等位,即使“A to Z”旁边就有几家咖啡馆,但大家依然耐心候着也要喝上一杯下午茶。很难说清楚这家小小的咖啡馆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有人爱它的饮品甜点,有人享受那里文艺温馨的氛围,有人欣赏它热情亲切的服务……总而言之,这里让人感觉舒服和放松,而这一切似乎都能在一个人身上找到原因,他就是“早安老板”陈昭安。
从一个萌芽的想法到如今红火的两家店,以及新开业的第三家店,陈昭安和最初两个小伙伴一路走来,三人行变成了众人行,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五年的坚持与付出,让“A to Z”成为了一个不断膨大的载梦体,陈昭安也从台湾小伙变成了海南女婿。他很感恩地说他是幸运的,但成功背后必然有着太多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坐在未到营业时间的“A to Z”小馆中,陈昭安聊起了这些年,那些事,关于海南,关于另一个起点与终点。
现代青年:“A to Z”一开店就火爆了整个海口,也填补了当时海口咖啡馆的空白,可以说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陈昭安:每一个创业的人都不敢说自己做的是稳赢的生意,可能我们是幸运的,前期筹备得很充足,为了达到我们满意的装修效果,前后换了6个设计师。一般人可能觉得说至于吗,不就开个店吗?做市场调查的时候我们会去别人的店里一坐一整天,了解顾客群的消费习性甚至是消费水平,还有制定我们的服务培训标准……成功背后还是没有偶然的,说幸运的背后也有着我们为期一年的充分准备,到了一个时间点就爆发了,刚好市场就有那块空白。
现代青年:刚开业的那几个月应该是摸索期,你们是怎么调整的?
陈昭安:我们第一家店在海口义龙路,一开始有6个人。开业第一天只来了两三个人,我们的理念就是把顾客当朋友,把伙伴当家人,刚创业嘛,也不知道我们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好不好,客人进来,我们就把他们当朋友一样,请他们反馈一下,包括吃的喝的、环境氛围,哪里不足的需要改进……就这样慢慢搜集搜集,晚上打烊收拾完已经凌晨二点后了,回到家我们还要开会。开店第一个月每天都要开会,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隔天马上调整,所以第一个月是我们的调整期。调整好了,大家口耳相传,还有一个重要的契机是那时候微博开始流行,我们会注册微博还是客人教的,很多客人就慢慢传开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是我说的那个时间点吧。
现代青年:“A to Z”四年来一直非常受欢迎,爆满等位是常有的事,因此有了第三家店?
陈昭安:我很认同海底捞的一句话:只要有人就会继续开店。其实我们三个人并没有很大的志向,只是一个平凡人,想安安稳稳过日子,但当我们开店之后,会去请人,就变成承载了他人的梦想,因为没有人想要一辈子帮人打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已经像亲人一样了,都会想要一直一起往前走。为什么会开第二家店,也是因为只有一家店已经承载不了他们的梦想了,他们没有发展的空间,所以有时候往前走,不一定是自己的意志,是因为身后有很多人,肩上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身为老板,你要为自己的员工负责,为他们的未来负责,他们今年在给你打工,那十年后呢?可能我想得比较远了,但我觉得既然他们来到这里,我是把他们当弟弟妹妹一样的,要对他们负责。不管他们在这里会工作多久,我希望他们学到的不是技能类的东西,而是“态度”。态度对了,做什么行业都没问题,都会出色,我们一直都对小伙伴们灌输这种观念。所以我们有再开店的计划,也是因为有人,以人为本。 现代青年:海口现在有个发展趋势是,咖啡馆越来越多了,不同风格不同特色,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如何去面对这样的现状?
陈昭安:其实,来的都是好的,甚至我们更希望看到整个咖啡馆行业是蓬勃发展的,可是我们会建议不要只是为了开店而开店。坦白说,餐饮业不是人干的。不要贸然看到别人做得不错就掉到陷阱里。咖啡馆总是给人很梦幻、高大上的感觉,但其实倒闭的几率非常高。如果不用心经营,九成九是会倒闭的。现在咖啡馆这么多,这里坐不下了客人可以选择去别家啊,但这里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呢?其实只要你家的东西做得好吃,环境氛围好,服务好,做出差异化就好。
现代青年:那太太支持你的事业吗?
陈昭安:应该说在我开店前就认识我太太了。开店前我们需要做很多筹备,她早期是在广告公司工作的,透过朋友介绍我们就认识了,因为她有很多相关的资源,认识很多设计师,就帮忙我们联系什么的。接触过程中就觉得这个女生很不错,我就开始追她,追了一年多呢,所以她也算是看着“A to Z”成长的,也有很深的感情。
现代青年:很好奇的是,你是怎么追到海南太太的?
陈昭安:总结起来就是“不要脸”,哈哈!因为一开始我不是我太太喜欢的类型,就是脸皮厚了一点,被拒绝了也一直不放弃,这个过程其实还蛮好玩的。开咖啡馆常常会接触很多女孩子,我太太就觉得我会花心,不可靠,后来也是慢慢接触了解后才觉得我还是不错的。我太太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不像在台湾的话两个人走着走着牵牵手就算默认交往关系了,她必须要我问:“你愿不愿意当我的女朋友?”然后她点头说愿意,这样才算石头落地了,哈哈……
现代青年:因为两地生活环境和背景的差异,你们在交往中会有哪些磨合的地方?
陈昭安:这个倒没有,只是在饮食上会有一些不一样。在台湾生活工作节奏很快,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吃速食,而海南人一般都在家吃,所以我太太看到我天天在外面吃麦当劳、肯德基就觉得很奇怪,很不健康。后来也是慢慢去改变,两个人慢慢去磨合。
现代青年:有人说,“A to Z”来到海口后成为了服务的领头羊,如何在细节上凸显?
陈昭安:我跟小伙伴们说,你要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包括帮客人递水、加水的时候都要说谢谢,他们一开始会觉得老板是不是有毛病,我就跟他们解释:因为你在帮客人加水的时候,你是打扰到了客人正在做的事,所以你要说谢谢。这些都是细节,包括说话要轻声细语。有小伙伴曾问我什么是外场服务的标准,我回答“要有热情、有温度、有礼貌,这都是不可量化的,但你做到了,客人是能感觉到的。
从一个萌芽的想法到如今红火的两家店,以及新开业的第三家店,陈昭安和最初两个小伙伴一路走来,三人行变成了众人行,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五年的坚持与付出,让“A to Z”成为了一个不断膨大的载梦体,陈昭安也从台湾小伙变成了海南女婿。他很感恩地说他是幸运的,但成功背后必然有着太多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坐在未到营业时间的“A to Z”小馆中,陈昭安聊起了这些年,那些事,关于海南,关于另一个起点与终点。

现代青年:“A to Z”一开店就火爆了整个海口,也填补了当时海口咖啡馆的空白,可以说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陈昭安:每一个创业的人都不敢说自己做的是稳赢的生意,可能我们是幸运的,前期筹备得很充足,为了达到我们满意的装修效果,前后换了6个设计师。一般人可能觉得说至于吗,不就开个店吗?做市场调查的时候我们会去别人的店里一坐一整天,了解顾客群的消费习性甚至是消费水平,还有制定我们的服务培训标准……成功背后还是没有偶然的,说幸运的背后也有着我们为期一年的充分准备,到了一个时间点就爆发了,刚好市场就有那块空白。
现代青年:刚开业的那几个月应该是摸索期,你们是怎么调整的?
陈昭安:我们第一家店在海口义龙路,一开始有6个人。开业第一天只来了两三个人,我们的理念就是把顾客当朋友,把伙伴当家人,刚创业嘛,也不知道我们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好不好,客人进来,我们就把他们当朋友一样,请他们反馈一下,包括吃的喝的、环境氛围,哪里不足的需要改进……就这样慢慢搜集搜集,晚上打烊收拾完已经凌晨二点后了,回到家我们还要开会。开店第一个月每天都要开会,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隔天马上调整,所以第一个月是我们的调整期。调整好了,大家口耳相传,还有一个重要的契机是那时候微博开始流行,我们会注册微博还是客人教的,很多客人就慢慢传开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是我说的那个时间点吧。
现代青年:“A to Z”四年来一直非常受欢迎,爆满等位是常有的事,因此有了第三家店?
陈昭安:我很认同海底捞的一句话:只要有人就会继续开店。其实我们三个人并没有很大的志向,只是一个平凡人,想安安稳稳过日子,但当我们开店之后,会去请人,就变成承载了他人的梦想,因为没有人想要一辈子帮人打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已经像亲人一样了,都会想要一直一起往前走。为什么会开第二家店,也是因为只有一家店已经承载不了他们的梦想了,他们没有发展的空间,所以有时候往前走,不一定是自己的意志,是因为身后有很多人,肩上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身为老板,你要为自己的员工负责,为他们的未来负责,他们今年在给你打工,那十年后呢?可能我想得比较远了,但我觉得既然他们来到这里,我是把他们当弟弟妹妹一样的,要对他们负责。不管他们在这里会工作多久,我希望他们学到的不是技能类的东西,而是“态度”。态度对了,做什么行业都没问题,都会出色,我们一直都对小伙伴们灌输这种观念。所以我们有再开店的计划,也是因为有人,以人为本。 现代青年:海口现在有个发展趋势是,咖啡馆越来越多了,不同风格不同特色,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如何去面对这样的现状?
陈昭安:其实,来的都是好的,甚至我们更希望看到整个咖啡馆行业是蓬勃发展的,可是我们会建议不要只是为了开店而开店。坦白说,餐饮业不是人干的。不要贸然看到别人做得不错就掉到陷阱里。咖啡馆总是给人很梦幻、高大上的感觉,但其实倒闭的几率非常高。如果不用心经营,九成九是会倒闭的。现在咖啡馆这么多,这里坐不下了客人可以选择去别家啊,但这里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呢?其实只要你家的东西做得好吃,环境氛围好,服务好,做出差异化就好。

现代青年:那太太支持你的事业吗?
陈昭安:应该说在我开店前就认识我太太了。开店前我们需要做很多筹备,她早期是在广告公司工作的,透过朋友介绍我们就认识了,因为她有很多相关的资源,认识很多设计师,就帮忙我们联系什么的。接触过程中就觉得这个女生很不错,我就开始追她,追了一年多呢,所以她也算是看着“A to Z”成长的,也有很深的感情。
现代青年:很好奇的是,你是怎么追到海南太太的?
陈昭安:总结起来就是“不要脸”,哈哈!因为一开始我不是我太太喜欢的类型,就是脸皮厚了一点,被拒绝了也一直不放弃,这个过程其实还蛮好玩的。开咖啡馆常常会接触很多女孩子,我太太就觉得我会花心,不可靠,后来也是慢慢接触了解后才觉得我还是不错的。我太太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不像在台湾的话两个人走着走着牵牵手就算默认交往关系了,她必须要我问:“你愿不愿意当我的女朋友?”然后她点头说愿意,这样才算石头落地了,哈哈……
现代青年:因为两地生活环境和背景的差异,你们在交往中会有哪些磨合的地方?
陈昭安:这个倒没有,只是在饮食上会有一些不一样。在台湾生活工作节奏很快,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吃速食,而海南人一般都在家吃,所以我太太看到我天天在外面吃麦当劳、肯德基就觉得很奇怪,很不健康。后来也是慢慢去改变,两个人慢慢去磨合。
现代青年:有人说,“A to Z”来到海口后成为了服务的领头羊,如何在细节上凸显?
陈昭安:我跟小伙伴们说,你要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包括帮客人递水、加水的时候都要说谢谢,他们一开始会觉得老板是不是有毛病,我就跟他们解释:因为你在帮客人加水的时候,你是打扰到了客人正在做的事,所以你要说谢谢。这些都是细节,包括说话要轻声细语。有小伙伴曾问我什么是外场服务的标准,我回答“要有热情、有温度、有礼貌,这都是不可量化的,但你做到了,客人是能感觉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