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价格低迷 警惕国内农业受冲击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的进口数据显示,主要商品中只有农产品进口数量实现了增长,增长幅度为16.4%,但是由于国际粮价的低迷,粮食进口金额仅上涨了0.9%。在国际低粮价的刺激之下,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这将对国内农业生产造成冲击。
  国际农产品价格低迷或冲击国内农业。国际国内粮食的价差,成为悬在中国农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近年来,谷物、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消费需求相对稳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衡量粮食安全的基本指标之一,从库存消费比来看,2014年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高达25.5%,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持续保持在90%以上。国际农产品价格低迷,跌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推动大宗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库存大量积压。大量进口与库存积压都会导致国内农业生产受到冲击。
  那么,以高关税为襁褓,将国内农产品保护起来如何?2月10日的《农民日报》撰文指出,我国农产品进口缺乏有效的边境保护措施,以粮食为例,三大主粮的配额内关税仅有1%,大麦、高粱的关税仅有3%、2%,进口粮食税后价格仍然低于国内价格,企业进口动力强劲。
  把国内农业所遭受的国际粮价的挑战归结于关税,不得不说有一种给发烧的人泼冷水的意味——发热只是病征,不是病因。同样,国内外农产品价差的根源在于国内农业生产率偏低,流通等环节费用较高,这些问题不是关税能解决的。如果真的靠关税暂时把问题压下去了,那么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可能会因为错过国际低价的倒逼,而更加难以解决。
  农产品进出口问题上,农业生产者总是希望国家能实行关税保护,而作为农产品消费者的大多数人却总希望粮食价格能再低一点。悖论正在于此:两者看似冲突,却是“兼则两全,偏则俱废”的关系。
  最著名的案例是英国的《谷物法》。该法规定若非国内粮价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则禁止农产品进口,从而“保护”英国农夫及地主不受外国低价粮食的竞争。这项法令使得人民生活成本增加,引发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损害了工业发展。该法令于1846年在人民反对声中被废止后,不仅工商业,连农业本身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期。这是因为,作为废除《谷物法》的补偿,英国政府给予了地主巨额贷款以支持排水工程的建设,科学种田成为风潮,越来越多的蒸汽机被投入农业,英国借此完成了农业近代化。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稳定,也使英国工人享受到了高于物价增长速度的工资增长,人均收入比法国高出50%,是德国的数倍。
  历史已经对国内外农产品价差的问题作了回答。这看上去是一个国际贸易问题,但实际上从来都是国内农业本身的发展问题。如何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如何进行改革以释放农村生产活力,这才是当务之急。光谈关税保护是缘木求鱼,抱薪救火;光谈“贸易自由化”而不适时给予农业以政策引导和支持则是书生之见,容易引火烧身。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日记记录法对ICU多发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将ICU收治的11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ICU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行边缘切口剖宫产术产妇产褥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行边缘切口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产褥期并发症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开辟绿色通道救治动脉瘤患者的体外循环(CPB)应对策略,以及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开辟绿色通道救治的37例动脉瘤患者;其中S
随着安徽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大量的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地区,使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安徽省政府面临最为突出的问题。安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
<正>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化肥和农药功不可没。但盲目施用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实践来看,减少施用次数及施用剂量,防止流失,提高效率,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