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堂阅读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语文阅读 课内 兴趣 氛围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文化底蕴,使他们受用终生。为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
  一、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像讲解课文《2030年的一天》时,可以讲解一些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并适当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环境方面的专业术语,既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读书,可以在教室里设一个教师书架,将自己平时急需的书籍搁置在那里做出个“样子”让学生看。每天晨读,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引人入胜,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
  二、关注学生阅读的几个方面
  1、要关注学生兴趣激活。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前,都需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
  2、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其次是反复朗读,以“情”动“情”。在课堂中,教师可能是生活无助的凡卡,也可能是真诚的修鞋姑娘,还可能是见多识广、热衷探索的徐霞客……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定的情境,进入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也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3、要关注学生基础积累。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阅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4、要关注学生整体感悟。有人指出:教师的分析不是解剖刀,而是X光。意思是不要用琐碎的分析和贴标签式的教学将课文肢解,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分析部分不离整体,整体感知突出细节。教师为了发挥学生自主性,常问学生:“你喜欢哪一段、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这种问题一定要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文章整体和语境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探寻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那就等于白读。”阅读教学一定要体现年龄段的特点,因文而异,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探究、发现,逐渐掌握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个性特点。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
  2、选择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小学生由于视野还不开阔,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事物兴趣还比较淡薄,因此向小学生推荐读物一定要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比如说可以为小学生订阅《少年文摘》、《小学生语数英》、《少年智力开发报》等。
  3、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四、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或者搞一些基于阅读训练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励学生阅读,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对阅读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
  因此,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书籍,创设适当的氛围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在课内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摘 要】 复习课堂的新鲜设计能减轻学生的复习疲惫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复习时的大量词汇、语法知识的复现表现得更生动和全面。复习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后进生。总之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最好能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好。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毕业复习 思考  小学英语毕业总复习,就是对已经学过的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进行再现和回顾,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
【摘 要】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率的高低。但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课时不足,实验研究较少,机械化重,实验标准化要求较高等原因都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文章就基于对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并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 生物实验 教学设计 现状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从知识学习转向技能培养,教师在教学
目的:探讨分期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药三疗法:清热解毒法;健脾化湿法;活血化瘀法,并设辨证治疗的对照组,治
【摘 要】 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心审视文章的内在情感,才能让学生情动于衷,发之于外,导之以行,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完美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效应 情感教育 手段 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如充分关注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心体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聆听作者的心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这样才能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愉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目的:探讨忧思恼怒在食管癌发病中的病机。方法:归纳相关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在食管癌的形成过程中,情志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深入探讨忧思恼怒等不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