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中的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棱潜艇“机警”号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廠房中的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棱潜艇“机警”号
  
其他文献
2018年10月,對于俄罗斯总统普京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月份。普京以传统的方式,在家中与亲人一起渡过了自己66周岁的生日。同时,他也迎来了“新面貌”军改十周年可庆可贺的日子。在过去10年里,普京“新面貌”军改,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和欧盟制裁而引发的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将分析普京“新面貌”军改以来的得失。普京“新面貌”军改的背景  俄历史上历次重大军改背景,均源自
今年10月份,俄罗斯《消息报》援引俄罗斯海军总司令部的消息称,俄罗斯政府将耗资约10亿美元对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造。本文要说的不是该舰的改造计划,而是谈谈“基洛夫”级巡洋舰首创的俗称“大左轮”的防空导弹垂直冷发射系统。  上世纪80年代,S-300F“堡垒”(北约编号SAN-6)防空导弹系统随“基洛夫”级巡洋舰首舰“基洛夫”号正式进入苏联海军服役。尽管S-3
苏联和美国于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禁止两国生产、试验和部署射程在500~5 500千米的陆基弹道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该条约无限期有效。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国会敦促他退出《中导条约》。10月30日,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刊文称,俄可恢复研制苏联时期的“信使”洲际弹道导弹,实现对等反制。那么“信使”是一种什么样的导弹?俄罗斯重新启用它会有怎样的战略效应呢?  来自冷战——“信使”的发展历程  1
2011年4月15日,总部在美国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指控利比亚政府军在米苏拉塔居民区至少使用了3次集束炸弹。通过调查发现的炮弹残骸,人权组织称这种炮弹是西班牙生产的MAT-120子母迫击炮弹。那么,这种炮弹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关注呢?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2010年8月1日,共有100多个国家签署的《国际禁止集束弹药公约》正式生效(关于集柬弹药的内容详见本刊2010年第11)A期),这意味着这些国家此后
2017年7月28日晚间,朝鲜突然第二次成功试射了“火星-14”弹道导弹,该导弹预计射程达到洲际射程,可覆盖美国西海岸大部分地区。与以往在白天发射不同,此次发射不仅在夜间,而且只公布了发射特写视频和照片,这使外界几乎无法像以往那样很快确定导弹发射地点,但是朝鲜费尽心机隐藏的这一顶级机密,却因其公开炫耀的一张庆功照片露出了马脚。◎ 2017年7月28日发射后朝鲜公布的庆功背景与先前视频中的背景建筑比
土耳其对于叙利亚战事的“强势介入”及之后的陷入困顿,都让这个地跨欧亚的国家成为中东地区的一大焦点。一直以来,陆海空三军的力量是否能够匹配安卡拉的政治企图,始终为外界所关注。本文管中窥豹,一探土耳其海军航空兵的真正实力。从“零”到“零”  土耳其海军航空兵部队有一句漂亮的铭语叫“两片蓝色”(Two Blues),它一语双关,既点明海军航空兵服役于大海和天空之间的特殊性质,又寓意土耳其处在多片海域拥抱
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的“立方”自杀式攻击无人机模式  2019年2月2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IDEX-2019防务展上,俄罗斯卡拉什尼柯夫集团展出了“立方”自杀式攻击无人机,称该型机已经完成试验,准备投入实战部署。“立方”无人机本质上是一枚“小型、慢速、便宜”的巡航导弹,易于制造和操作,可携带作战载荷在空中以巡弋模式待机,发现目标之后实施高速俯冲并引
深蓝磨利剑,战舰逐浪行。2019年2月18日上午,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联合训练编队完成全部预定训练科目后,返回湛江某军港。  编队由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两栖船坞登陆舰“长白山”舰、综合补给舰“洪湖”舰等兵力组成,于1月16日启航,在远海陌生海域进行联合训练,历时34天,总航程近10000余海里。  “联合程度深、参训兵种全、带动兵力广、全程注重实战是这次远海联合训练的突出特点。
◎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成为俄罗斯境内唯一一座可建造大型航母的船厂  近年来,俄罗斯频繁发布建造新型航母的消息。2015年7月,克雷洛夫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克雷洛夫中心)公布了新型重型核动力航母的概念设计方案,引起了众多关注,但鉴于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实力和工业能力,实现该方案并不容易。2018年8月23日,俄罗斯克雷洛夫中心在莫斯科“军队-2018”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首次展出了其轻型航母模型。从该模型
“泰坦”无人车  “泰坦”无人机由米勒公司和奎奈蒂克北美公司联合研发,基于米勒公司的“西弥斯”(希腊神话中司法律与正义的女神)无人车。“泰坦”长约2米,宽约2.1米,高约1米,重约907千克。有效载荷舱面积为1.83米×1.22米,最大有效载荷约680千克,典型有效载荷包括土方铲、伤员后送架、反简易爆炸装置探测系统等。“泰坦”无人车已入选美国陆军“班组机动装备运输”项目第一阶段评估,计划用于执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