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之道与儒家文论话语构建的原初向度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圣外王之道是对儒家理想的表达,其旨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以六艺为养”的儒家从内圣工夫看待“诗”、“礼”、“乐”、“言”,不仅从创作方面为文艺树立了高远的理想,更赋予文艺一种切关存在意义的根源性。从外王事功视野看待“诗”、“礼”、“乐”、“言”,则文艺被纳入制度文化论域当中,对其功能价值的判定也就自然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准绳,其最终指向便是通过文艺整顿人心、和合天下,造就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理想社会秩序。不过,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存在论断裂也造成儒家文论的结构性冲突。
其他文献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这'脉之门'就是创立者第一次申明的'革命的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统一这一思想精髓;从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我国的特大城市已进入郊区化阶段,由于资源、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化不能走西方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的郊区化模式,而必然走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交通导向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为一套开放的思想体系,作为一种实践的理论,作为一门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必须而且只能与时俱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如实记载
风险城市伴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而突现.城市风险是被制度化建构起来的一种城市文化特征.城市风险和消解城市风险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努力一同增长.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展,城市所面
关于抵押物的转让,物权法应承认抵押人对抵押物有自由转让权;关于抵押权的实现方式,物权法应增设强制管理方式、借用督促程序和赋予已登记抵押权以直接执行力;关于流押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