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j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话题引入
  (播放音乐《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过渡:这激昂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播放视频:“大家好,我叫连升,我是青岛人,1912年2月和舅舅一起到北京,在一家茶馆做伙计。在工作之余,我喜欢把从客人那里听到的见闻记在日记里。下面请大家跟着我的日记一起来了解五四运动吧。”
  二、巴黎和会不公正,日欲吞我好山河——寻源五四
  1914年11月8日晚。我今天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青岛昨天又被东洋鬼子占领了……
  1914年11月9日晚。我看到了一幅漫画《蝎子政策》,原来日本还有如此狼子野心,真令人痛恨……
  1915年1月3日。今天听客人说日本人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
  1915年5月10日。有客人说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客人们都义愤填膺……
  师:你们知道客人为什么愤怒吗?“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上述日记说明中国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
  1917年8月5日。我听说政府派出大量的劳工到欧洲战场……西欧大国许诺战争胜利后,将给中国大国待遇,并取消德国在中国特权。
  (插入中国劳工在欧洲的图片)
  1918年11月12日。今天听客人讲“一战”胜利了,我的家,可以回来了,好高兴,去喝几杯……
  1919年1月18日。政府派人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了,好期待能带来好消息……
  师:他期待什么?中国人民期待什么?结果怎样?结果说明了什么?
  請大家欣赏完《我的1919》后回答问题。
  师: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也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认清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这个真理。
  中国同胞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终于不再忍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发出了正义的呼声: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三、五四运动显神威,天安门前聚英杰——走进五四
  1919年5月4日。今天我好伤心,我的梦想破灭了……
  我好想像学生那样走上街头,去抗议,去赵家楼……可是我只是一个伙计……政府太毒了,抓了那么多学生
  1919年6月3日。我听说上海闹腾得比北京厉害,连做工的、经商的都停了……
  1919年6月4日。我们茶馆也歇业了。老板贴出了“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的告示,好多街坊也都选择罢市……
  1919年6月5日。我听说现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起来了……
  师:请大家帮他设计一个标语,表达抗议。
  请大家看看有哪些地区、哪些阶层参加到斗争中来。(投影五四运动示意图和各阶级爱国活动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阶层参加?你们有什么感想?
  1919年6月10日。今天太高兴了,我要去好好地喝几杯……
  师:为什么高兴呢?请大家根据日记内容概括一下五四的历程,并思考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四、爱国就该兴华夏,艰苦奋斗为大公——感悟五四
  师: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最终以卖国贼被罢免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青年学生被释放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五四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1919年12月4日。现在人们都在谈论一个叫马克思的人,还有他的一本书……
  1919年12月9日。我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我要南下广州去投奔孙中山……
  师:结合这两则日记和课本归纳一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作为新时期、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年,祖国的未来在青年。广大青年学生应该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勤奋学习,探索创新。最后,让我们共同吟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片段来结束本课。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叙述国内集装箱铁路运输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国内外集装箱装载加固研究现状,从如何提高箱内货物加固质量以及集装箱容积利用率两方面提出了铁路集装箱
在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采用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这是学校、政治教
期刊
欧盟立法机构——欧洲议会经过2天的讨论,于2008年4月23日通过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终部署方案,这标志着为期6年的“伽利略”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正式启动。2008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活动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良好行为意识等作用. 而责任意识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意识,也是社会主义公民应该拥有的
期刊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当前,义务教育初中阶
期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充分说明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一直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激励国人奋发图强的思想之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翻開中华民族的荣辱史,无数的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却弹奏出同一乐章——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课标也指出,要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
期刊
2007年11月由历史研究编辑部、世界历史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辽宁大学共同举办了"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与会学者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在新时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我感受到一种恪守法律的理念,一种公平
学困生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一个无法忽视的特殊群体.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只有积极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转化学困生.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引
健美操课程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包含着音乐、舞蹈、体操以及美学等各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