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人格

来源 :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g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所需要的理想人格,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人一直关注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其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进一步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宋代诗学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源流批评方法的运用;四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宋代诗学作为我国古典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特性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具备和谐性.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使全社会能够协调发
八仙故事流传千年,无论佛教、道教还是民间文学、作家文学,都无一例外地涉及过这个群体,甚至在民俗习惯上也不无联系。八仙本是道教神仙团体,因其在民间影响甚广,使得八仙故事不再
民事调查令是我国历经二十多年试点的原生性证据收集制度,在规范层面存在着主观正当性、客观合理性、程序保障性、效果有效性等问题,有必要对其申请主体与命令对象、时空阶段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生物产业利用当地优势,形成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集聚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它的成功之处是能将高效的协作网络应用于
对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代表药物的抗菌活性及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