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DNA荧光定量与血清标志物和GPT检测的相关性探讨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PCR检测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和谷丙转氨酶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HBV感染者乙肝免疫学检测,用PCR方法检测HBV-DN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三阳组标本,HBV-DNA阳性率达到97.7%,与文献报道有些出入[1];小三阳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69.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HBsAg(+)、HBeAg (+)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0.6%;HBsAg(+)、HBcAb (+)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71.4%;HBsAg(-)、HBeAg (-),HBV-DNA阳性率为4.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HBV-DNA阳性患者中,转氨酶异常者占65.5% ,HBV-DNA阴性患者中,谷丙转氨酶异常者占26.1%。结论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均优于HBV血清学标志物。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1对象是2009年9月至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乙肝患者,年龄从12岁到60岁不等。
  1.2方法 仪器 法国产ABI ;朗道酶标仪、洗板机;济南金浩峰有限司生产的生化分析仪。试剂是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 (PCR)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上海荣盛乙肝五项试剂盒(ELISA);中生北控生产的谷丙转氨酶试剂盒。
  2结果
  表1荧光定量HBV-DNA与血清标志物结果比对
  其中116例HBV-DNA阳性患者中,转氨酶异常者有76人份,阳性率为65.5% ,23人HBV-DNA阴性患者中,谷丙转氨酶异常者6人,阳性率为26.1%。
  3讨论
  一般来说,能引起乙肝病毒(HBV )感染的病毒量极微,据报道接种0.04UL的感染血液就足以导致传染。这样微量病毒进入体内,早期是ELISA 检测不出(检测法灵敏度为0.1ng) 。核酸扩增 (PCR)荧光定量检测法的使用,可以将病毒的某段特异性基因扩增数百万倍,因此可以将少到几个病毒的样本检出。常规工作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有大三阳,小三阳和HBsAg、HbeAb阳性,HbsAg、HbcAb阳性四种情况最常见,从以上结果可以发现大三阳和HBsAg、HbeAb阳性患者体内HBV-DNA载量较高切阳性率也高,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反映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应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小三阳的阳性率为69.4%,PCR定量拷贝数为(4.425±1.70)×105反映一部分患者病毒复制趋于停止,传染性弱,而HBV-DNA>1.0×103copy/ml有可能为前C区和BcP区的变异,前C区最常见的变异为G1896A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TAG),不表达HBeAg,BcP区最常见的变异是A1762T/G1764A联合点突变,选择性地抑制了前CMRNA的转录,降低了HBeAg合成[4]。而HBsAg阴性和HBeAg阴性的标本,即便PCR结果阳性,但其拷贝数也是很低,其原因可能为S基因发生变异可导致隐匿性HBV感染表现为血清HBsAg阴性,但仍有HBV低水平复制(血清HBV-DNA常<1.0×104copy/ml[5],或者患者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窗口期,ELISA法检测不。本文同时发现有1例大三陽患者,其血清PCR为阴性,这种情况应考虑是否HBV基因的S区发生有意义的点突变或插入、缺失突变[6],而导致PCR结果为阴性。综上所述,大部分乙肝患者定量PCR检测HBV-DNA的结果与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一致,尤其HbsAg和HbeAg阳性与HBV-DNA复制密切相关 ,但由于受到HBV基因包括S区、前C区等部X发生变异的影响 ,可引起HBV呈低水平复制,血清中HBsAg未能被检出或HBsAb不能有效清除血清中的HBV,血清中HBV-DNA载量处于很低水平等,造成少数患者两种检测结果的不一致。本文检测结果表明,定量PCR检测HBV-DNA在判断体内HBV是否在复制、复制的程度、HBV是否被清除,以及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均优于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值得临床应用。而从以上结果也验证了平时所说的大三阳传染性强,小三阳传染性弱是正确的,而谷丙转氨酶不高就不用治疗的说法确有待磋商。
  
  参考文献
  [1]赖宏芳,付晓野,董玉琳,等.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HBVDNA[J].上海:上海医学检验学杂志,2000,15(1):18~19.
  [2]周美霞,张钧,王田春.乙肝病毒DNA、前S1抗原及e抗原在慢性乙肝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4,24(19):1394~1396.
  [3]鲁军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78
  [4]ScaglioniPP.MelegariM,wands JR.BiologicproperitiesofhepatitisBviral genomes with mutations in the precore promoter and precore open reading frame[J],Virology ,1997,233:374~381.
  [5]HuKQ.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J]J Viral Hepat,2002,9:243~257
  [6]何印蕾.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价值[J].右江医学,2005,33(2):154~155
其他文献
摘要:智慧教室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前瞻性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慧教室模式的解读,结合国内实际学习环境情况,设计了符合K12学段的智慧教室特点的模型,为国内智慧教室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学习环境;智慧教室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86-01  一、前言  近几年来,人们对学习环境上的探究热情越来越高。这不仅说明我
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时期的阐述虽然不尽相同,归根到底都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高质量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多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线性代数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对线性代数的教学予以足够重视,创新和改革线性代数的教学模式,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取缔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优化线性代数课
摘 要:本文结合翻转课堂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教学反思,针对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为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应用研究;土力学;地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82-01  一、翻转课堂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应用的必要性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现状  土
作者简介:邓爱勤(1986.11-),男,汉族,甘肃宕昌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解答应用题。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要求班主任教师能够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还要对其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在其教学管理中还要不断加强班级管理,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