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重组人β防御素-2、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对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与肺发育标志物相关性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重组人β防御素-2(hBD2)、血管新生相关基因(ARGs)对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与肺发育标志物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疾病预后.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1月BPD患儿56例作为观察组,另根据年龄、性别按照1∶1匹配原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小儿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BD2、ARGs[凝血酶敏感蛋白-1(THBS-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不同血清hBD2、ARGs水平患儿血管生成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水平、肺发育标志物[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分析血清hBD2、THBS-1、TGF-β1与VEGF、Ang-1、KL-6、CC16的关系,并评价血清hBD2、ARGs对BPD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BD2低于对照组,THBS-1、TGF-β1高于对照组(t=6.888、9.505、9.065,P<0.05);血清hBD2低水平患儿VEGF、Ang-1、CC16低于高水平患儿,KL-6高于高水平患儿(t=6.596、4.389、4.635、4.248,P<0.05);血清 THBS-1、TGF-β低水平患儿 VEGF、Ang-1、CC16高于高水平患儿,KL-6低于高水平患儿(THBS-1:t=5.671、3.683、4.193、3.296,P<0.05;TGF-β:t=6.200、3.721、3.970、3.808,P<0.05);血清 hBD2与 VEGF、Ang-1、CC16呈正相关,与 KL-6呈负相关,THBS-1、TGF-β1 分别与 VEGF、Ang-1、CC16呈负相关,与KL-6呈正相关(P<0.05);血清hBD2、THBS-1、TGF-β1单独诊断BPD的AUC依次为0.788、0.857、0.805,联合诊断BPD的AUC为0.931,敏感度为94.64%,特异度为87.50%.结论 hBD2、ARGs参与BPD患儿血管生成过程,与肺发育标志物具有一定相关性,监测hBD2、ARGs基因可对BPD患儿血管生成、肺发育程度提供评估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与家庭功能、自我管理、知觉压力的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青春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测评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究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372例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评分为22.97±3.72,完全控制率为40.32%(150/372).多元逐
目的 探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sCD163)水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血清HMGB1、sCD163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诊断价值,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儿科院住院治疗的76例首次发生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为研究组,其中轻度组23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22例,同期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幼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sC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