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的英国著名的新艺术运动的伟大奠基人,他是建筑师,却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他是画家,却也是梦想家,他是天才设计师,却引发了一场设计史上的大运动。威廉·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19世纪下半叶对英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工艺美术运动。本文通过对工艺美术运动背景的简单梳理以及总结莫里斯的设计思想,探讨了莫里斯的设计思想与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启发我们对设计的理解。莫里斯和一系列设计师所引导的设计运动引发了后来的设计革命,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等。
【关键词】:威廉·莫里斯;约翰·拉斯金;工艺美术运动
一、莫里斯的设计之路
威廉·莫里斯作为英国拉斐尔前派艺术家、手工艺艺术家在英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社会影响下,他写了《地上乐园》等作品。他的这个时期的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的不满,他始终相信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于是他企图从自己来改变这种现状。七十年代,他到冰岛等地去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北欧古代传说为题材的史诗和抒情诗,其中最重要的是《地上乐园》。他借用史诗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企图从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学艺术中寻找美好的理想。
1.莫里斯与“水晶宫”
由于他17岁时跟母亲参加的一次“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一次,全面的刺激了莫里斯的设计思想,通过他对这次博览会所了解了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这次博览会正是刺激工艺美术运动发生的契机。于是他致力于极力逆转这种状况,反对在设计作品中有任何的残次品。他希望通过自己能够扭转这种情况,于是他打击产业革命大量生产的粗俗制品,仰慕中世纪基尔德社会手工制作的实用美的器物,励志以美术工艺品美化现实世界,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2.莫里斯的改革思路
作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其改革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他认为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只有复兴哥特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位的设计。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
二、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1.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背景
1851年英国水晶宫举办的工业展品博览会,人们对工业化设计有了重新的认识。设计师们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维多利亚风格的延续;二是不少知识分子对工业化来临的不接受。工业产品占很大比例,外形都相当粗糙,这引起了拉斯金等英国一部分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反感。他们通过批判机械化大生产,批判早起工业革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倾向于回归中世纪古典传统手工艺。
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在民众中倡导“手工艺与艺术结合”的理念,提出工艺产品要“美观与实用”的口号,打破艺术与手工艺的界限,努力使艺术与技术结合并创造出为大众接受的产品。
三、莫里斯與工艺美术运动
1.莫里斯的装饰因素
在简洁率真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装饰。在莫里斯之前,出现的困境是装饰与功能紧紧的缠绕在一起,既影响了功能又不美观。装饰的不恰当,引起的就是对矫揉造作的反感。艺术风格作为一个整体,影响到了方方面面。他还大量的吸收了东方的设计元素作为灵感,有特别独特的审美情志。不难看出,莫里斯在设计中常常运用到“S”型的设计,这位设计大师是用毕生的心血和梦想一直不断的创造着奇迹。莫里斯一生都在追随导师拉斯金的思想,并进行着不断地实践。另外影响莫里斯的还有新哥特风格建筑师奥古斯·普金、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等人。因此,普金到拉斯金,再到莫里斯,是莫里斯思想来源的一条主线,而且普金的影响为他后来的设计中重视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手段等打下了基础。
1.莫里斯与“红屋”
莫里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红屋”的设计,使莫斯利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得到前所未有的造物快感。“红屋”是莫里斯为自己未来婚姻所做的准备,由他的好友建筑师菲利普·韦布设计,莫里斯负责室内设计。“红屋”外观采用清水红砖、红瓦屋顶,造型简洁单纯毫无矫揉造作。内部室内设计大胆不受拘束,包括壁炉在内的设计无任何时期的繁冗装饰,完全功能化设计,简洁质朴。莫里斯设计了一个大型的书柜与长椅的组合体,也叫高背长椅,白色漆,明朗大方,装饰简洁。
除此之外,莫里斯他主张社会平等和反对压迫的思想,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但在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他的设计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多是豪华宫殿的室内装修设计。这就导致了我们要想全面了解莫里斯,就必须将他的理论与他的实际工作分开。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重要的原则都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发扬光大。也影响了当代设计师的思想。
四、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的历史影响
“要使人们愉快必须强调有用……无用不可能是艺术”,莫里斯作为一名优秀的装饰艺术家,他的设计开一代新风;作为一名思想深邃、眼光独到、立意高远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关于艺术与手工艺的主张影响了几代人,不仅直接促成了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高潮的到来,而且还影响到欧洲大陆以及北美地区的“新艺术运动”。进入20世纪后,莫里斯的影响并为完全消退,无论是德国的“包豪斯”,还是北欧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思潮,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其启发。六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社会由工业化的转型,莫里斯的学说因其对文化与人性的重视,而再次受到了设计理论界的垂青。
总之,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透视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到现在的历程,装饰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装饰”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不会消失。它是艺术的符号,又是文化的符号。而且,装饰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正如赫伯特·里德在《工业艺术的历史与理论》中认为的那样:“装饰品的必要性是心理上的。”。他还说“对于装饰品唯一的评价就是,它应在某种程度上突出形式。我避免使用‘增加’这个常用的词,因为,如果形式是恰当的,就不能再给它增加什么”。“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者说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干机械的否定,对干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对于矫饰风格的厌恶,对于大工业化的恐惧,是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当中非常典型的心态。英国人在19世纪中期开始的“工艺美术”运动探索,其实代表了整整一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当时能够真正认识工业化不可逆转的潮流的人其实在知识分子当中并不多见,因此,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之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试验程度更加深刻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关键词】:威廉·莫里斯;约翰·拉斯金;工艺美术运动
一、莫里斯的设计之路
威廉·莫里斯作为英国拉斐尔前派艺术家、手工艺艺术家在英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社会影响下,他写了《地上乐园》等作品。他的这个时期的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的不满,他始终相信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于是他企图从自己来改变这种现状。七十年代,他到冰岛等地去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北欧古代传说为题材的史诗和抒情诗,其中最重要的是《地上乐园》。他借用史诗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企图从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学艺术中寻找美好的理想。
1.莫里斯与“水晶宫”
由于他17岁时跟母亲参加的一次“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一次,全面的刺激了莫里斯的设计思想,通过他对这次博览会所了解了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这次博览会正是刺激工艺美术运动发生的契机。于是他致力于极力逆转这种状况,反对在设计作品中有任何的残次品。他希望通过自己能够扭转这种情况,于是他打击产业革命大量生产的粗俗制品,仰慕中世纪基尔德社会手工制作的实用美的器物,励志以美术工艺品美化现实世界,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2.莫里斯的改革思路
作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其改革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他认为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只有复兴哥特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位的设计。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
二、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1.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背景
1851年英国水晶宫举办的工业展品博览会,人们对工业化设计有了重新的认识。设计师们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维多利亚风格的延续;二是不少知识分子对工业化来临的不接受。工业产品占很大比例,外形都相当粗糙,这引起了拉斯金等英国一部分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反感。他们通过批判机械化大生产,批判早起工业革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倾向于回归中世纪古典传统手工艺。
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在民众中倡导“手工艺与艺术结合”的理念,提出工艺产品要“美观与实用”的口号,打破艺术与手工艺的界限,努力使艺术与技术结合并创造出为大众接受的产品。
三、莫里斯與工艺美术运动
1.莫里斯的装饰因素
在简洁率真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装饰。在莫里斯之前,出现的困境是装饰与功能紧紧的缠绕在一起,既影响了功能又不美观。装饰的不恰当,引起的就是对矫揉造作的反感。艺术风格作为一个整体,影响到了方方面面。他还大量的吸收了东方的设计元素作为灵感,有特别独特的审美情志。不难看出,莫里斯在设计中常常运用到“S”型的设计,这位设计大师是用毕生的心血和梦想一直不断的创造着奇迹。莫里斯一生都在追随导师拉斯金的思想,并进行着不断地实践。另外影响莫里斯的还有新哥特风格建筑师奥古斯·普金、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等人。因此,普金到拉斯金,再到莫里斯,是莫里斯思想来源的一条主线,而且普金的影响为他后来的设计中重视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手段等打下了基础。
1.莫里斯与“红屋”
莫里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红屋”的设计,使莫斯利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得到前所未有的造物快感。“红屋”是莫里斯为自己未来婚姻所做的准备,由他的好友建筑师菲利普·韦布设计,莫里斯负责室内设计。“红屋”外观采用清水红砖、红瓦屋顶,造型简洁单纯毫无矫揉造作。内部室内设计大胆不受拘束,包括壁炉在内的设计无任何时期的繁冗装饰,完全功能化设计,简洁质朴。莫里斯设计了一个大型的书柜与长椅的组合体,也叫高背长椅,白色漆,明朗大方,装饰简洁。
除此之外,莫里斯他主张社会平等和反对压迫的思想,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但在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他的设计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多是豪华宫殿的室内装修设计。这就导致了我们要想全面了解莫里斯,就必须将他的理论与他的实际工作分开。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重要的原则都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发扬光大。也影响了当代设计师的思想。
四、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的历史影响
“要使人们愉快必须强调有用……无用不可能是艺术”,莫里斯作为一名优秀的装饰艺术家,他的设计开一代新风;作为一名思想深邃、眼光独到、立意高远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关于艺术与手工艺的主张影响了几代人,不仅直接促成了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高潮的到来,而且还影响到欧洲大陆以及北美地区的“新艺术运动”。进入20世纪后,莫里斯的影响并为完全消退,无论是德国的“包豪斯”,还是北欧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思潮,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其启发。六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社会由工业化的转型,莫里斯的学说因其对文化与人性的重视,而再次受到了设计理论界的垂青。
总之,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透视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到现在的历程,装饰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装饰”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不会消失。它是艺术的符号,又是文化的符号。而且,装饰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正如赫伯特·里德在《工业艺术的历史与理论》中认为的那样:“装饰品的必要性是心理上的。”。他还说“对于装饰品唯一的评价就是,它应在某种程度上突出形式。我避免使用‘增加’这个常用的词,因为,如果形式是恰当的,就不能再给它增加什么”。“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者说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干机械的否定,对干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对于矫饰风格的厌恶,对于大工业化的恐惧,是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当中非常典型的心态。英国人在19世纪中期开始的“工艺美术”运动探索,其实代表了整整一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当时能够真正认识工业化不可逆转的潮流的人其实在知识分子当中并不多见,因此,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之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试验程度更加深刻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