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精神。高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开展教学要从学情调查入手,改进课堂导入方式,優化训练设计,凸显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9701
  高中历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有创新优化意识,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便找到正确施教切入点。展开学情调查,促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设置悬疑问题,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优化课堂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些优化措施,为全面塑造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一、学情调查,确定课堂学习目标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展开全面而细致的调研活动,摸清学生实际学力,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由于学力基础、学习习惯、感知悟性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呈现不同群体特征,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为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在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时,需要启动优化策略。教学目标设计一般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目标设计的梯度性,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学力。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给出具体学习目标:了解秦朝皇权的威严性,掌握皇帝称号和制度的内涵;解析秦朝重要官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理解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探究封建专制皇权对秦王朝的重要影响;正确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从这些学习目标可以看出,第一个目标前半部分要求较低,后半部分要求较高,体现梯度性;第二、第三个目标是学习重点;第四个学习目标是本课的学习难点;最后一个学习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这个目标没有硬性指标。学习目标很多,观照了不同学生群体,重点难点非常明确,学生有了清晰的学习方向,课堂教学开展自然顺利高效。
  二、问题设计,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利用问题激活学生学习思维,这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堂思考问题时,不妨改变问题设计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展开质疑活动,教师由问题设计者变为问题解读者。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创新教学尝试,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比如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学习,并提出疑难问题。学生快速行动起来,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渐浓,一个个问题逐渐呈现出来: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元朝与历史上的哪些朝代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包括哪些内容?西汉地方政治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宋朝地方制度演变有什么重要特点?行省制度发挥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教师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整合,最后形成课堂问题汇集,并选择部分题目进行具体解读,或者是和学生一起探究。这样的课堂学习探究气氛和谐,学习效率明显提升。教师发动学生开展质疑活动,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良好机会。学生只有深度研究教材文本,才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解疑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诸多学习思考方法,这是更为高效的引导。
  三、训练优化,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历史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训练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体现创新意识,教师在对训练题型进行多元化处理时,不仅要保留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传统题型,还要增加材料分析题、案例解读、课堂演绎、社会调查、信息搜集等新题型,以丰富学生认知渠道。为观照不同群体学生实际需要,教师不妨设计有梯度的训练内容,适当增加选做题,或者是给出不同要求,让学生灵活选择参与。
  虽然课堂训练设计可以不拘一格,但高中历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现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的课堂训练设计为例加以说明。1.对比题: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综合国力等方面比较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差距,进而宏观分析历史发展趋势。2.简答题:为什么会出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析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过激行为”,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三道题中第一题为必做题,第二、第三题属于选做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进行课堂练习,有查阅教材和相关资料的,还有互相讨论的。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有收获,他们大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其中还有不少创意性解读。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评价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认识水平。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需要遵循学科教学基本规律,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创新。学生是学习主体,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需要围绕学习主体展开,通过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正在对新教学手段的实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将游戏元素融入英语口语教学之中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游戏话题和良好的组织方式来开展口语游戏活动。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游戏元素;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巴南区接龙吹打乐,是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从古至今,冬去春来,接龙吹打乐,与接龙人们心心相印,息息相关,接龙吹打,振兴乡镇文化,接龙吹打,直抒人们心中情怀!在重庆巴南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课作为一种常见课型,以学生获取语言基础知识及英语交际技能为关键教学点,致力于培养全方位技能型应用人才。初中英语教师应明确听说课教学目标,设计有效听说活动,优化课后评价模式,从而提高听说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44-01  在英语
【摘要】马君武对培养什么样的实用型人才和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等问题有深刻的见解。这些思想既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实际,又包含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对今天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君武 实用型 人才培养    马君武一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他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为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其40岁之后弃政从教,先后担任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夏大学、上海中国
卷烟制丝线叶片加料工序前常采用振动筛分装置筛选出6 mm以下碎片,其中的1~6 mm碎片不进入叶片加料工序进行加工,经旁路在叶片加料出口与加料后的物料汇合。在现有工艺与设备流
在教学中,笔者对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何更好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提高预习效果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其对教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能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还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