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庚子年初,社会发生各类事件,激起大众思考。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本文是其间创作的过程感悟,记录心绪,表以念想。
一、祭红
那天,与父亲提起要烧制木炭,他便引我到了厂中的锅炉房。之前,只知道有个大炉子,却不曾想到,眼前这家伙是如此巨大。鼓风机带着火焰呼呼咆哮,木材在其中唏嘘化作小块。缓步向行,热浪迎面扑来。将小腿般粗细的圆木投入其中,火蛇吞吐,萦绕其上,圆木很快就裹上了一层甲胄……汽烟升腾,像是魔法般出现在红黑的锅炉房里,转眼就沿着砖瓦缝隙钻出房外,突然出现而又悄然离去,余留眼前淡淡红光。
诞生与逝去是规律,瞬息万变是自然,她有自行的法则,发展中波峰波谷不可避免。在急剧变化的当今,存善意、坦然与勇气,则红光起,云雾开。
二、 迹黑
上午,天空飘着小雨,在场地中央,我按着既定的动作推行炭条,黑炭与粗糙的地面摩擦,划出斑驳的痕迹。慢慢色块由浅至深,由疏及密。明火碳化的木料松脆且易剥落,反复推行中,便有炭块碎落途中。在圆木前的一同被推行或被碾压,反转方向,后来的炭块也是如此。于是这块黑色又变得斑驳……随着圆木上的炭黑渐少,推行变得愈发艰难,纯木料很难在地上前移,我不得不开始翻转手上的木头。木色与灰黑的炭色交替出现在眼前。手指顶破橡胶手套,指甲嵌入黑暗中,力竭、疼痛让我意识到,时间过去了许久……低头看着这块黑,炭块被磨成粉末混入其中,没了斑驳,看不出轨迹。好像它原本就是此般模样。小雨淅沥,细看其上,跳跃着点点黑星。
各自跳动的个体彰显着世间百态,善与恶,喜与悲,融合成有血有肉的社会,真实且复杂。
黑无绝对,诟病得除,磨难促转型,跃动的黑也会折出光亮。
三、寂白
坐在石階上,不自觉颤抖的双手合着剧烈跳动的心脏,我大口喘着粗气。脑海里像默片电影般依旧闪动着推行木炭时的残影。炭块处在摩擦冲突的“最前线”,随着圆木不停滚动,无声的消逝,身在“飓风”中心却这般静谧,一切好似虚幻,只剩喘息与心跳显得真实。雨水依着房檐滴落脚边,丝丝冰凉将我重新拽回现实,水花溅起在身前色块上,模糊不清。呼吸舒缓,耳畔渐宁,流水悄然分割着色块,沉积的水面忽闪起亮光,透出另一份诡静。雨在下,顺着斜雨缓缓抬头,原来丝雨的天空竟是如此粒粒纯白……
温润的白,是淡白,沁入灵魂,反射出希冀的光芒,予人启迪引导;强烈的白,是深白,直击心灵,荡漾出铿锵的力度,使人回望反思。历史流变,深刻的艺术超越社会藩篱,共筑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合”之态。
谨记于此,是为寄,被铭刻的灵魂将恒久鲜活!
庚子春于永安家中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一、祭红
那天,与父亲提起要烧制木炭,他便引我到了厂中的锅炉房。之前,只知道有个大炉子,却不曾想到,眼前这家伙是如此巨大。鼓风机带着火焰呼呼咆哮,木材在其中唏嘘化作小块。缓步向行,热浪迎面扑来。将小腿般粗细的圆木投入其中,火蛇吞吐,萦绕其上,圆木很快就裹上了一层甲胄……汽烟升腾,像是魔法般出现在红黑的锅炉房里,转眼就沿着砖瓦缝隙钻出房外,突然出现而又悄然离去,余留眼前淡淡红光。
诞生与逝去是规律,瞬息万变是自然,她有自行的法则,发展中波峰波谷不可避免。在急剧变化的当今,存善意、坦然与勇气,则红光起,云雾开。
二、 迹黑
上午,天空飘着小雨,在场地中央,我按着既定的动作推行炭条,黑炭与粗糙的地面摩擦,划出斑驳的痕迹。慢慢色块由浅至深,由疏及密。明火碳化的木料松脆且易剥落,反复推行中,便有炭块碎落途中。在圆木前的一同被推行或被碾压,反转方向,后来的炭块也是如此。于是这块黑色又变得斑驳……随着圆木上的炭黑渐少,推行变得愈发艰难,纯木料很难在地上前移,我不得不开始翻转手上的木头。木色与灰黑的炭色交替出现在眼前。手指顶破橡胶手套,指甲嵌入黑暗中,力竭、疼痛让我意识到,时间过去了许久……低头看着这块黑,炭块被磨成粉末混入其中,没了斑驳,看不出轨迹。好像它原本就是此般模样。小雨淅沥,细看其上,跳跃着点点黑星。
各自跳动的个体彰显着世间百态,善与恶,喜与悲,融合成有血有肉的社会,真实且复杂。
黑无绝对,诟病得除,磨难促转型,跃动的黑也会折出光亮。
三、寂白
坐在石階上,不自觉颤抖的双手合着剧烈跳动的心脏,我大口喘着粗气。脑海里像默片电影般依旧闪动着推行木炭时的残影。炭块处在摩擦冲突的“最前线”,随着圆木不停滚动,无声的消逝,身在“飓风”中心却这般静谧,一切好似虚幻,只剩喘息与心跳显得真实。雨水依着房檐滴落脚边,丝丝冰凉将我重新拽回现实,水花溅起在身前色块上,模糊不清。呼吸舒缓,耳畔渐宁,流水悄然分割着色块,沉积的水面忽闪起亮光,透出另一份诡静。雨在下,顺着斜雨缓缓抬头,原来丝雨的天空竟是如此粒粒纯白……
温润的白,是淡白,沁入灵魂,反射出希冀的光芒,予人启迪引导;强烈的白,是深白,直击心灵,荡漾出铿锵的力度,使人回望反思。历史流变,深刻的艺术超越社会藩篱,共筑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合”之态。
谨记于此,是为寄,被铭刻的灵魂将恒久鲜活!
庚子春于永安家中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