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管理少年宫,提升其运作效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立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少年宫这一校外教育主阵地的管理创新,关注校外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功效。希望能够对县级少年宫事业的功能定位、管理定位和发展定位进行符合时代特色的建构,以形成“内促改革发展、外显示范效应”的少年宫管理新模式,切实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县级少年宫 经济管理 组织发展
一、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控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遵循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因而,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使其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焕发生机和活力,使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功能和社会职能。所以市场经济确立了三个基本制度。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2.建立以按勞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
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元素,是管理阵地的最前沿和管理资源最丰富的矿藏。
二、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事业作为人类迈进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民族的生存力与竞争力落脚点,有着根本性的战略意义。所以不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是“两会”决议都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求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强教育的育人、塑人功能,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但教育又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对教育产生决定作用。所以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甚至是冲击。市场经济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也必然带来新的革命。处于新变革中的教育,会有怎样的新走向?如何把握它的发展规律?对人才培养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三、校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教育并举”。①所以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校外教育,如何规划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同样受制于是否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然而,现状显示,校外教育发展不论是宏观的体制改革还是微观的管理制度建设都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潮流。市场经济中一系列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样在校外教育发展中也要改革与市场经济相冲突,相矛盾环节,要激活每一个教育机构,才能在整体上推进教育的发展。每一个县级少年宫,作为该地区素质教育功能的主要职能承担者,急需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也自然充当了改革的先锋。县级少年宫管理联系于教育管理,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教育管理,同样有别于一般的企业管理。它组织性质与功能的特殊性使它既与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泾渭分明式的区别。目前,虽然从第一所少年宫成立至今将近六十年,但还没有关于少年宫完整意义上的理论研究。传统认为少年宫为载体的校外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只要雷同于普通学校的管理模式就可以。这些都是校外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
如何以人为本,从青少年健康成长出发,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校外教育,克服功利主义,更有效、更积极地为中小学生服务;如何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条件;如何在拓展事业、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打造品牌,推动我国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等,是当今校外教育培训领域应该密切关注和亟待探究的问题。
就少年宫教育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管理县级少年宫,提升其运作效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当立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少年宫这一校外教育主阵地的现状,创造性地引入前沿的企业管理理论,并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对县级少年宫的管理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探索和实践管理机制创新,关注回归和放大校外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效应;对少年宫组织的体制革新、功能定位、管理定位和发展定位进行符合时代特色的建构,以实现“内促改革发展、外显示范效应”的校外教育新模式。换言之,校外教育必须追求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突出个性教育特色,凸显素质教育实质;注重教育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使之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更切实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对教育改革还是政府部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制度来探索县级少年宫管理建设,以期校有误、补不足、正偏位,为今后的发展,也为青少年教育事业建言献策。
县级少年宫的变革不是朝夕可就,也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的。不可讳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少年宫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许多值得研讨的地方,希望借助本文与大家一同探讨。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5-2。
参考文献:
[1]孙成称.中国行政教育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印成.课外校外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培良,郑明身,王凤彬编.组织理论与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
[4]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出版社,2001,6.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县级少年宫 经济管理 组织发展
一、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控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遵循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因而,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使其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焕发生机和活力,使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功能和社会职能。所以市场经济确立了三个基本制度。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2.建立以按勞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
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元素,是管理阵地的最前沿和管理资源最丰富的矿藏。
二、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事业作为人类迈进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民族的生存力与竞争力落脚点,有着根本性的战略意义。所以不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是“两会”决议都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求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强教育的育人、塑人功能,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但教育又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对教育产生决定作用。所以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甚至是冲击。市场经济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也必然带来新的革命。处于新变革中的教育,会有怎样的新走向?如何把握它的发展规律?对人才培养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三、校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教育并举”。①所以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校外教育,如何规划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同样受制于是否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然而,现状显示,校外教育发展不论是宏观的体制改革还是微观的管理制度建设都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潮流。市场经济中一系列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样在校外教育发展中也要改革与市场经济相冲突,相矛盾环节,要激活每一个教育机构,才能在整体上推进教育的发展。每一个县级少年宫,作为该地区素质教育功能的主要职能承担者,急需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也自然充当了改革的先锋。县级少年宫管理联系于教育管理,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教育管理,同样有别于一般的企业管理。它组织性质与功能的特殊性使它既与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泾渭分明式的区别。目前,虽然从第一所少年宫成立至今将近六十年,但还没有关于少年宫完整意义上的理论研究。传统认为少年宫为载体的校外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只要雷同于普通学校的管理模式就可以。这些都是校外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
如何以人为本,从青少年健康成长出发,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校外教育,克服功利主义,更有效、更积极地为中小学生服务;如何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条件;如何在拓展事业、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打造品牌,推动我国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等,是当今校外教育培训领域应该密切关注和亟待探究的问题。
就少年宫教育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管理县级少年宫,提升其运作效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当立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少年宫这一校外教育主阵地的现状,创造性地引入前沿的企业管理理论,并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对县级少年宫的管理进行制度性的变革,探索和实践管理机制创新,关注回归和放大校外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效应;对少年宫组织的体制革新、功能定位、管理定位和发展定位进行符合时代特色的建构,以实现“内促改革发展、外显示范效应”的校外教育新模式。换言之,校外教育必须追求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突出个性教育特色,凸显素质教育实质;注重教育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使之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更切实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对教育改革还是政府部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制度来探索县级少年宫管理建设,以期校有误、补不足、正偏位,为今后的发展,也为青少年教育事业建言献策。
县级少年宫的变革不是朝夕可就,也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的。不可讳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少年宫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许多值得研讨的地方,希望借助本文与大家一同探讨。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5-2。
参考文献:
[1]孙成称.中国行政教育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印成.课外校外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培良,郑明身,王凤彬编.组织理论与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
[4]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