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语言和谎言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游客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参观时,都喜欢到旁边的大风车下留影纪念。这是传说中著名钉子户磨坊主斗国王的地方。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很喜欢这座美丽的宫殿,登高望远时发现那座风车有碍观瞻,就让人去和磨坊主商量:你开个价,卖给寡人拆掉。谁知道磨坊主死脑筋,说这是祖上财产,不卖。他还顺便说了句千古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于是皇帝大怒,遂令警察前往强拆之。磨坊主一不上访二不自焚,而是从容诉诸法庭,法官竟然判皇帝照原样重修,并赔偿损失。皇帝也不威武,竟然俯首听命。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皇二代当朝。磨坊主去世之后,经济不景气,其子主动写信给新皇帝说,先帝不是要买我这家当吗,陛下现在可以实现他的遗愿了。可新皇帝回信说,你的磨坊已经成为德国法律的象征,是国宝级文物。你要是缺钱用,朕送你一些拿去花吧。于是该磨坊巍然屹立,供万世敬仰。
  经考证,这个故事首先由一个德国人编撰,然后通过杨昌济先生介绍到中国,再由贺卫方教授等人反复引用,发展成一个起伏跌宕、爱憎分明的法治启蒙寓言。
  我想说的是,人们对故事的教育作用寄予了太大的期望。自以为承担了教化功能的部分媒体,总是寻找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现实比童话复杂,这样的故事很难找到,因此媒体往往删繁就简,把一个多面的故事变成单一的寓言,结果就成了谎言。
  【素材点拨】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通过充满离奇想象的童话,来表达对于世界的感受,来学习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知识。但是,现代社会的成人,应该更多地利用理性和勇氣,直面更复杂的社会关系、更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建立规则和制度,来推进社会的合作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童年以及童年之后的想象力。
  【适用话题】理性和勇气;真相;多元的社会现象;保护我们的想象力……
  (小宝摘自中国生命教育网)
其他文献
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对学生某一技能的培养,常常以机械化的训练方法和命令式的任务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维持课堂纪律。这种强制性、粗暴式的手段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会严重挫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体育、德育的有机融合。  一、规范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纪律性  体育课
北宋僧人文莹《玉壶清话》里的一则小故事流传至今。  故事说的是东南吴地有一位大商人段某,养了一只极聪明的鹦鹉,能背诵《心经》、李白的《宫词》,客人来了,它还会唤茶,与来者寒暄,主人自然是加意疼惜宠爱。段某忽然犯了事,被关进牢里半年才被放回来,一到家,就跑到笼子前问:“鹦哥,我入狱半年出不来,早晚只是想你,你还好吗?家人按时喂养你了吗?”鹦哥答道:“你被关了几个月就不能忍受,跟我这经年累月在笼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