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抢救患者特点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急诊抢救患者就诊特点的影响,总结相关规律,制定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重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特别重大)响应后1个月内及2018年、2019年同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救治的1034例急诊抢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5例,女519例,年龄15~95岁[(67.5±13.5)岁],总结其病种分布特点,以及与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相关的临床指标,探讨急诊抢救患者就诊相关规律,制定应对策略,包括实施三级预检分诊,设置抢救过渡区,调整急诊功能布局.结果 重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特别重大)响应后1个月内急诊抢救患者例数较2018年、2019年同期均没有明显减少(P>0.05),严重创伤和急性中毒患者与2018年、2019年同期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抢救过渡区共救治COVID-19疑似病例3例,确诊0例;发热门诊抢救区共救治COVID-19疑似病例11例(不含抢救过渡区转往的3例),确诊0例.结论 COVID-19疫情对急诊抢救患者就诊人数影响有限,同时,由于实施三级预检分诊、设置和运行抢救过渡区的需要,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应大力增加急诊医护力量.鉴于严重创伤和急性中毒患者明显减少,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临时调整急诊科功能布局.另外,三级预检分诊能将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疑似患者正确引导至发热门诊抢救区,减少了急诊诊疗区其他就诊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国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继电保护设备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厂家生产继电保护设备时,要根据人们需求生产继电保护设备,保障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检测功能和闭锁功
期刊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但近些年来,因各种原因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十分惊人,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映。对此,本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心力衰竭(HF)患者数量急剧增加.HF的根本原因是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诊断和心功能的评估.然而,HF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心功能不全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