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诚的知识产权“工匠”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浮气躁的当代社会,所谓的“工匠精神”开始被提倡。与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的风气相反,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知识产权顾问白志昀说,身为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同样需要这种“工匠精神”,而他自身也秉持这种精神,在知识产权领域内始终保持专注,坚持不懈,保持专业,精益求精。
  理工科出身的白志昀,对知识产权,特别是对专利领域有着较高的关注度。源于兴趣的选择,本科毕业后他继续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设的知识产权法第二学位,在知识产权这一新兴但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法学领域里汲取知识,同时他也下定决心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毕业之后,白志昀进入原信息产业部(现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参与全国信息产业的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及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ICT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业务。2009年,他加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知识产权顾问,成为一名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为中粮搭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行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到企业集团,15年的知识产权从业经历,白志昀的初心始终不变——植根于知识产权行业,深挖细作,做一名真诚的知识产权“工匠”。
  从零做起 制度先行
  白志昀初入中粮之时,便挑下全集团专利管理工作的重担。他回忆说,当时的中粮,没有一个专职的专利管理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专利管理完全处于萌芽状态,全集团的专利申请量不足4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足20%。此番状况在白志昀看来,完全不符合中粮世界500强的身份。他惊诧于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中粮,产业覆盖快消品、粮油食品加工、粮食贸易、房地产和金融等多个行业,居然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即使是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商标管理工作也没有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和清晰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知识产权业务景象极度不利于保障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改善這一状况,白志昀所做的首要大事就是为中粮量身定制知识产权战略。
  2009年10月,白志昀牵头推动成立了由集团主管领导任主任的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其所在的知识产权部则作为具体任务承担部门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编写工作小组,经历内部调研、外部调研、报告编写、意见征求等工作,历时一年最终完成并发布了中粮集团首部知识产权战略。该战略作为指导中粮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集团发布实施,同时作为央企知识产权战略优秀组织实施单位,中粮也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首肯和称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白志昀及其团队的辛苦付出。同年,《中粮集团专利管理办法》和《中粮集团专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相继出炉,规范了集团专利管理工作职能,明确了集团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这些凝聚着白志昀智慧与心血的制度,与此前中粮相对完善的商标管理办法相结合,初步建立完成了中粮集团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伴随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的各项知识产权工作也开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白志昀不仅建立了中粮的专利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发展企业知识产权业务的扎实基础,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建立专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唯有将制度与体系配套,才能充分开拓中粮的知识产权业务。因此,他于2010年进一步推动设立中粮集团专利委员会,2014年推动建立中粮集团专利运营领导工作组。体系的逐步完善自上而下推动了集团的专利工作,取得了极佳的成效。
  短短的时间里,白志昀在捋顺中粮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管理体系的同时,也为中粮集团专利管理工作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足以彰显他身为一名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在构建企业知识产权体系上应有的实干能力,清晰规划和长远目光。
  全面建设 强化管理
  身为知识产权“工匠”,白志昀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在建立和完善中粮知识产权制度和体系的基础上,他继续推进专利管理工作,从全方面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仅立足于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搭建中粮知识产权电子化系统,建立知识产权监测分析工作机制,而且积极主动应对侵权纠纷,为中粮的知识产权发展保驾护航。
  2010年,白志昀负责推动建立“中粮集团知识产权电子管理系统”,实现中粮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域名等知识产权数据档案无纸化,实现从创设、管理、运营、保护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化。同年,他还建立完成“中粮集团全球专利数据库”,涵盖中粮涉足的全部技术领域以及全球近百家竞争对手的专利数据。数据库的设立,不仅建立了中粮全集团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监测与分析工作机制,使其能够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动态,而且也为集团科技研发体系提供了完善的专利数据支撑。在白志昀的努力下,中粮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全面进入信息化阶段。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为维护中粮的正当权益,白志昀始终坚守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前沿。他带领团队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及诉讼,妥善处理了国内外企业针对集团总部、中粮旗下各级单位发起的数十起专利、著作权以及商标侵权纠纷及诉讼。在积极有效应对纠纷的同时,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精神,白志昀以其长远的目光深入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利用各类政府、社会资源,牵头组织参与专利预警分析课题20余项,为集团研发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保驾护航。
  在全面落实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理念指引与切实行动下,白志昀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他负责中粮集团的专利工作以来,全集团的专利申请量从2009年之前的不足400件(包括集团总部及旗下各级企业)增长到目前的近4000件,发明专利比例由2009年之前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的近40%。中粮还曾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北京市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集团的知识产权工作也逐步得到政府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认可,多次获得嘉奖。2015年,中粮还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粮累积的赞誉与口碑足以反映企业经理人白志昀在知识产权保护之路上所恪守的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
  不忘初心 以诚待人
  回望白志昀在中粮担任高级知识产权顾问的八年多历程,他做的远比想象的还要多。
  自他加入中粮集团以来,承担了大量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培训工作。截止2016年末,白志昀编写知识产权培训课件40余份,个人作为培训讲师对内授课50余次;组织并参与编写中粮知识产权读本、知识产权案例汇编等培训资料。同时,他还策划与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合作建成央企唯一一家“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并通过设立中粮知识产权网络竞赛等措施,拓展了知识产权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提升了中粮集团的整体知识产权意识。
  小到强化中粮每个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大到提升整个集团的知识产权能力,白志昀都丝毫不松懈。为了提升中粮集团处理知识产权突发事件的能力,他于2010年推动建立了中粮知识产权专家智囊库,聘请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及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诉讼实务的知名代理人、律师组成智囊库,实现了从以往遇到问题、难题才请专家咨询向日常性聘请专家提供管理建议和风险防范意见的转变;2013年推动建立了央企首家集团层面的“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邀请国知局审查员赴中粮企业走访调研,建立了与国知局的固定沟通渠道,形成了审查员与企业科研人员良性互动互补的局面,实现了双方共赢的目的;同年,白志昀还联合北京市30余家相关企业,牵头成立“北京市食品安全检测知识产权联盟”,致力于推动国内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内知识产权的整合和共享,力求实现联盟影响力向全国范围辐射,目前正在筹建国内首个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专利池。
  高强度工作的背后折射出白志昀对知识产权事业不知疲倦的热情与无怨无悔的付出,而这份坚定源于他在知识产权保护之路上的初心。白志昀说,作为一名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和真诚,坚持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忠诚,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的誓言,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他坚信,只要自己保持一颗真诚的初心,以诚待人,以诚做事,坚定信念,总会得到好的结果。他的初心,他的坚持,他的真诚,他的不懈,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白志昀能够潜心于知识产权事业,为中粮的知识产权发展深挖细作,默默耕耘。
  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匠人精神”,当是如此。
其他文献
作为欧洲专利局的最高审级,扩大上诉管委会(EBA)认定上诉管委会(BA)在审理相关案件过程中发生根本性程序违法,因此决定重启上诉程序。这个决定非同一般,因为原则上,上诉管委会的判决是终局性的,重启上诉程序的唯一办法是证明发生了根本性程序违法,而证明发生根本性程序违法的标准极高。  在案件(EP 1147174 B1)中,上诉管委会认为在相关发明的披露上,所涉专利不足以使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员实施该发明
期刊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简称反法)制定通过。当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立法者对竞争形态的预判极其有限,仅仅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竞争形态日新月异。反法规定的11种行为已不多见,实践中出现的多数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反法分则中无具体对应条款,这一现象
期刊
秋风渐起,炎热退去,又是一年新生入学季。但两个月前,我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亲戚的电话,因为今年参加高考的表弟堂妹有五六个,分数一出来,各家都为选什么专业伤透了脑筋,想问我的建议。可说实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选专业是个非常难搞的事情,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当下哪个专业热、对口的工作收入高就选哪个,“钱途”或者前途永远第一位,长辈们多数支持这样的选择;另一种是选择孩子们倾向的专业,喜欢什么学什么,爱一
期刊
9月8-9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承办、郑州市知识产权局和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协办的2016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行动在郑州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刘菊芳、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吴灯展、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出席并致辞,河南省有关市县知识产权局、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河南省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河南省企事业单位等150余人参加。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副司
期刊
侵权案件中,被告如果不能就原告权属异议成功实现“釜底抽薪”,那么,不侵权抗辩则将成为被告背水一战的“主战场”。具体到商标侵权案件,被告采取的不侵权抗辩策略主要有“非商标性使用”“描述性使用”“指示性使用”“合理使用”“正当使用”“权利用尽”“在先使用”“商标不近似”“商品不类似”“不构成混淆及混淆的可能性”以及“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场秩序”等。上述不侵权抗辩事由有时单独出现在案件中,有时在一个案件中同
期刊
章捷在大学虽然学的是材料加工工程,但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初中开始,便经常在家中翻看父亲的法律书籍,大学后对法律的兴趣日益浓厚,参加了学校很多法律方面的选修课。这些因素成为他日后步入知识产权行业的导引。  2001年大学毕业,章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富士康在学校招聘理工科背景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和很多当时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他并不是很清楚知识产权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只是懵懂的知道是一种技术与法律结合的工作。
期刊
9月19-20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专利信息年会(PIA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会议围绕“专利运营助推供给侧改革”主题,就专利领域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蓝佛安,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孟凤朝,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法国工业产权局创新、市场与交流部部长Frédéric CAILL
期刊
欧盟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7月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正式版2015年度报告(PDF版本)。该报告共计92页,内容涉及年度主要数据、欧洲商标与外观设计网络以及2016年度工作展望等十二个部分。其中重要内容如下:  一、年度主要数据  1.欧盟商标  2015年度,欧盟知识产权局所受理的欧盟商标申请超过130000件,与上一年相比增幅超过11%。其中,采用直接申请途径的商标申请较上一年增长了8.2%,采用
期刊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会合肥,是美的集团旗下一家以研发、制造和销售冰箱及相关冷冻产品的家电企业,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冰箱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美的冰箱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在国内家电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战一直是众多企业所争相角逐的,在这期间,知识产权无疑成为了最有力的武器。而张世国——现任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IP中心负责人,就是美的冰箱手持这把武器的领军
期刊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制度,大大降低了商标注册的门槛,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非正常经营目的的商标注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品牌意识的增强,“商标蟑螂”问题也愈加引起包括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在内的广大民众的强烈关注。研究“商标蟑螂”问题并依法对其进行必要规制,对于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标法基本目的与“商标蟑螂”  “商标蟑螂”申请商标注册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实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