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老人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晚上咳得很厉害。于是,便自行服用药箱里的强效镇咳药,以为镇咳作用越强越好。同时老人睡眠不好,便再加服安眠药,想好好睡一觉。没想到,第二天家人却发现老人在睡眠中因痰咳不出来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经抢救才得以脱险。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好发病、多发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其患病人数越来越多,社会经济负担重,这一疾病困扰着很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中国,这种病主要与吸烟、职业或环境有害物接触、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吸烟是这类患者的重要发病因素。慢性咳嗽、咳痰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两大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呼吸道症状及乏力、消瘦、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下降、焦虑、抑郁等全身症状。该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对于家庭护理、处理来讲,主要涉及稳定期的治疗——止咳、排痰、平喘、吸氧等,这里为大家着重介绍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的家庭治疗。
止 咳
咳嗽通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首发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咳嗽多为间歇性,早晨重,后期则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助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与睡眠,危害身体健康。于是很多病人常常不加选择地使用镇咳药,希望减轻其咳嗽症状,结果却适得其反,常常是不但没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反而加重了病情;有的甚至会因此出现生命危险。适当使用止咳药,对于这类患者很重要。
镇咳药是通过阻断咳嗽反射而达到镇咳目的的一类药物。对于呼吸道局部的炎症刺激或气道反应性增高而引起的干咳或少痰的咳嗽,用镇咳药可以减轻症状。
而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来讲,咳嗽、咯痰常相伴随,且痰多呈泡沫状或粘液状,容易堵塞气管。痰中常有大量细菌,可造成呼吸道反复感染。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痰液潴留于气道内,可使呼吸阻力增加,患者呼吸更费力,有的重症患者可由于痰液堵塞大气道而窒息身亡。
止咳用药指南
目前常用的许多麻醉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可待因糖浆等,虽然镇咳作用确切,但由于会抑制气道黏膜纤毛的运动,且具有成瘾性,老慢支患者应避免使用。非麻醉性镇咳药如复方美沙芬制剂虽无成瘾性,但因镇咳作用较强,不利于排痰,也不推荐老慢支患者使用。
对于老慢支患者来讲,这类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收缩或痉挛、肺功能的下降、合并急性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平时可以服用祛痰止咳药物对症,如甘草合剂、中成药止咳糖浆、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等来达到祛痰、止咳的目的。
另外,对于合并青光眼的病人,忌用咳必清,因其有阿托品样作用;合并胃溃疡的病人,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慎用中药桔梗和远志;肝功能减退病人,慎用止咳散、必嗽平,否则会加重功能损害,使转氨酶升高;肝肾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
排 痰
排痰是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痰液的有效排出,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减轻。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多年的病患,体型消瘦、排痰无力,再加上不恰当的使用镇咳药物,会引起痰液引流不畅、痰堵气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的危险。常用的有药物化痰、雾化排痰、机械排痰等。
排痰用药指南
对于家庭用药,可采用如上述所讲的甘草合剂、中成药止咳糖浆、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等等止咳化痰药物,以利于稀释痰液、促进纤毛运动,从而促进痰液排出。
若家中有条件做雾化,可用生理盐水及一些解痉、平喘的药物(如爱全乐、可必特、万托林等)雾化,以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利于痰液的排出。没有雾化条件的家庭,也可以采用蒸气吸入法:用直径为10~15厘米的深桶杯盛半杯开水,将口鼻入杯口,用力吸蒸气。待水稍冷再换开水,反复2~3次,便可将痰顺利咳出。
常用的机械排痰法
走动转体法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其咳喘症状都较为严重,行动也感吃力。因此,在气候较为温和的中午,应设法让稍能走动的患者在室外漫步;畏惧寒冷者也应在室内活动。即使是确实不能起床者也应由家属经常为之翻身、叩背(令病人头前倾低下,由下背逐渐向上轻轻拍打),因为这些活动所造成的体位改变和肺部震动,都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体液循环,更利于痰液排出。
体位引流法采取头低足高位或倒立卧位,以利体位引流,使积聚的痰液咳出,此法适用于痰液堵塞于小支气管内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操作中的安全,防止跌倒摔伤事件的发生。
紧急抠痰法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的老人,很可能因感染严重,气管粘液、炎症渗出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太多而形成大量块状痰。病人发生痰阻时,家属即用餐匙柄压舌,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向其喉,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便可达到急救的目的。
另外,五禽戏、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气功疗法等有利于痰液咳出,可择其1~2种进行晨练。
平 喘
慢性支气管炎的严重阶段或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喘息是很常见的症状,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休息。对于这类患者,一般医生都会推荐其使用一些平喘药物,平时常用的有口服药、吸入药物、雾化药物等。
平喘用药指南
口服的如茶碱类,这类药物的使用也很广泛。但在使用中需要警惕切勿过量,可以通过监测其血药浓度来增加使用安全性,5~15毫克/升的血药浓度相对安全;同时还要注意该药与多种药物、发热、饮酒等多种因素之间有相互作用,要慎重。
对于雾化与吸入的药物,常用的为β2-受体激动剂(如万托林、喘康速、奥克斯都保等)、抗胆碱能药物(如爱全乐、思力华等)。目前常用的吸入药物,都用定量吸入器,一定要教会病人正确使用这类装置。
β2-受体激动剂的常见副作用是心悸、心率增快等,尤其是在药量偏大时,老年人一般合并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对于这类患者,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要慎重;可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尽可能在治疗量时不引起明显的心率增快、心悸等症状;部分敏感患者应忌用这类药物。
同时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心血管疾患时,需要考虑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博苏或康析)引起喘息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副作用。对于有中重度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的患者,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要慎重;若确需要使用,前几次需要在医生指导、观察下使用,以免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或青光眼急性加重。
近来的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主要用于有临床症状的重度患者、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为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最小的副作用,目前推荐使用吸入制剂,不推荐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吸入后漱口、按医嘱使用,切忌为减轻喘息症状而盲目按需使用。
氧 疗
对于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平素在家庭治疗时,可以采用制氧机、储氧罐等,建议每分钟1~2升低流量吸氧;持续时间:每天大于15小时。切忌为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息,一味的增大氧流量,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等后果。
抗生素的使用
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或家属,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在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或喘息等症状加重时,盲目使用抗生素。
经常使用抗菌药,会出现不必要的药源性损害:
增加了耐药菌株,当确实需要抗菌药物时,药效大减;
任何一种抗菌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尤其是对肝、肾等重要内脏的损害;
可造成菌群失调,使原来一些非致病的细菌或霉菌大量繁殖,患者可能发生更为复杂的并发症,尤其像内脏霉菌之类的感染,病情往往非常严重,且难以控制,可危及生命。
小贴士:何时需用抗菌药物?
如果咳嗽的痰液呈黄色、草绿色,或出现体温升高,化验白细胞数增高,胸部X线检查发现炎症阴影时,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其 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体重指数是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而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体型消瘦,建议家庭成员加强对病人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平时还应注意加强保暖、尽可能避免受凉感冒;嘱咐或陪同病人适当活动、体力锻炼;入秋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另外,若发现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加重,在适当调整家庭用药后不能有效缓解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好发病、多发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其患病人数越来越多,社会经济负担重,这一疾病困扰着很多老年人及其家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中国,这种病主要与吸烟、职业或环境有害物接触、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吸烟是这类患者的重要发病因素。慢性咳嗽、咳痰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两大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呼吸道症状及乏力、消瘦、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下降、焦虑、抑郁等全身症状。该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对于家庭护理、处理来讲,主要涉及稳定期的治疗——止咳、排痰、平喘、吸氧等,这里为大家着重介绍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的家庭治疗。
止 咳
咳嗽通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首发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咳嗽多为间歇性,早晨重,后期则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助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与睡眠,危害身体健康。于是很多病人常常不加选择地使用镇咳药,希望减轻其咳嗽症状,结果却适得其反,常常是不但没减轻或消除这些症状,反而加重了病情;有的甚至会因此出现生命危险。适当使用止咳药,对于这类患者很重要。
镇咳药是通过阻断咳嗽反射而达到镇咳目的的一类药物。对于呼吸道局部的炎症刺激或气道反应性增高而引起的干咳或少痰的咳嗽,用镇咳药可以减轻症状。
而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来讲,咳嗽、咯痰常相伴随,且痰多呈泡沫状或粘液状,容易堵塞气管。痰中常有大量细菌,可造成呼吸道反复感染。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痰液潴留于气道内,可使呼吸阻力增加,患者呼吸更费力,有的重症患者可由于痰液堵塞大气道而窒息身亡。
止咳用药指南
目前常用的许多麻醉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可待因糖浆等,虽然镇咳作用确切,但由于会抑制气道黏膜纤毛的运动,且具有成瘾性,老慢支患者应避免使用。非麻醉性镇咳药如复方美沙芬制剂虽无成瘾性,但因镇咳作用较强,不利于排痰,也不推荐老慢支患者使用。
对于老慢支患者来讲,这类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收缩或痉挛、肺功能的下降、合并急性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平时可以服用祛痰止咳药物对症,如甘草合剂、中成药止咳糖浆、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等来达到祛痰、止咳的目的。
另外,对于合并青光眼的病人,忌用咳必清,因其有阿托品样作用;合并胃溃疡的病人,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慎用中药桔梗和远志;肝功能减退病人,慎用止咳散、必嗽平,否则会加重功能损害,使转氨酶升高;肝肾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
排 痰
排痰是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痰液的有效排出,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减轻。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多年的病患,体型消瘦、排痰无力,再加上不恰当的使用镇咳药物,会引起痰液引流不畅、痰堵气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的危险。常用的有药物化痰、雾化排痰、机械排痰等。
排痰用药指南
对于家庭用药,可采用如上述所讲的甘草合剂、中成药止咳糖浆、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等等止咳化痰药物,以利于稀释痰液、促进纤毛运动,从而促进痰液排出。
若家中有条件做雾化,可用生理盐水及一些解痉、平喘的药物(如爱全乐、可必特、万托林等)雾化,以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利于痰液的排出。没有雾化条件的家庭,也可以采用蒸气吸入法:用直径为10~15厘米的深桶杯盛半杯开水,将口鼻入杯口,用力吸蒸气。待水稍冷再换开水,反复2~3次,便可将痰顺利咳出。
常用的机械排痰法
走动转体法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其咳喘症状都较为严重,行动也感吃力。因此,在气候较为温和的中午,应设法让稍能走动的患者在室外漫步;畏惧寒冷者也应在室内活动。即使是确实不能起床者也应由家属经常为之翻身、叩背(令病人头前倾低下,由下背逐渐向上轻轻拍打),因为这些活动所造成的体位改变和肺部震动,都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体液循环,更利于痰液排出。
体位引流法采取头低足高位或倒立卧位,以利体位引流,使积聚的痰液咳出,此法适用于痰液堵塞于小支气管内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操作中的安全,防止跌倒摔伤事件的发生。
紧急抠痰法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的老人,很可能因感染严重,气管粘液、炎症渗出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太多而形成大量块状痰。病人发生痰阻时,家属即用餐匙柄压舌,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向其喉,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便可达到急救的目的。
另外,五禽戏、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气功疗法等有利于痰液咳出,可择其1~2种进行晨练。
平 喘
慢性支气管炎的严重阶段或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喘息是很常见的症状,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休息。对于这类患者,一般医生都会推荐其使用一些平喘药物,平时常用的有口服药、吸入药物、雾化药物等。
平喘用药指南
口服的如茶碱类,这类药物的使用也很广泛。但在使用中需要警惕切勿过量,可以通过监测其血药浓度来增加使用安全性,5~15毫克/升的血药浓度相对安全;同时还要注意该药与多种药物、发热、饮酒等多种因素之间有相互作用,要慎重。
对于雾化与吸入的药物,常用的为β2-受体激动剂(如万托林、喘康速、奥克斯都保等)、抗胆碱能药物(如爱全乐、思力华等)。目前常用的吸入药物,都用定量吸入器,一定要教会病人正确使用这类装置。
β2-受体激动剂的常见副作用是心悸、心率增快等,尤其是在药量偏大时,老年人一般合并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对于这类患者,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要慎重;可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尽可能在治疗量时不引起明显的心率增快、心悸等症状;部分敏感患者应忌用这类药物。
同时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心血管疾患时,需要考虑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博苏或康析)引起喘息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副作用。对于有中重度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的患者,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要慎重;若确需要使用,前几次需要在医生指导、观察下使用,以免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或青光眼急性加重。
近来的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主要用于有临床症状的重度患者、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为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最小的副作用,目前推荐使用吸入制剂,不推荐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吸入后漱口、按医嘱使用,切忌为减轻喘息症状而盲目按需使用。
氧 疗
对于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平素在家庭治疗时,可以采用制氧机、储氧罐等,建议每分钟1~2升低流量吸氧;持续时间:每天大于15小时。切忌为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息,一味的增大氧流量,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等后果。
抗生素的使用
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或家属,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在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或喘息等症状加重时,盲目使用抗生素。
经常使用抗菌药,会出现不必要的药源性损害:
增加了耐药菌株,当确实需要抗菌药物时,药效大减;
任何一种抗菌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尤其是对肝、肾等重要内脏的损害;
可造成菌群失调,使原来一些非致病的细菌或霉菌大量繁殖,患者可能发生更为复杂的并发症,尤其像内脏霉菌之类的感染,病情往往非常严重,且难以控制,可危及生命。
小贴士:何时需用抗菌药物?
如果咳嗽的痰液呈黄色、草绿色,或出现体温升高,化验白细胞数增高,胸部X线检查发现炎症阴影时,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其 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体重指数是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而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体型消瘦,建议家庭成员加强对病人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平时还应注意加强保暖、尽可能避免受凉感冒;嘱咐或陪同病人适当活动、体力锻炼;入秋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另外,若发现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加重,在适当调整家庭用药后不能有效缓解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