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途径之一 ——组织有效课堂交流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s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的精髓。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交流。那么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组织有效课堂交流时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更新观念,建构有效的课堂交流
  要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互动、有效的动态交流活动,实现课堂的有效交流,主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准备,预设“交流”的素材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预设互动和交流的前提。可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学学案,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课前准备包括:
  (1)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2)依据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包括教学过程和环节、问题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等。
  (3)适时编写教学学案并提前发放,指导学生的预习。
  (4)学生根据教学学案,有目的地通过教材、互联网等多种教学资源收集信息,获得和积累必要的交流背景资料。
  2.创设情境,引发“交流”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发有效的课堂交流。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问题的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等原则,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引出问题。
  例如,在讲种子结构时,设计的问题中人们把种子播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如根、茎、叶等,这些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呢?种子的结构如何呢?让学生通过实验结合课本讲种子的结构,通过学生交流获得知识。这种改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堂交流更有效了。
  (2)创设生活情境。生物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仅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而且对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物也感兴趣。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创造出理想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传染病时,可举例“前一阶段流行的红眼病”或“班级中某一同学得了流感,而使其他同学得流感”,你从案例中可以获得传染病方面的哪些知识?
  情境创设除以上法外,还可以从生物史实、实验、新闻热点方面创设。情境创设应注意目标性强、真实、激励、多样性等原则。
  3.感悟知识,展开“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展开交流。
  (1)有效“讲授”。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丢。教师清晰、有效的“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用准确、规范、精炼、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保持课堂的节奏,使教学重点突出,过渡自然。
  (2)有效“倾听”。交流的基础是倾听。在课堂上会发现随意打断别人发言的老师和学生、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的老师、老师讲课时心不在焉的学生……诸如此类的现象,都是交流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学的低效。
  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提问”“倾听”以及对问题的“回应”中,提高交流的深度;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增强学生交流的信心;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那会使学生感到沮丧而不再愿意参与课堂交流活动;教师不能使用“提问”来惩罚学生;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应该带头“倾听”,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认真倾听、有序交流的课堂。
  二、关于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反思
  有了一定的课堂交流模式,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有效交流的课堂。老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有效交流的前提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交流的保障,能为课堂交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要尊重学生。要和学生交朋友,要有良好的交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学会赞赏他们。尊重学生,要从细节做起。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一个赞赏的微笑,使他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馨,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要理解学生,用心去体会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既做他们的良师,又做他们的益友!
  (2)要向学生学习。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课程倡导“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信息时代,教师已有的知识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学生的“已知”很可能是教师的“未知”。因此教师必须放得下“师道尊严”的面子,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2.做不断反思的有效教师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对于课堂交流,我们可以持续地追问自己:我这节课的交流有效吗?有没有交流不畅的现象?有没有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交流,才能使自己成为持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效教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满希,展红.给生物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溧阳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教学是基础学科教育中的一门。多年来,地理教学备受冷落,不受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地理课甚至被当作“副科”,所以地理老师都感到压力很大。当前,教育改革正处于转轨和探索阶段,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地理教师,首先应从自身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学、充满激情地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地理
摘 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有些学生畏惧写作,有些学生想写但写不好等问题。笔者就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初中作文;发散思维;方法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入,现有的初中各学科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也在随着课改的深入而改革,能力的突出已经成为现在设计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主要话题,这也是语文作文教学所需求的。因为初中的语文作
一  红二师原是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参加南昌起义后,于1927年8月3日南下广东。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这支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由于人数不足编为一个团,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团,下属四个营,团长是董朗。  1927年10月25日,海丰县第三次武装起义战斗打响。红二师在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指示下,配合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海城,攻占海丰各城镇,占领陆丰县城、捷胜、碣石等地,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还有五严规定,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使教学观念现代化,就应实现四个“转化”:(1)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班级德育工作的实质就是抓好养成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启迪、引导,把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转化为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形成按道德要求去行动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受益终身,坏习惯贻害无穷。可见习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