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后海洛因成瘾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影响其改善的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BRIEF)》分别在患者入组治疗时、治疗后6个月随访调查,分
目的:探讨减轻无心跳供体(non-heart-beating donor,NHBD)肺热缺血损伤的方法,以更好地保存尸体肺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对,用“两套管一支架法”完成左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对伴心功能储备减低的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储备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湘雅医院临床拟诊心脏X综合征的患者40例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AD模型大鼠线粒体膜流动性和COX活性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n=15)。大鼠海马内注射Aβ1-40建立AD模型。Y-型迷宫实验检测AD模型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冷冻摘除肌圆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与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术前诊断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41例患者,选择符合前路开眶条件的36例行结膜入路
目的:建立胶原包裹挂线法家兔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53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挂线组、胶原包裹挂线组、胶原包裹挂线加阿司匹林处理组(阿司匹林组)、胶原包裹
目的:探讨不同方向的前牵引力,对上颌骨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唇腭裂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自主探索建立的唇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
目的:探讨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color 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CPR-VEP)在不同时间频率时对原发性青光眼诊断的敏感性,寻找最佳时间频率参数及色彩参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