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不在台湾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祥?
  要问什么是禅?倒也叫人为难,因为禅是“不立文字”,“禅的本体是不可说的”,能说就不是禅。“禅”是梵语“禅耶”的略称,旧译为“思惟修”,新译为“静虑”。
  昔日释迦摩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一笑”,在一花一笑间展开了神秘的传承,二十八传到达摩祖师,南北朝梁武帝时祖师来到中原弘法,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某日与门下弟子谈论佛法,弟子诸多论述,轮到慧可时,他只“作礼叩拜”,“一言不发”又回到座位。达摩说“你已得到我的髓”而把衣法付嘱,于是为二祖。今论“禅石”正如禅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二、什么是祥石?
  禅石应以“禅”的哲学作为赏石的理论基础,以“禅者”的心灵来体会石头蕴含的“禅机”、“禅趣”。因此也应为“禅石”设定一个准则,其外貌应是“无相”、“自然”、“寂静”、“沉稳”的。禅石有三个特质:
  (一)尚简
  “实相无相”,故禅石不重形象的多,奇而尚简素平稳,
  (二)尚静
  “静虑禅定”,能使观者的心进入寂静澄明的境地。
  (三)尚妙
  “不立文字”,禅石的内涵应是“非说明性”、“非叙述性”,观者以心、眼观其妙处,以心灵会其妙境。
  三、禅石在台湾
  1988年春,台中喜爱石头的艺文界朋友,有文学家许政雄、艺术家陈庭诗、工笔画家江逸子、雕塑家谢栋梁、陶艺家蔡荣佑、文化中心主任粘锐波、秘书林辉堂以及笔者共八人,因赏石理念相近,取苏东坡的诗句“八风吹不动”之“八风”二字组成“八风禅石会”,公推许政雄为首任会长。
  同年4月举办第一次禅石展。6月出版《禅石》一书。1990年有立人高中校长何清松、陶艺家胡国禧、法院书记官黄文栋三人加入。后来陆续有艺品收藏家郑俊哲、骨科医师陈国光、直肠科医师葛国庆、现任总干事廖经珍、台中图书馆馆长苏忠、台中石友会前会长简森林、林雪玲、牙科医师陈世杰等加入阵容,今秋(2012年9月)为强化组织,邀约台中石友会前会长黄有为、施宗杰、王永泽、刘国明,现任会长朱文宗、台中爱石协会前会长何茂鼎等六人入会。续聘曾校长勘仁、新聘中华会前会长谢祖锡为顾问。
  八风禅石会每年举办一次主题展览。例如“石头与空间的对谈”、“洞石之美”、“石头与人文”。并出版《禅石》、《水月禅心》、《八风石谱》等专辑。让各地石友有更深切的认识,让许多专业的石馆进石有更多的选择,例如高雄小港的林忠志到彼岸去选些含有“禅味”的无相雅石回来。便宜地买合理地卖,我们也乐于收藏。
  台湾石界在八风禅石会的推广之下对于收藏石头有了更宽广的空间。知道只要能感动心灵的都可以收藏,不再局限于象形石,现在各地的石展多设有抽象组,这就是石界的一大进步。正如艺术家已从古典的宫廷画演进到随心所欲的现代抽象画,不再受光、影、景物的限制。但愿两岸石友打开心胸,走上更宽阔、更自由的赏石之路。
  1997年在南投县中察视那远阔而幽静的无心山禅宗修道场,其中设有“无心禅石馆”,欢迎有心石友前往感受禅境。
  祥石语录:
  一则:禅石是以禅宗的平常心、清静心、妙乐心领受石中的禅味、禅机和禅境,在形式上追求石头的自然质朴之美,在内涵上探求石头的圆融庄严之德,而在心灵上则寻求石头予人的妙乐禅悦之境。
  二则:大自然是一部没有字句而又至深、至广、至精、至微的大典,而石头是具体而微的自然,在人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各人随缘而取、随分而得。哲学家从中领悟了宇宙的秩序和生命的智慧;文学家从中获得无尽的创作灵感和文学素材;艺术家从中获得胸中丘壑,变化而为腕底云烟,而禅家行者从中证悟,正如开发自信。
  三则:禅石是以禅心、禅眼来观赏石头,外而关照石头的禅趣、禅境,证悟石头的禅味,禅意,但禅深似海,殊难蠡测,因此所谓的禅趣、禅境、禅味、禅意,也就难以确切言诠,只能因人根基之深浅而随缘领受。天机身者自然能从中获得禅悦,嗜欲重者恐难于契入禅石境界了。
  四则:物中有道、石中有禅,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观念,一个人如果以禅法居心,外界就会由心而转,用一颗禅心、用一双禅眼关照的客观世界,禅就无所不在了。郁郁黄花是禅,苍苍翠竹是禅,悠悠白云、涓涓清流也是禅,准此以论,石头之中必然也是暗藏着禅理,而流露着禅机。
  五则:从禅宗“本来面目”的思想来看石头,一颗混混沌沌,没有经过切割、人工琢磨,也没有经过油蜡粉饰的自然石头,才是禅石的本色。抹蜡的光泽显得花俏而媚俗,琢磨的奇巧却显得造作而矫情,不但和禅的精神背道而驰,也失去禅的自然生命,所以禅石的形和色该是质朴而自然的。
  六则:达摩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从这个道理来论禅石,禅石应该是比较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比较内敛的、而不是外射的;比较浑圆的、而不是锋芒毕露的;比较柔美的、而不是刚烈的;色彩是比较庄重沉稳的、而不是五彩斑斓的。
  七则:目前由于大多欣赏石头的人,对于“禅石”的理念一知半解,所以禅石也就陷入混淆不清的境遇,但我们坚信禅石是可以提倡的,而且是应该提倡的一条重要的赏石道路,只要赏石的风气能够持续而稳健地成长,假以时日相信必有“知禅”而又“知石”的人支持此赏石理念,而赏石之风必能枝繁叶茂、蔚为时尚。
其他文献
一些新近进入石界的读者,来电来信要求本刊增加奇石的基础知识的介绍,多做奇石文化普及,尤其迫切希望了解石界主要石种的特色和赏玩要点。应读者要求,我们从本期起系统介绍主要石种的基本特色和赏玩要点,希望能对新石友有所助益,与老石友一同重温。    大化石,又名大化彩玉石,以质、色见长。大化石一般形体变化不大,形态饱满厚实,多有层状结构;质地坚硬细腻,玉化程度高;石肤细腻滑润,有瓷器釉面的厚重质感;色彩艳
期刊
制作底座的新材料——玉米杆复合物。没有噪音,没有粉尘,没有边角料损耗。环保,低价,占地一平米,一个工人,一天一度电。不用一刀一锯,不用抛光打蜡,不用拜师学艺,让每一个奇石爱好者,每天都可以在家利用业余时间,按你自己的心意,一天轻松做出至少四个奇石底座来。  信不信由你,这个奇迹真的可以实现。  此前,已经有国内多家媒体(包括新华社、《重庆日报》,上海、深圳等多地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本人的此项技术发明
期刊
抱着“打入主流”的目标,石界向来是喜欢和大   人物、大事件扯上关系的。近来,国内还真有一件头等大事,不仅与奇石有关,还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作为广州迎亚运形象工程之一的广州大道绿化带项目,因一块花费2万元的石头而引起非议。这是一块广东本地产的大型黄蜡石,被作为园林美化用石放置在广州体院门口。当地分别有省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以2万元“巨资”买石头放在路边
期刊
赏石活动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不应当只看作是消遣性的精神活动。赏石者虽不能像艺术家那样创造美,却有可能从天然的石头中发现美。观赏石的美固然是客观存在,赏石者的审美感受也存在深浅程度的差别。艺术家创造美大有难处,赏石者发现美也不容易。  可能有人会说,发现美就是创造美。从事选石、配基座、选择拍摄角度和命名等活动,难道不也是在创造美吗?是的,这一切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过,这些活动还不会从根本上改
期刊
石展要宣传,已是共识。但如何宣传,却有待探讨。  石家庄市并非奇石产地,却成功举办了六届石博会,吸引了本省、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石界人士参展,让石友得石,石商盈利,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因此,石家庄展也成为在石界叫得响的品牌展会。提及经验,历届石家庄展策划人之一、桥东区观赏石协会会长李彦森先生认为,成功的展会离不开成功的宣传。    中华奇石:有些人认为展会宣传就是在展前花钱做做展会预告,您的经验
期刊
访问邓安连会长是件让人兴奋的事。几次的走访,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石界早期有趣的和不为人知的事,这让从彼岸来的我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钟情于石    邓安连先生1929年生,台北人,自小于艋舺妈祖宫内的私塾受汉文基础启蒙教育,完成六年义务教育后进入日本人创设的学校。在只讲日文不讲汉语的日本学校里,邓安连学习了4年土木测量。毕业后,1948年经考试被台湾地政局荒地勘测总队录用,担任测量员。测量工作让
期刊
奇石底座作为奇石的附属产业,也是奇石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底座厂工作量的多少、工作紧张程度以及底座用料的选择,都与奇石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阿拉善左旗这个奇石市场高度成熟的地方,底座也折射出奇石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普通石友眼里,做个座子把石头展示出来,不挑木料,只为了方便客户挑选时一目了然。而用好木料做座子的石友,却盼望石头能因此卖个好价钱。持这两种观念的石友往往有不同的经营方式,前者是做通货的,只
期刊
早上六点钟起床,吃过早饭,再做好午饭装到保温桶里,准备带到坝子上。采石场条件简陋,能吃上温热的午饭已经很好了。
期刊
时间恒长,生活庸碌,现代人压力渐巨,为释放烦恼,适度地培养休闲兴趣逐年兴起,动静皆宜。例如琴、棋、书、画属静态,跑步、爬山、涉水即动态,随个人喜好且行。文人观赏把玩,人文赏心悦目、言在艺海宽广难习逐。聆听与观赏应该是最简易的休闲活动,而多看多听、不懂即问、心神领会自然悦目,进而成为休闲兴趣。石观古今,采石赏石在台已行之有年,早期石友在河床溪谷觅石,偶尔碰见同好,寒暄问候,天南地北地聊,话题始终在石
期刊
一问:石上的画面太不可思议了。全都是真的吗?  山东临沂的董先生、浙江金华的洪先生等来电,说进了一部分长江画面石销售,但有来购石的朋友提出,画面太不可思议了,真的不是人工画的吗?  答:长江画面石绝对原汁原味。石上的丰富色彩、奇妙纹理及其形成的优美画面,来自石内所含的不同矿物成分及江水千万年的浸润。例如,含铁、锰等则呈现红色,含铜则呈绿色等等,外地石友不了解、有怀疑,或许是因为长江石的画面太优秀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