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与道德评判——论司马光的咏史诗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咏史之作与那些以文学才能著称的诗人所作咏史诗判然有别.不以寄托见长,而主要蕴含了作者的历史意识和道德评判.他的咏史诗与他的史论相呼应,又似读史札记,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他文献
教育不公平是导致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不公平导致我们社会的富有者与贫困者的鸿沟不断加深,尤其是城乡之间的代际继承效应明显增强,社会的“下层”无法向“上层”流
徐朔方先生认为<玉茗堂批订董西厢>系伪托,其主要证据是屠隆在万历二十三年春天没有到过遂昌,而时间署为"乙末上巳日"的<玉茗堂批订董西厢>序中提到"适长卿访余署中".其实汤
为切实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更好地参与宏观调控,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建立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定期分析制度,要求市州同步进行,并出台分析报告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