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六段式”自主学习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自主学习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提出了“六段式”自主学习模型。分析了自主学习的相关要素,以大学生为应用对象,以大学公共基础课《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为案例,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六段式”自主学习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设计、建成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研究依托网络课程进行具体实践和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研究范例。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六段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3-0195-03
  1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至今没有统一标准。总体来说,目前学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自主学习。
  1.1 将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学习者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学习条件和教学目标制定学习内容的学习模式,这种自主学习是对立与他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1]。
  1.2 将自主学习区分为不同维度
  横向维度定义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主观驱动、内容是自选、策略可调、时间由学习者规划,学习者主动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外部环境,并对学习目标有充足的预判;纵向维度定义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学习者自定学习目标、自定学习计划、自备学习材料,在学习活动中掌控学习进度、监控学习方法、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的学习[2]。
  1.3 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3]。
  综上所述,学界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本质都是要求改变传统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自主学习环境将逐细化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具备教育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递功能的、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需要的物理设施和教学支持平台,如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电子阅览室、网络课程平台、用于教学的各种支持系统、教育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等。软环境则是指学习者、教师和同辈群体等学习参与者,基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等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氛围。
  2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2.1 影响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
  根据唯物辩证法将影响自主学习过程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设置。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源自于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的自信心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归因是个体对自己的成败原因做出的解释和推论,如果个体将自己学习成败归因为个人可调控的内部因素,那么个体会加倍努力, 自觉地监控学习过程, 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是一个针对学习目标不断修正的学习过程, 目标设置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学习者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根据学习反馈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Meece的研究发现[4],个体为什么、如何形成及形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都会对其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产生影响。那么如何指导学习者设置难度适宜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影響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
  2.2.1 教师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主导角色,掌控教学全过程。自主学习的大环境下,学界广泛认可的自主学习本质还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形式,并不是抛弃老师的因素,让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仍需担当“智囊”角色,对学习过程给予全程指导,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策略。
  2.2.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传统教材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种信息技术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5],学生通过其他途径,如网络、应用系统等都能获得大量学习材料。
  随着教学内容获取的形势日趋网络化,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方向和途径,也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6]。首先使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有了实现的物质条件,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更为广阔;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自主学习的实施与传播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7],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学习资源、多时空的练习机会,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
  2.2.3 同辈群体
  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个体作用得到强化,但是学习者并不是孤立于学校教育,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暨同辈群体间的相互交流也是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外因。
  3 传统自主学习的不足之处
  尽管信息技术环境给自主学习的实施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交流互动,但也带来一些思维定势。
  3.1 学习效率低
  网络技术能使学习者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但学习者比较容易自主进行的活动通常只是重复操作。学习者在使用网络学习时,常采用重复练习的形式,而重复的练习形式很枯燥,造成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3.2 学习交流不畅
  对于很多学习者而言,他们更容易和机器接触,而忽视与同辈群体的交流。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活动和教学互动联系在一起,鼓励座谈会形式交流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个体学习者网络的沟通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了群体间的沟通不畅,会挫伤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与其他人交流的愿望。
其他文献
唐代诗人常常对自己诗作进行修改,通过他们的自述、流传于世的手稿以及后人的讨论分析,可以了解"自改"的大概情况;进而具体分析他们修改作品的原因,并讨论"自改"的特殊意义和影响
有一样东西,人人都怕。啥?病。  各种各样的毛病,形形色色的杂症,差不多有一千多种,是够折磨人的。疾病,这是生活的忠告,是生命悄悄地提醒,也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在告诉你不可掉以轻心。而不少病,则是魔鬼发出的狞笑。透过疾病这面镜子,一个人可以发现人生的苦短、岁月的艰难和命运的多艰。这时候,你便会发觉亲情、友情的可贵,就会感到以前不遗余力追求的名利地位是多么可笑和不值,从而对生命中的重与轻、贵与贱可能会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
恢复性司法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场方兴未艾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它在日本被称作“修复性司法”。“恢复”也好,“修复”也罢,其实都是为了表示一种与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