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急重型克山病的治疗,以往我们多采用樟脑、洋地黄类、去甲基肾上腺素、皮质素等为主的强心加压疗法,效果欠佳,病死率为80%左右。1960年春,我院克山病研究组在总结以往三年治疗急重型克山病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心脏病治疗的新方向,提出了着重改善心肌营养代谢的治疗原则。
【机 构】
:
西安医学院克山病研究组,西安医学院克山病研究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重型克山病的治疗,以往我们多采用樟脑、洋地黄类、去甲基肾上腺素、皮质素等为主的强心加压疗法,效果欠佳,病死率为80%左右。1960年春,我院克山病研究组在总结以往三年治疗急重型克山病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心脏病治疗的新方向,提出了着重改善心肌营养代谢的治疗原则。
其他文献
自从1959年底全国心脏血管疾病学术报告会议制定了高血压病的分期方案以来,已有一年多了。在此期间,各地在实行这个方案的过程中,均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最近中华内科杂志在第二期上发表了吴洁医师的“对高血压病分期的探讨”一文。编者为着使高血压病的分期更趋完善,约请大家参加讨论,为此将我个人的意见简述如下。
关于对传染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诊断中的各项生化试验的评价,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我院自1957年以来曾有计划地整顿实验方法,分别观察了血清酶类、铁、蛋白质、絮状反应及其他肝功能试验在肝炎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今根据经过系统观察的急性肝炎239例(平均住院二月以上)及慢性肝炎92例(平均住院半年以上,大多经肝穿刺证实)的临床资料,并参考门脉性肝硬变病例及肝炎普查中应用肝功能检查的结果,发表一些看法。
内分泌素之间经常维持着动的平衡状态,这对有机体适应环境与保持健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作者等于1946-1948年报告,实验引起垂体与卵巢激素的不平衡,使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结果有卵巢肿瘤的发生。当垂体与卵巢激素间保持平衡的关系时就不发生肿瘤。解放以后,这项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对动情素引起垂体及肝肿瘤,作了初步的研究,获得一定的成果。
作者综合介绍以下五种国外近年来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均认为较好的、颇有希望的新抗菌素。
本文对北京地区1961年d-9月所分离的322株痢疾杆菌在菌型分布、药物敏感性的动态和噬菌体感受性的变异三方面做了观察和分析。
由于X线检查法的广泛应用,物理诊断法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位置逐渐被忽视,但仍不失为检查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王叔咸教授在本刊第一期著文“谈谈肺部的物理诊断”,谈到了少量积液与胸膜肥厚的鉴别问题,就可证明这一点。有些体征在物理诊断学上尚未见有记载,但个人认为却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特将此点滴体验提出以供参考。
1959年在西安召开的我国第一次全国心脏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初步拟订了一项高血压病分期的方案,最近吴洁医师在“对高血压病分期的探讨”一文中又提出了另一个分期方案。我个人大体上同意西安会议的方案,但认为该方案有探讨和修改的必要;对吴氏所发表的某些意见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1959年d-9月我们曾以马齿苋治疗318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应用人工心肺机在体外循环下施行的心脏内直视手术,由于其容许直视下施术的时间较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较复杂的心内手术。施术的过程中,对循环系统有所影响,引起一些心电图的改变。我院自1959年9月以来,应用自制的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以施行心脏内直视手术,至1960年4月以前共施行15例,现将此15例手术时心电图改变的材料,加以分析及讨论。
报告192d-1941年和194d-1959年两个时期中共收治各种类型白血病283例,按不同年代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白血病患病率是不断在增加,急性白血病增加更快。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本组材料中仅占5.6%(16例,其中尚包括4例欧美人)。这组病例中包括急性嗜酸细胞白血病与慢性嗜硷性白血病各1例,都是十分罕见的。此外,还有各类型的不典型病例。关于白血病患病率增加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