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原则夸奖有害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忠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著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批评是孩子的杀手。”
  这是近来在社会上常常听到的一种说法,让人觉得很“新鲜”。
  一味地夸奖是“夸”不出好孩子的
  受这种说法的影响,一些平时严格管教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一反常态,改弦更张,从此再也不批评孩子了。就是发现了孩子身上的毛病、缺点,也熟视无睹,不指出,不批评,而是采取“一味地夸奖”的教育方式方法。
  无论孩子怎么做,不问是非曲直,也都说“好好好”“棒棒棒”,一心只求相安无事,家长和老师简直成了“好好先生”。即或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浮皮潦草、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不痛不痒地应付几句,舍不得触及孩子的“疼处”。
  总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总是被否定,必定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自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孩子就越疲沓,越反感,越抵触。最后,给来个“破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到那时候,任谁也没辙了。
  总是一味地批评,看不到孩子的进步、长处和优点,从来也不肯夸奖孩子一句。像这样“走极端”,那的确不是教育孩子的好的方式方法。
  但是,反其道而行之,走向另一个“极端”,主张无原则地、一味地夸奖,滥用夸奖,也是不可取的。
  更有甚者,有人公开主张孩子把别的孩子头给打破了,也要为他鼓掌、叫好,表示赞赏,而不进行任何的批评教育。旁人不解,怎么把人的脑袋打破了还要叫好呢?说是因为他昨天打破了俩同学的脑袋,今天他只是让一个脑袋“开了花”,有了进步。所以,应该大大地夸奖他、赞赏他。
  过了一天,那孩子又欺负了小朋友,还是不进行任何的批评教育,要继续夸奖他、赞赏他。为什么?说因为这次虽然打了小朋友,但没有打破小朋友的脑袋,没有造成流血事件。
  像这种做法,这哪里是在教育!简直是公然地纵容,是对教育的亵渎。
  一味地夸奖使孩子连是非、曲直、美丑都分不清楚,那能是好孩子吗?
  “无原则的夸奖”不是教育好孩子的“万应灵药”,更不能加以推广应用。
  无原则的夸奖会给孩子的成长发展留下许多隐患
  第一,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家长和老师的眼睛只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只看到“一点”而不顾其余,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学”;同样,家长和老师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或有意掩盖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也不是全面看待孩子,照样也不符合“辩证法”。
  过去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条,对小孩子的教育采取打骂手段,或一味批评,那是违背教育原则的,不会有理想的教育效果;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味夸奖,也是片面性,同样也不符合教育原则,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二,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从不批评孩子,那势必就得有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是正确无误、无可挑剔的。”而这样的前提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没有过错,更何况是不大懂事的小孩子。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天生都是正确无误、无可挑剔,没有任何的过错,那还要我们教育者做什么呢?家长和教师不都成了多余的人了吗?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不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吗?
  第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孩子,身上不可能没有缺点或毛病。有缺点或毛病,怎样才能去掉呢?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至今人们都耳熟能详的经典:“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有缺点或毛病,不指出来,不批评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错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能改正呢?通过批评教育改正了,就像是通过吃药治好了病,身体就健康了,有什么不好?
  说“批评是孩子的杀手”,更是奇谈怪论,无稽之谈。当然,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和风细雨,留有余地,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
  第四,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主张只能是一味地夸奖孩子,说“好、好、好”“棒、棒、棒”,就是不能批评。那么,这种夸奖就是无原则的,不就是典型的迁就、姑息、放任、纵容、恭维和吹捧吗?
  现在,已经有许多孩子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傲慢骄横、唯我独尊,就已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本来就够难管教的了,还要无原则地夸奖。难道娇惯得“火候”还不够,还要加温吗?真是咄咄怪事!真不知道提出这种主张的人,究竟要把孩子引向何处?
  第五,一味地夸奖,从长远看,会对孩子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孩子从小时候起,就经常获得“廉价”的、无原则的夸奖,久而久之,便对夸奖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从而丧失为获得夸奖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兴趣。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得冷漠孤僻,谨小慎微,缺乏开拓、创新、冒险的精神。
  因为唾手可得的夸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一种足以使之“自我窒息”的压力;或者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盲目自满,停滞不前。
  全美反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多年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观念,一直在美国教育界盛行并被各地教师付诸实践——孩子们通常每天都会得到肯定,稍有表现就可以得到言语等方面的奖励。
  不过,任何观念都不能绝对化。现在,全美各地都开始对这一观念做出反思。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美国越来越多的教师正摒弃例如“你太聪明”“你太能干”这种空洞的表扬。基于心理学以及大脑方面的研究,教育从业者们打算使用一些更精确、科学的“表扬词汇”,以促进孩子们切实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接受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教育水平在全美居前的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正在发生类似的转变。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德韦克在蒙哥马利县等地进行的研究显示,夸奖孩子智商高,例如“你太聪明了”,通常弊大于利:
  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更容易逃避那些可能损害他们“声誉”的困难或任务,而被夸奖“很努力”“敢于冒风险”的孩子,更乐于接受挑战并实现更大的成功。相信智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新事物不断发展的孩子,其长期表现也更佳。
  报道援引《用奖赏惩罚》一书的作者阿尔菲·科恩的话说,大部分表扬会使孩子成为“表扬瘾君子”,会导致他们依赖外界反馈而不能形成自身的判断标准以及学习动机。
  报道还举例说,布鲁金斯学会布朗教育政策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八年级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只能算得上中等,但他们的“自信心”却非常高——与新加坡、韩国等成绩更好的学生相比,美国学生更容易报告说自己“数学学业较好”。
  德韦克认为,告诉孩子“何为优秀表现”以及“努力方向”而非泛泛表扬,对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原则谁也别想推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是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教育原则,永远不会变,谁也别想推翻。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则,也不是什么教育艺术,更不是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绝招”。
  要说对那些弱势群体,缺乏自信和勇气,又缺乏自我评价能力,可以使用夸奖的教育方式方法,以至夸张地、大张旗鼓地夸奖,以增强他们生活上的自信和进取的勇气,那是有必要的。这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
  而对正常的小孩子,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该表扬则大力表扬,该批评则严肃批评,既不能打压,也不能姑息,坚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通过正常的表扬和批评,使孩子们从小学会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逐步形成一个正确的行为标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当然,要以表扬为主,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轻易伤害孩子就是了。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小学各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教师制订出科学的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计算的兴趣,并且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进而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先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探讨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策略,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一、幼儿语言活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语言活动生活化教学强调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创造贴近幼儿现实生活的情境,使幼儿更轻松、清晰地习得语言表达,且让幼儿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语言本身就是服务生活的,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幼儿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言语处理能力。语言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根据儿童思维能力及表达习惯,将语言融入实际
“草根”一词,在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中释义为:群众的、基层的,基础的、根本的,乡村地区的.随着“棍球”研究课题的开展,老师们逐渐呈现出主动研究的态度.根据园所实际
摘 要:现阶段教育改革的推进促使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这对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必须重视小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文章将对此展开全面的探讨研究,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
在小朋友们周末的聚会上,一位朋友好奇地问我:“怎么从来没见你为明明的吃饭问题而烦恼?”我回答道:“为什么烦恼?有什么可烦恼的?吃饭是明明自己的事情啊!”倒不是说明明是个吃饭多么棒的小朋友,毕竟他也只有3岁,他也会因为贪玩而顾不上吃饭,也会偶尔来挑战我的底线……我对此一直采用的对策则是,母子分工,让吃饭成为明明自己的事情。意思就是,我决定做什么吃,什么时间吃,而明明自己决定是吃还是不吃,以及吃多少。
期刊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很多行业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均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文章以三只松鼠的成功营销为例,首先介绍了现阶段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