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体物排放变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秋季臭氧污染演变的影响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SO2、NO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但臭氧污染日渐凸显.作为二次污染物,臭氧污染演变受到排放与气象条件共同影响.而评估本地前体物人为排放变化、外部传输和气象变化对臭氧污染演变的影响,并识别臭氧污染长期演变趋势的重要驱动因素,是开展区域臭氧污染防控的关键基础.因此,本文采用WRF-SMOKE-CMAQ模拟平台,以2006—2017年广东省和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清单为输入清单,以2014年的气象数据为基准年气象场,通过设置不同案例,结合观测数据,定量评估本地、外部排放变化和气象变化对珠三角秋季O3污染长期演变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6—2017年期间,整个珠三角9—10月臭氧日最大8 h(MDA8)浓度上升主要由人为排放变化主导,平均每年贡献0.7μg·m-3,而气象条件总体上抑制了2006—2017年期间珠三角秋季臭氧MDA8浓度的增长,使得秋季臭氧MDA8浓度上升速率下降为0.2μg·m-3·a-1;人为排放变化对珠三角秋季臭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心地区的佛山和广州南部、珠三角下风向区域的珠海和江门北部及肇庆东部,整体主要由本地人为排放主导,但在2006—2012年主要受外部人为排放变化影响,平均每年贡献0.9μg·m-3,而在2013年后主要受本地人为排放变化影响,平均每年贡献0.6μg·m-3;其中,本地人为排放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心地区,外部人为排放影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上风向和下风向区域.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8个城市2015-2019年夏季地面臭氧污染特征表明,近5年夏季平原O3污染区域呈扩大趋势,成都市O3_8 h第90百分位浓度和超标日数均为最大,雅安、绵阳浓度较低但上升趋势显著。利用PCT客观天气分型方法,对近5年夏季成都平原及周边的位势高度场进行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700 hPa臭氧污染天气形势为高压型,500 hPa为西风槽后和平直纬向型,100 hPa为南亚高压
利用2017—2019年佛山市环境空气监测站点监测的臭氧(O3)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分析O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开展污染天气分型。结果显示,2017—2019年佛山市O3污染呈恶化趋势,污染主要集中在9~10月,其次是5~6月;日变化显示出“单峰”型分布特征,一般在15时达到峰值;从空间上看,O3污染主要集中在南部。O3与日总辐射量、日最高气温、日均气温均呈正相关
臭氧(O3)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城市区域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由于其生成与前体物之间呈现高度非线性的关系,O3生成机制的识别对前体物的减排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针对常规方法难以较好对机制的长期演化特征进行识别问题,基于常规观测数据(O3、NO2)和温度(T)与挥发性有机物活性(VOCR)之间的关系,从NO2和T两个维度对珠三角区域O3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并做校验,分析了2006—2020年期间O3
基于2019年五指山背景站、海口市和三亚市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背景区域和重点城市O3及其前体物NO2污染特征;结合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五指山背景站VOCs的时间变化规律、O3浓度高值月份O3及其前体物VOCs和NOx的污染特征以及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O3是影响五指山背景站空气质量的关键污染物,五指山背景站O3日最大8 h
由于我国民歌普遍带有方言演唱的性质,内容涉及到区域文化,有别于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所以民歌的文化内涵研究一直较为缓慢。陕北民歌因其本身内容复杂,所以研究难度更大。基于此,作者从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内涵入手,对陕北民歌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以挖掘其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
跨境电商是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一种外贸新业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明确提出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当前,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随着试验规模逐渐扩大,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不断增多,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
期刊
结合国控站点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数据,本文分析了泰安市臭氧(O3)污染情况、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泰安市的O3平均浓度最高,并且存在周末效应;O3小时浓度日变化为单峰特征;O3浓度与温度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随着风速的增加,O3浓度先是上升,之后逐渐下降。
结合2014-2020年临汾市臭氧逐小时质量浓度和同期气象数据、再分析数据以及潜在源贡献函数法(PSCF)对临汾市O3污染时空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及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分布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近年来臭氧污染日益严重,O3_8h_max年均质量浓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相对于2014年增加78.78%;月变化特征呈现“M”双峰型,季节变化峰值出现在夏季,而日变化受近地面大气光化学过程
为研究兰州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和来源,采用实时在线监测仪器TH-300B(GC-MS /FID)等多种设备联用,于2021年7月开展为期1个月的综合观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ρ[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 ]为99.77μg·m-3,烷烃占比最大,其次是芳香烃和含氧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烯炔烃和卤代烃占比较小,各组分浓度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日变化特征。VOCs 臭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