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重机(002685.SZ),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从事轨道吊、岸桥等集装箱装卸设备研发、生产、安装与销售。随着近年来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公司凭借其突出的产品研发能力、丰富的产品设计经验,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轨道吊和岸桥等集装箱装卸设备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厂商之一。
公司拥有多年从事集装箱装卸设备制造经验,在中国内河港口市场占有优势地位。公司目前已经与长江水系、京杭运河水系、珠江水系、沿海水系的诸多港口,以及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市场的部分重要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始终走在行业技术研发领域的前列华东重机自设立以来,形成了以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托的技术扩展模式,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并创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公司研发生产的“MJ50-60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和“新型智能化轻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获得经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和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另外公司生产出国内60米大跨度的轨道吊,填补了中国大跨度轨道吊的空白,并有效地解决了产品在轨道上移动时容易发生啃轨的普遍现象。
拥有双品双证,资质齐全华东重机生产的轨道吊和岸桥均为《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目录》中规定的特种设备,并且该类特种设备的供应商若要兼顾该类产品的整个生产线,不但需要具备《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还需具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因此,是否同时拥有轨道吊、岸桥两种产品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和《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简称“双品双证”),是国内客户衡量供应商实力水平的重要标准,缺少任何一个资质都会给设备供应商在生产或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目前,国内兼具双品双证的供应商仅有少数几家。
东南亚市场拓展值得期待。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际贸易市场的新兴热点,对集装箱装卸设备的需求迅速提升,成为未来国际集装箱装卸设备市场的新增长点。公司从2010年4月开始与印度尼西亚第二港务公司合作,先后签订了3台岸桥和11台轨道吊的销售合同,总价值3221.85万美元。公司将以印度尼西亚第二港务公司作为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切入点。
公司自成立以来,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并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2008年至201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05.56万元、4375.78万元和7268.28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0.63%,2011年1-9月,净利润达5056.64万元;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1年1-9月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29%、38.69%、46.94%和22.09%。较高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盈利质量为公司持续、稳定的向股东提供分红回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在公司实现盈利年度,向股东现金分配股利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
根据《集装箱装卸设备行业研究报告》统计,规模以上沿海港口2020年规划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10年实际吞吐量增长190%-340%,主要内河港口2020年规划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10年实际吞吐量增长150%-1000%。集装箱港口的大规模改造和新建将为集装箱装卸设备未来10年的发展提供了充足保证。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全面技术升级的需要,本次募集资金用于“105台轨道吊、24台岸桥产能扩建项目”,此项目对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轨道吊和岸桥的产能将达到145台和24台,比2010年公司产能增长262.5%和200%。项目完全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02150万元,年利润总额13226万元,按15年项目期计算,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32.77%,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31.17%(税后),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3.93年。
公司拥有多年从事集装箱装卸设备制造经验,在中国内河港口市场占有优势地位。公司目前已经与长江水系、京杭运河水系、珠江水系、沿海水系的诸多港口,以及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市场的部分重要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始终走在行业技术研发领域的前列华东重机自设立以来,形成了以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托的技术扩展模式,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并创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公司研发生产的“MJ50-60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和“新型智能化轻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获得经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和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另外公司生产出国内60米大跨度的轨道吊,填补了中国大跨度轨道吊的空白,并有效地解决了产品在轨道上移动时容易发生啃轨的普遍现象。
拥有双品双证,资质齐全华东重机生产的轨道吊和岸桥均为《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目录》中规定的特种设备,并且该类特种设备的供应商若要兼顾该类产品的整个生产线,不但需要具备《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还需具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因此,是否同时拥有轨道吊、岸桥两种产品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和《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简称“双品双证”),是国内客户衡量供应商实力水平的重要标准,缺少任何一个资质都会给设备供应商在生产或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目前,国内兼具双品双证的供应商仅有少数几家。
东南亚市场拓展值得期待。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际贸易市场的新兴热点,对集装箱装卸设备的需求迅速提升,成为未来国际集装箱装卸设备市场的新增长点。公司从2010年4月开始与印度尼西亚第二港务公司合作,先后签订了3台岸桥和11台轨道吊的销售合同,总价值3221.85万美元。公司将以印度尼西亚第二港务公司作为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切入点。
公司自成立以来,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并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2008年至201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05.56万元、4375.78万元和7268.28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0.63%,2011年1-9月,净利润达5056.64万元;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1年1-9月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29%、38.69%、46.94%和22.09%。较高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盈利质量为公司持续、稳定的向股东提供分红回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在公司实现盈利年度,向股东现金分配股利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
根据《集装箱装卸设备行业研究报告》统计,规模以上沿海港口2020年规划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10年实际吞吐量增长190%-340%,主要内河港口2020年规划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010年实际吞吐量增长150%-1000%。集装箱港口的大规模改造和新建将为集装箱装卸设备未来10年的发展提供了充足保证。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全面技术升级的需要,本次募集资金用于“105台轨道吊、24台岸桥产能扩建项目”,此项目对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轨道吊和岸桥的产能将达到145台和24台,比2010年公司产能增长262.5%和200%。项目完全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02150万元,年利润总额13226万元,按15年项目期计算,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32.77%,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31.17%(税后),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3.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