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之辩:高校教师学术道德问题探源

来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近年发生的三例中德两国论文抄袭案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探讨和揭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问题及其文化根源。虽然存在职能部门无作为和检查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但是其根源在于文化精神。与西方传统文化对照,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重视西方意义上的求真精神,而这种精神与学术研究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对求真精神的漠视,才导致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出现抄袭成风的现象。
其他文献
许慎《说文》部首按照"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原则,把汉字划分为540部,每一个"部首"用一整部汉字所共有的表意形符作为标记,实际上就是一类语义范畴。因此,以《说文.犬部》为一个
作为驾驶员。汽车安全带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但在使用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安全带只是驾驶室前排人员的“专利”,其实不然。
统一思想,强化意识,增强车辆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一是要端正指导思想。破除各种消极保安全的思想,把抓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二是要强化法规意识。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