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困于TD-SCDMA终端匮乏的中国移动与苦苦寻觅市场转型突破口的联发科,在TD-SCDMA市场上相逢,联发科为中国移动当前的困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中国移动为联发科的转型提供战场。
随着中国联通宣传攻势的打响,国内三大运营商的3G应用已全部拉开大幕。在千呼万唤声中,3G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近段时间,围绕国内3G的话题早已成为电信市场上关注度最高、谈论最频繁的一道“风景”,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3G服务中方方面面的对比均占据了各种媒体的重要版面。其中,目前拥有最为庞大用户群体的中国移动在3G终端产品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更是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庞大的用户群体与奇缺的终端产品,如此强烈的反差显得极不协调。人们甚至因此怀疑,中国移动在终端短缺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的底气发动3G的最初攻势,缺少终端产品的支持,中国移动是否会在3G的起跑线上就被对手逆转,而这样的局面是否又会直接影响到国有3G标准TD-SCDMA的市场推广?
台岛寻将
种种的分析,担心和怀疑使中国移动的3G之旅每一步都引人注目。2009年8月,中国移动组团访问中国台湾,从8月24日起,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先后与中华电信董事长吕学锦、台湾大总经理张孝威,远传董事长徐旭东、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等会面,就一系列电信合作事项进行了初步接触。在这一系列行程中,与联发科的接触最引人关注。双方就TD—SCDMA终端合作达成了初步协议,中国移动将提供4700万元人民币给联发科用于进行TD—SCDMA及TD-LTE规格的技术及产品研发。
事实上,联发科近年来在海峡两岸的电信市场上具备很大的知名度,虽然普通用户可能对联发科的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但如果提及联发科的手机芯片产品,可能就会令大家如雷贯耳。正是由于联发科的MTK芯片问世,手机产品才迈上了准智能化及廉价化的道路,目前国内市场上不少国产手机都在使用MTK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与联发科的合作其实并非始于此次王建宙的台湾之行,早在2009年5月]7日中国移动的TD-SCDMA招标中,联发科便已经成为独立的入选手机芯片供货商,还同时获得5家入选手机品牌的选用,支持度超过了天碁和展讯。当时业界普遍认为联发科已成为TD-SCDMA芯片市场的最大赢家,那么此时中国移动与其的合作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强力外援
TD-SCDMA终端产品的短缺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为尽快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移动需要实实在在的合作者提供支持。终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首先需要芯片厂商的产品作为支撑,仅大唐电信一家显然还无法撑起整个产业链。联发科的加盟无疑将有利于催熟整个行业链条。
而对于联发科来说,投奔TD-SCDMA也是一次大好的转型机遇。MTK的市场占有率虽然节节攀升,但毕竟背着山寨之名。携手3G无疑是联发科一次难得的为自己正名的机会。于是我们看到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信息通信展上。联发科已经拿出了较为成熟的TD-SCDMA解决方案,与中国移动的亲密关系借此表露无遗。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成熟、成套的芯片解决方案仅仅是第一步,在芯片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实现TD-SCDMA终端产品的量产才是最终的结果。因此在中国移动为联发科提供74700万元人民币后,联发科展示了6款TD-SCDMA手机,而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评价这6款手机为“充分体现出新技术和新的工业设计”。与此同时。联发科财务长喻铭铎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联发科已获选中国移动深度定制的4款手机,将在2009年底实现量产。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移动与联发科虽然各取所需,但双方的深度结盟将为TD-SCDMA市场带来一番崭新的气象,联发科的加盟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在TD-SCDMA终端产品上的一大强力外援。
一线利益
尽管如此,联发科无论是市场的品牌号召力,还是在用户中的产品知名度都并非一线响当当的品牌,它对中国移动的大力援助也只能是对TD-SCDMA的一种临时应急,中国移动欲彻底扭转在终端产品上的劣势,仍需依靠一线品牌的大量产品投入。那么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等一线品牌为何迟迟按兵不动?
论实力,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的份量明显强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无论是网络覆盖范围还是网络服务质量,70%的市场份额都令其他两家运营商难以望其项背。在这块市场上,一线品牌们都与中国移动有着长年的合作关系,双方早已形成利益互享,没有理由置TD-SCDMA于不顾。
其实并非一线品牌们不看好3G时代的中国移动,也并非不看好TD-SCDMA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这一切都仅仅出于两个最实际的字眼——利益。任何市场在初期形成时。都与利益相关联。更准确地说是与利益最大化相关联。在中国,3G市场将是三大标准并存的市场,而在这三大标准中,WCDMA和CDMA2000都有着国外运营的先例,在产业链上相对TD-SCDMA更成熟。由于国外市场基本上是以WCDMA终端产品为主,CDMA2000为辅的格局,对一线品牌而言,生产WCDMA终端产品不需要太大的投人,无论是设计团队还是生产线都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与之相对应的是,TD-SCDMA的产业链最不完善,对其终端产品的生产将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时空博弈
迟来不等于不来,没有谁会在中国市场上无视中国移动的存在。2009年5月。夏普宣布加盟TD-SCDMA终端阵营;8月,索尼爱立信宣布将推出支持TD,SCDMA标准和WAPI技术的终端产品,诺基亚也再次表示其TD-SCDMA终端产品将于2009年内“闪亮登场”。
然而,登场跟规模量产并非一个概念,中国移动没有理由去强行阻断一线品牌们利益最大化的战略布置。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移动必须在一线品牌们大规模到来之前。为自己寻觅到一位更能从自己身上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外援帮手,联发科便符合这一条件。
受困于TD—SCDMA终端匮乏的中国移动与苦苦寻觅市场转型突破口的联发科,在TD-SCDMA市场上相逢,联发科为中国移动当前的困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中国移动为联发科的转型提供战场。获得联发科这一强力外援后,中国移动可以在TD-SCDMA终端产品上缓一口气,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游说一线品牌,促成其加快打造TD-SCDMA终端产品的脚步,这就仿佛是场空间换时间的博弈游戏。
随着中国联通宣传攻势的打响,国内三大运营商的3G应用已全部拉开大幕。在千呼万唤声中,3G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近段时间,围绕国内3G的话题早已成为电信市场上关注度最高、谈论最频繁的一道“风景”,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3G服务中方方面面的对比均占据了各种媒体的重要版面。其中,目前拥有最为庞大用户群体的中国移动在3G终端产品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更是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庞大的用户群体与奇缺的终端产品,如此强烈的反差显得极不协调。人们甚至因此怀疑,中国移动在终端短缺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的底气发动3G的最初攻势,缺少终端产品的支持,中国移动是否会在3G的起跑线上就被对手逆转,而这样的局面是否又会直接影响到国有3G标准TD-SCDMA的市场推广?
台岛寻将
种种的分析,担心和怀疑使中国移动的3G之旅每一步都引人注目。2009年8月,中国移动组团访问中国台湾,从8月24日起,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先后与中华电信董事长吕学锦、台湾大总经理张孝威,远传董事长徐旭东、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等会面,就一系列电信合作事项进行了初步接触。在这一系列行程中,与联发科的接触最引人关注。双方就TD—SCDMA终端合作达成了初步协议,中国移动将提供4700万元人民币给联发科用于进行TD—SCDMA及TD-LTE规格的技术及产品研发。
事实上,联发科近年来在海峡两岸的电信市场上具备很大的知名度,虽然普通用户可能对联发科的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但如果提及联发科的手机芯片产品,可能就会令大家如雷贯耳。正是由于联发科的MTK芯片问世,手机产品才迈上了准智能化及廉价化的道路,目前国内市场上不少国产手机都在使用MTK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与联发科的合作其实并非始于此次王建宙的台湾之行,早在2009年5月]7日中国移动的TD-SCDMA招标中,联发科便已经成为独立的入选手机芯片供货商,还同时获得5家入选手机品牌的选用,支持度超过了天碁和展讯。当时业界普遍认为联发科已成为TD-SCDMA芯片市场的最大赢家,那么此时中国移动与其的合作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强力外援
TD-SCDMA终端产品的短缺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为尽快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移动需要实实在在的合作者提供支持。终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首先需要芯片厂商的产品作为支撑,仅大唐电信一家显然还无法撑起整个产业链。联发科的加盟无疑将有利于催熟整个行业链条。
而对于联发科来说,投奔TD-SCDMA也是一次大好的转型机遇。MTK的市场占有率虽然节节攀升,但毕竟背着山寨之名。携手3G无疑是联发科一次难得的为自己正名的机会。于是我们看到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信息通信展上。联发科已经拿出了较为成熟的TD-SCDMA解决方案,与中国移动的亲密关系借此表露无遗。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成熟、成套的芯片解决方案仅仅是第一步,在芯片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实现TD-SCDMA终端产品的量产才是最终的结果。因此在中国移动为联发科提供74700万元人民币后,联发科展示了6款TD-SCDMA手机,而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评价这6款手机为“充分体现出新技术和新的工业设计”。与此同时。联发科财务长喻铭铎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联发科已获选中国移动深度定制的4款手机,将在2009年底实现量产。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移动与联发科虽然各取所需,但双方的深度结盟将为TD-SCDMA市场带来一番崭新的气象,联发科的加盟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在TD-SCDMA终端产品上的一大强力外援。
一线利益
尽管如此,联发科无论是市场的品牌号召力,还是在用户中的产品知名度都并非一线响当当的品牌,它对中国移动的大力援助也只能是对TD-SCDMA的一种临时应急,中国移动欲彻底扭转在终端产品上的劣势,仍需依靠一线品牌的大量产品投入。那么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等一线品牌为何迟迟按兵不动?
论实力,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的份量明显强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无论是网络覆盖范围还是网络服务质量,70%的市场份额都令其他两家运营商难以望其项背。在这块市场上,一线品牌们都与中国移动有着长年的合作关系,双方早已形成利益互享,没有理由置TD-SCDMA于不顾。
其实并非一线品牌们不看好3G时代的中国移动,也并非不看好TD-SCDMA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这一切都仅仅出于两个最实际的字眼——利益。任何市场在初期形成时。都与利益相关联。更准确地说是与利益最大化相关联。在中国,3G市场将是三大标准并存的市场,而在这三大标准中,WCDMA和CDMA2000都有着国外运营的先例,在产业链上相对TD-SCDMA更成熟。由于国外市场基本上是以WCDMA终端产品为主,CDMA2000为辅的格局,对一线品牌而言,生产WCDMA终端产品不需要太大的投人,无论是设计团队还是生产线都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与之相对应的是,TD-SCDMA的产业链最不完善,对其终端产品的生产将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时空博弈
迟来不等于不来,没有谁会在中国市场上无视中国移动的存在。2009年5月。夏普宣布加盟TD-SCDMA终端阵营;8月,索尼爱立信宣布将推出支持TD,SCDMA标准和WAPI技术的终端产品,诺基亚也再次表示其TD-SCDMA终端产品将于2009年内“闪亮登场”。
然而,登场跟规模量产并非一个概念,中国移动没有理由去强行阻断一线品牌们利益最大化的战略布置。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移动必须在一线品牌们大规模到来之前。为自己寻觅到一位更能从自己身上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外援帮手,联发科便符合这一条件。
受困于TD—SCDMA终端匮乏的中国移动与苦苦寻觅市场转型突破口的联发科,在TD-SCDMA市场上相逢,联发科为中国移动当前的困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中国移动为联发科的转型提供战场。获得联发科这一强力外援后,中国移动可以在TD-SCDMA终端产品上缓一口气,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游说一线品牌,促成其加快打造TD-SCDMA终端产品的脚步,这就仿佛是场空间换时间的博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