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这不仅可以使得工程施工项目的强度和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在整个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预应力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其符合现代建筑的诸多要求,而且经济效益也优于传统结构。文章将对桥涵工程施工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到其中的解决策略,进一步提高桥涵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
【关键词】 公路桥涵;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国家相关建设部门重点推广的建筑技术之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对于其他施工技术在建设材料,建设结构,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众多优点。在现代在现代化建筑偏向于大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逐渐在民用建筑中实施开展。
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
在民用建筑运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其建筑结构从整体结构体系中可知,预应力混凝土的最大承重点或受力点在框架柱顶端,因此存在柱端偏心弯矩较大等特点。而为消除这种柱段弯矩导致的结构偏失或动荷载较大,因此在承梁柱中需施加相应预应力以抵消悬挑水平跨度等因素造成的动态荷载力。因此,在满足相应民用建筑建设需求的前提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多数采用后张法有粘结或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
2、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中,相关施工工艺可分为如下几方面:
(1)无粘结预应力筋
在无粘结性预应力筋的砼浇筑阶段,由于版面筋条较多,如果采用双面浇模混凝土难度会加大,因此实际建筑过程中可采用底层支模和侧面平模等方式进行砼浇筑。在混凝土混合比中,宜采用塌落度在2~3cm之间的混凝土,并且采用阶梯式施工方案,确保平实,均匀混凝土受力。
(2)有粘结预应力筋
有粘结性预应力筋需进行填土或搭设脚手支架,并且在垫层和排气管选择和固定方面,应根据项目工程实际要求进行筋条固定。接着,如出现砼浇筑过长等情况,要进行张拉,切筋,处砼等操作,最后待混凝土平整之后对砼进行封锚。
三、施工前期准备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应用范围是局限在桥梁工程上的,他是国内桥梁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同时也是国内桥梁工程施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发展方向。所以,本文在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桥涵施工时是结合桥梁工程施工实际来讨论的。在正式施工前期,预应力空心板施工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有:
1、桥梁中张拉台座制作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技术,所以在实际制作时,预应力张拉台、千斤顶以及油泵等各种施工设备都应该交由工程监理师来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设备性能的稳定性。
2、由于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会选择采用长线式的传力柱线拉台座,且传力柱线拉台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所以必须要求张拉台座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保证台座的抗倾覆系数不会小于1.5,抗滑系数不会小于1.3。
3、施工前要提前制作好模板,施工中所需用到的侧模必须要使用钢模板,而边梁上的钢板则需选择冷板材料,以便提高梁体的美观度。
四、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1、后张法混凝土控制要点
对夹片,构件或外露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是工艺控制的要点之一,在其周围应油脂塑料帽外罩然后浇筑以膨胀抗氧化的混凝土砂浆或其他施工粘结剂。在底层模板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在底层预留2~3mm缝隙,为混凝土充分融合和混凝土与梁板柱之间的构件支撑做预制操作。对于局部受损的钢筋塑料护套,应由连接套管将钢筋与锚块的接头处进行缠绕式胶带密封处理,对于较为容易进入水分的地区,应做好永久密封性或粘结性的准备措施。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针对混凝土土的抗氧化性和混凝土的凝结特性,在3~5d内进行混凝土局部养护和混凝土性能养护工作。
2、后张法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技术特性
(1)预应力线性描绘
在实际施工行进中,针对现场施工技艺,可依据设计图纸等提供的预应力钢筋曲线坐标转换为相应的金属波管底线坐标。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阶段平实,稳固进行施工。可将底线坐标绘制在模板侧面,作为波管放置的安装基线;并依据这个安装基线对预应力筋材料进行绑扎后再安装。
(2)制作固定支撑架
施工过程中的固定支撑架是用于固定波纹管及其配套设施材质。注意支撑架安装时,支撑架必须在金属底线坐标之内,以防安装错位造成的预应力缺失,最后在安装结束后,应将铁丝把波管和支架绑定,防止混凝土施工后波管上浮。
(3)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钢筋的加工制作,二是钢筋的铺设。首先是钢筋加工制作,在加工期间,工作人员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到钢筋下料工艺上,保证钢筋下料无弯曲、弯折现象,并且要注意在下料之前清除干净钢筋表面的油渍、锈迹等。钢筋制作尺寸必须与设计图纸相符,制作I级钢筋时,它的箍筋弯钩所具有的弯曲直径要远远大于主钢筋的直径,比例大约控制1:2.5左右。其次是钢筋铺设,在铺设前期,为了能使钢筋可以更好的脱模,要先对台座台面以及模板表面涂刷一层隔离剂,然后再在钢筋下面正确防止好垫块,实际施工时也可采用定位钢筋来代替垫块。而之所以要在钢筋下面放置垫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钢筋下垂,对模板表面的涂刷好的隔离剂产生破坏,进而影响到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性。最后,不管是钢筋加工制作,还是钢筋铺设,两项工艺在实际实施时都需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各个不同工种的施工技术人员都要对材料本身及其材料施工工艺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4)预应力筋的穿束和张拉
在梁柱中的结筋应从下至上进行合理铺设。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将预先编制好形状的无粘结性钢筋逐一传入钢筋柱中,每一米应绑扎6~8根结筋,按照结构需求最多可绑扎10根。对于有性能特殊要求的钢筋,可编制相应符合需求张拉程序。
(5)预应力混凝土的浇注
预应力空心板使用混混凝土及配比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的一般規定。在浇注混凝土前,将失效段的塑料管位置确定好,并用胶带或铁丝将塑料管两端扎紧或封严,以保证其位置的准确和密封,使失效段与混凝土完全脱离。浇注时先浇注空心板底的混凝土,然后穿入胶嚢,再浇注顶板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浇注与振捣要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执行,并做好混凝土试块。又由于施工工期要求,必须在三天内使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除采取混凝土加早强剂的方法外,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十分关健的。混凝土浇注完收浆后,尽快覆盖草帘子,并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温度,防止炎热天气造成水分过度蒸发,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过程中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五、结束语
目前,在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问题不仅对公路桥涵的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在对其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并且采用相关的处理办法,来对预应力混凝土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还要将新型施工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保障公路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的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娄雪峰:《浅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工艺与流程》,2010年12期
[2]魏玉勤:《杨新伟.桥涵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2013年35期
[3]金龙云,李浩铭:《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2012年18期
[4]朱奋鹏:《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2012年15期
【关键词】 公路桥涵;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国家相关建设部门重点推广的建筑技术之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对于其他施工技术在建设材料,建设结构,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众多优点。在现代在现代化建筑偏向于大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逐渐在民用建筑中实施开展。
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
在民用建筑运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其建筑结构从整体结构体系中可知,预应力混凝土的最大承重点或受力点在框架柱顶端,因此存在柱端偏心弯矩较大等特点。而为消除这种柱段弯矩导致的结构偏失或动荷载较大,因此在承梁柱中需施加相应预应力以抵消悬挑水平跨度等因素造成的动态荷载力。因此,在满足相应民用建筑建设需求的前提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多数采用后张法有粘结或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
2、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中,相关施工工艺可分为如下几方面:
(1)无粘结预应力筋
在无粘结性预应力筋的砼浇筑阶段,由于版面筋条较多,如果采用双面浇模混凝土难度会加大,因此实际建筑过程中可采用底层支模和侧面平模等方式进行砼浇筑。在混凝土混合比中,宜采用塌落度在2~3cm之间的混凝土,并且采用阶梯式施工方案,确保平实,均匀混凝土受力。
(2)有粘结预应力筋
有粘结性预应力筋需进行填土或搭设脚手支架,并且在垫层和排气管选择和固定方面,应根据项目工程实际要求进行筋条固定。接着,如出现砼浇筑过长等情况,要进行张拉,切筋,处砼等操作,最后待混凝土平整之后对砼进行封锚。
三、施工前期准备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应用范围是局限在桥梁工程上的,他是国内桥梁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同时也是国内桥梁工程施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发展方向。所以,本文在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桥涵施工时是结合桥梁工程施工实际来讨论的。在正式施工前期,预应力空心板施工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有:
1、桥梁中张拉台座制作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技术,所以在实际制作时,预应力张拉台、千斤顶以及油泵等各种施工设备都应该交由工程监理师来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设备性能的稳定性。
2、由于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会选择采用长线式的传力柱线拉台座,且传力柱线拉台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所以必须要求张拉台座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保证台座的抗倾覆系数不会小于1.5,抗滑系数不会小于1.3。
3、施工前要提前制作好模板,施工中所需用到的侧模必须要使用钢模板,而边梁上的钢板则需选择冷板材料,以便提高梁体的美观度。
四、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1、后张法混凝土控制要点
对夹片,构件或外露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是工艺控制的要点之一,在其周围应油脂塑料帽外罩然后浇筑以膨胀抗氧化的混凝土砂浆或其他施工粘结剂。在底层模板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在底层预留2~3mm缝隙,为混凝土充分融合和混凝土与梁板柱之间的构件支撑做预制操作。对于局部受损的钢筋塑料护套,应由连接套管将钢筋与锚块的接头处进行缠绕式胶带密封处理,对于较为容易进入水分的地区,应做好永久密封性或粘结性的准备措施。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针对混凝土土的抗氧化性和混凝土的凝结特性,在3~5d内进行混凝土局部养护和混凝土性能养护工作。
2、后张法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技术特性
(1)预应力线性描绘
在实际施工行进中,针对现场施工技艺,可依据设计图纸等提供的预应力钢筋曲线坐标转换为相应的金属波管底线坐标。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阶段平实,稳固进行施工。可将底线坐标绘制在模板侧面,作为波管放置的安装基线;并依据这个安装基线对预应力筋材料进行绑扎后再安装。
(2)制作固定支撑架
施工过程中的固定支撑架是用于固定波纹管及其配套设施材质。注意支撑架安装时,支撑架必须在金属底线坐标之内,以防安装错位造成的预应力缺失,最后在安装结束后,应将铁丝把波管和支架绑定,防止混凝土施工后波管上浮。
(3)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钢筋的加工制作,二是钢筋的铺设。首先是钢筋加工制作,在加工期间,工作人员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到钢筋下料工艺上,保证钢筋下料无弯曲、弯折现象,并且要注意在下料之前清除干净钢筋表面的油渍、锈迹等。钢筋制作尺寸必须与设计图纸相符,制作I级钢筋时,它的箍筋弯钩所具有的弯曲直径要远远大于主钢筋的直径,比例大约控制1:2.5左右。其次是钢筋铺设,在铺设前期,为了能使钢筋可以更好的脱模,要先对台座台面以及模板表面涂刷一层隔离剂,然后再在钢筋下面正确防止好垫块,实际施工时也可采用定位钢筋来代替垫块。而之所以要在钢筋下面放置垫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钢筋下垂,对模板表面的涂刷好的隔离剂产生破坏,进而影响到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性。最后,不管是钢筋加工制作,还是钢筋铺设,两项工艺在实际实施时都需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各个不同工种的施工技术人员都要对材料本身及其材料施工工艺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4)预应力筋的穿束和张拉
在梁柱中的结筋应从下至上进行合理铺设。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将预先编制好形状的无粘结性钢筋逐一传入钢筋柱中,每一米应绑扎6~8根结筋,按照结构需求最多可绑扎10根。对于有性能特殊要求的钢筋,可编制相应符合需求张拉程序。
(5)预应力混凝土的浇注
预应力空心板使用混混凝土及配比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的一般規定。在浇注混凝土前,将失效段的塑料管位置确定好,并用胶带或铁丝将塑料管两端扎紧或封严,以保证其位置的准确和密封,使失效段与混凝土完全脱离。浇注时先浇注空心板底的混凝土,然后穿入胶嚢,再浇注顶板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浇注与振捣要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执行,并做好混凝土试块。又由于施工工期要求,必须在三天内使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除采取混凝土加早强剂的方法外,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十分关健的。混凝土浇注完收浆后,尽快覆盖草帘子,并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温度,防止炎热天气造成水分过度蒸发,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过程中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五、结束语
目前,在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问题不仅对公路桥涵的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在对其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并且采用相关的处理办法,来对预应力混凝土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还要将新型施工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保障公路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的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娄雪峰:《浅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工艺与流程》,2010年12期
[2]魏玉勤:《杨新伟.桥涵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2013年35期
[3]金龙云,李浩铭:《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2012年18期
[4]朱奋鹏:《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