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篇分析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10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英语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语篇分析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的正确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介绍了语篇分析理论,并探讨了如何运用语篇分析理论进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 语篇分析 英语阅读 高职英语教学
  引言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注重词汇、语法等表层语言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对篇章的深层理解,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应该从基础知识学习上升到综合能力培养。语篇分析理论的引入,能够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有助于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获取、感受文章传递的信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语篇分析理论介绍
  语篇主要是指由一段话或者多个连贯的句子组成的语言整体。Halliday和Hasan(1976)认为,语篇最好被看成一个语义单位,语篇是一组语言,不是句子之类的语法单位,也不是形式单位,而是意义单位。它具有整体性,包括结构的整体性和语篇特征的整体性。语篇分析又称话语分析,既重视语言形式,又重视语言功能,注重从语篇整体出发,对语篇的主题、结构、文体等进行分析,同时注重语篇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培养学生完整获取信息、深入理解语篇的能力。因此,将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非常必要。
  语篇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1)语境。语境又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的应用都是在固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同时语境在创建时就已经受到社会语言及物质世界的影响。因此,语境是学生准确理解语篇含义的基础。(2)衔接。衔接是将各个独立的句子组在一起的重要桥梁,一般通过省略、词汇连接等方式体现,通过这些衔接,读者能够理解语篇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衔接贯穿于整个语篇,使语篇更具条理性。(3)连贯。连贯作为语篇中的语义关联,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实现语义连接,能够促使学生理解语篇的深层意义。
  二、语篇分析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强化语篇意识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重视语言的准确性,忽视篇章的流畅性;重视词汇、语法的讲解,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阅读材料的中英互译,忽视阅读材料是作者与读者思想交流的媒介。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引导学生从语篇的整体出发,从宏观上理解、分析和评价语篇,逐步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任何一门语言,必须先了解其文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相关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第一,阅读材料可能会涉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因此,教师要充分备课,提供理解语篇所需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反映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第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供获取相关背景知識的途径,让学生通过课后阅读、信息搜索、讨论等方式了解西方文化,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语篇的主题通过衔接和连贯实现。衔接主要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结构上的衔接,可以说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Halliday和Hasan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将衔接手段系统地分为词汇衔接、连接、指称、替代、省略五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和辨别这些衔接手段,以更深入地了解语篇结构。连贯是指语篇中语义的关联,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达到语义连接,可以说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要实现语篇的连贯,除了采用衔接手段,还需要运用语境、文化背景知识甚至想象力等手段。教师可以跟学生共同探讨文章的体裁、修辞、背景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把握文章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推断语篇的深层意义。
  (四)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
  在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阅读,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首先,围绕标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猜测文章主题,教师就文章大意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其次,教师提出一些推断性的问题,学生通过精读语篇,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运用语境、文化背景等方式推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再次,教师提出一些概括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实现教学的升华。
  结语
  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弥补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将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分析有效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深化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评价语篇的能力,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Halliday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犹如一首乐曲,能不能弹奏出节奏乐音,就要看教师如何指挥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需要体现张弛有度;教师课堂语言千变万化,需要体现抑扬顿挫;教学活动丰富多彩,需要体现跌宕起伏。学生能够沉浸于课堂节奏中,并在课堂教材承转启合中接受数学思想的洗礼,这对历练学生的数学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环节,体现张弛有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大多沿用“惯例”,千课一面,教学节奏固化,学生产生审
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以及近场光学表征手段的丰富和逐步完善,纳米光子器件研究成为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热点。与宏观光学技术的光子器件相比较,纳米光子器件在
随着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人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刺参病害日渐突出。微生物是刺参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化参数也与刺参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刺参养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便携式通信产品向多功能、高性能和低功耗方向的飞快发展,整个产品系统对其主存储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DDR SDRAM和DDR2 SDRAM凭借着其极高的数
“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
教育心理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延长对学习内容的关注,达到积极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做法跟大家作汇报,供大家参考。  一、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参与,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
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Src是最早发现的原癌基因表达蛋白之一。其以两种形式存在:病毒原癌基因表达蛋白v-Src和细胞原癌基因表达蛋白c-Src,两者在进化上具有高度同源性。真核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干旱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未来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所以研究干旱区环境以及干旱区生长的植被,并筛选出
油菜菌核病是世界范围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油菜生产。因此,油菜抗病育种工作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选用了5个抗、感菌核病的材料对甘蓝型油菜菌核病苗期和成株期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从生理生化水平为油菜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其结果如下: 1 病原菌感染植株的过程中,改变了磷素吸收强度和运输方向。未接种油菜植株磷素的吸收强度与抗性有一定的关系;接种后植株磷素吸收加强,而且向着接种叶
摘 要: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语料库资源有必要也已经慢慢被广泛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语料库资源所提供的语料资源凭借其广阔性、真实性、新颖性特征,已经被有效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诸如阅读、口语、词汇、句法等各个方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料库资源 英语教学 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语料库语言学目前已经深入语义、语用、背景文化、话语分析、句子结构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