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服务机构,其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与其业务工作息息相关,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开展的各项业务工作为基础,提出了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该向着为党员群众服务、为师生读者服务、为社会行业服务的目标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其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本质都体现了服务性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意义深远。近年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党支部积极探索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深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得广大馆员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党组织生活当中,形成了稳定、坚固的核心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服务窗口职能,向着为党员群众服务、为师生读者服务、为公安行业服务的目标不断前进。
1 积极服务党员群众,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首先要以服务支部党员干部和群众馆员、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只有全面提高馆员岗位责任意识,提升馆员业务工作能力,增强组织战斗凝聚力,才能在面临不断创新服务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拓展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服务新途径。
第一,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图书馆党支部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一系列深入有效的征集意见与建议活动,倾听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声,党支部据此撰写班子及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真正实现了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目标,为服务型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参观活动。近年来,图书馆党支部注重提升全体馆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先后组织馆员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国工业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强化了馆员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激发党员在本职岗位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但丰富了馆员的业余生活,也进一步增强了图书馆党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通过组织业务交流、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水平。图书馆先后派馆员到公安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兄弟院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智能图书馆项目、空间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我院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范例。
第四,开创图书馆青年馆员论坛活动载体。图书馆从去年开始组织青年馆员定期开展业务论坛活动,每个馆员可根据自身业务工作及外出学习交流的情况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為青年馆员搭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不但锻炼了青年馆员的业务能力、促进了科研能力提高,同时也开阔了全馆同志的眼界,推动了图书馆全体馆员业务水平的提升。
第五,抓住学院支部立项工作的契机,扎实开展党支部工作。图书馆党支部开展了以“立足岗位谋发展,书香萦绕党旗飘”为主题的支部立项活动,通过开展“学习促提高、服务创佳绩、科研促成长、管理促发展、文化促和谐”活动,把支部立项活动内化到服务师生发展和图书馆建设的
各项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重点服务师生读者,不断深化服务内容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读者服务的,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面向服务对象的特点,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强化服务意识,讲究服务风格,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容。在图书馆党支部的带领下,近年来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读者服务工作,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读者在获得传统服务的同时,收获了更多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第一,转变服务模式,在智能图书馆建设中,挖掘潜力,拓宽服务。为了降低图书馆馆员工作量,提高读者借阅图书的效率,图书馆引入了自助借还智能系统,增设了平板阅读体验区,延长了开馆时间;同时开通了总服务台和“问问馆员”实时在线参考咨询,及时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图书馆还建立了系部信息联络员联席会制度,进一步增加了与专业系部的沟通和联络。
第二,加大数字资源宣传力度,建立资源利用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坚持定期开展针对读者需求的多主题数字资源利用读者培训工作,向读者主动推介图书馆资源。去年,图书馆做了详细的数字资源利用统计分析工作,用鲜活的数字对资源采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同时,图书馆还通过微信、手机短信平台等现代通信系统实时向读者发送资源更新和服务升级信息,让读者随时随地即可享受图书馆的推送服务。
第三,做好传统“文献支撑”工作的同时,图书馆不断发挥文化育人的职能。每年定期开展读书月和服务宣传月等品牌活动,通过读书交流、好书推荐、读书之星评比、数字资源宣传等活动向读者推广阅读、推介服务。另外,图书馆还开展了“真人图书馆”品牌活动,立足通识教育,邀请公安及相关领域专家作者来院讲学交流,作为“真人书”供读者现场阅读,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和持续关注。
第四,积极推进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和谐、人性化的学习研究环境。图书馆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增加了大量公共空间阅览座位,共享大厅设置了舒适的阅读区,绿色植物遍布图书馆每个角落。另外,图书馆确立了文化墙廊展览制度,长期展出警用相关器械、设备及警察知识图片,定期更换主题,渲染图书馆文化氛围,让馆员和读者都能在一个优雅、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中享受阅读。
3 探索服务公安行业,拓展资源服务领域
作为全国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我院图书馆不但承担着服务警院师生读者的责任,也在不断探索服务整个公安行业的途径,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和范围,在行业内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最大效益地挖掘图书馆及公安系统内的隐性资源,为基层民警和整个公安工作服务。
在图书馆党支部领导下,全体馆员共同努力,历经两年的时间,图书馆开发的立足公安网的信息共建共享交互平台--儒警空间,将于今年上线运行。这是继校园网“我的图书馆”网站上线后,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的又一力作。全国公安民警都可以通过“儒警空间”的统一门户注册登录,形成自己的个人空间,利用我们自建和公安机关共建的特色资源库,以“儒警圈”为纽带,倡导用户自由的交流和解决公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整合儒警文库、成功案例、儒警知道、儒警协助等读者互动功能,并逐步增加论坛、博客等互动模块,最终形成包括公安专业资料、应用文书、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在内的公安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交互平台,向全国公安民警提供工作、学习、科研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支持与交流媒介服务。未来,我们力图吸引全国公安系统更多的民警加入“儒警空间”网站,逐步实现图书馆服务整个公安行业的设想。
综上所述,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贯彻群众路线,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着力将高校图书馆党组织打造成促进高校快速发展和面向社会、服务行业的坚强战斗堡垒。
作者简介:冯玉,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流通室主任,馆员,管理学硕士。
张文娟,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其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本质都体现了服务性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意义深远。近年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党支部积极探索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深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得广大馆员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党组织生活当中,形成了稳定、坚固的核心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服务窗口职能,向着为党员群众服务、为师生读者服务、为公安行业服务的目标不断前进。
1 积极服务党员群众,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首先要以服务支部党员干部和群众馆员、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只有全面提高馆员岗位责任意识,提升馆员业务工作能力,增强组织战斗凝聚力,才能在面临不断创新服务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拓展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服务新途径。
第一,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图书馆党支部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一系列深入有效的征集意见与建议活动,倾听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声,党支部据此撰写班子及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真正实现了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目标,为服务型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参观活动。近年来,图书馆党支部注重提升全体馆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先后组织馆员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国工业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强化了馆员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激发党员在本职岗位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但丰富了馆员的业余生活,也进一步增强了图书馆党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通过组织业务交流、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水平。图书馆先后派馆员到公安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兄弟院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智能图书馆项目、空间环境建设等多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我院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范例。
第四,开创图书馆青年馆员论坛活动载体。图书馆从去年开始组织青年馆员定期开展业务论坛活动,每个馆员可根据自身业务工作及外出学习交流的情况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為青年馆员搭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不但锻炼了青年馆员的业务能力、促进了科研能力提高,同时也开阔了全馆同志的眼界,推动了图书馆全体馆员业务水平的提升。
第五,抓住学院支部立项工作的契机,扎实开展党支部工作。图书馆党支部开展了以“立足岗位谋发展,书香萦绕党旗飘”为主题的支部立项活动,通过开展“学习促提高、服务创佳绩、科研促成长、管理促发展、文化促和谐”活动,把支部立项活动内化到服务师生发展和图书馆建设的
各项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重点服务师生读者,不断深化服务内容
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读者服务的,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面向服务对象的特点,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强化服务意识,讲究服务风格,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容。在图书馆党支部的带领下,近年来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读者服务工作,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读者在获得传统服务的同时,收获了更多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第一,转变服务模式,在智能图书馆建设中,挖掘潜力,拓宽服务。为了降低图书馆馆员工作量,提高读者借阅图书的效率,图书馆引入了自助借还智能系统,增设了平板阅读体验区,延长了开馆时间;同时开通了总服务台和“问问馆员”实时在线参考咨询,及时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图书馆还建立了系部信息联络员联席会制度,进一步增加了与专业系部的沟通和联络。
第二,加大数字资源宣传力度,建立资源利用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坚持定期开展针对读者需求的多主题数字资源利用读者培训工作,向读者主动推介图书馆资源。去年,图书馆做了详细的数字资源利用统计分析工作,用鲜活的数字对资源采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同时,图书馆还通过微信、手机短信平台等现代通信系统实时向读者发送资源更新和服务升级信息,让读者随时随地即可享受图书馆的推送服务。
第三,做好传统“文献支撑”工作的同时,图书馆不断发挥文化育人的职能。每年定期开展读书月和服务宣传月等品牌活动,通过读书交流、好书推荐、读书之星评比、数字资源宣传等活动向读者推广阅读、推介服务。另外,图书馆还开展了“真人图书馆”品牌活动,立足通识教育,邀请公安及相关领域专家作者来院讲学交流,作为“真人书”供读者现场阅读,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和持续关注。
第四,积极推进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和谐、人性化的学习研究环境。图书馆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增加了大量公共空间阅览座位,共享大厅设置了舒适的阅读区,绿色植物遍布图书馆每个角落。另外,图书馆确立了文化墙廊展览制度,长期展出警用相关器械、设备及警察知识图片,定期更换主题,渲染图书馆文化氛围,让馆员和读者都能在一个优雅、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中享受阅读。
3 探索服务公安行业,拓展资源服务领域
作为全国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我院图书馆不但承担着服务警院师生读者的责任,也在不断探索服务整个公安行业的途径,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和范围,在行业内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最大效益地挖掘图书馆及公安系统内的隐性资源,为基层民警和整个公安工作服务。
在图书馆党支部领导下,全体馆员共同努力,历经两年的时间,图书馆开发的立足公安网的信息共建共享交互平台--儒警空间,将于今年上线运行。这是继校园网“我的图书馆”网站上线后,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的又一力作。全国公安民警都可以通过“儒警空间”的统一门户注册登录,形成自己的个人空间,利用我们自建和公安机关共建的特色资源库,以“儒警圈”为纽带,倡导用户自由的交流和解决公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整合儒警文库、成功案例、儒警知道、儒警协助等读者互动功能,并逐步增加论坛、博客等互动模块,最终形成包括公安专业资料、应用文书、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在内的公安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交互平台,向全国公安民警提供工作、学习、科研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支持与交流媒介服务。未来,我们力图吸引全国公安系统更多的民警加入“儒警空间”网站,逐步实现图书馆服务整个公安行业的设想。
综上所述,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贯彻群众路线,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着力将高校图书馆党组织打造成促进高校快速发展和面向社会、服务行业的坚强战斗堡垒。
作者简介:冯玉,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流通室主任,馆员,管理学硕士。
张文娟,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