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高中阶段是学生正式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概述,深入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参考,使其更加科学、顺利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多种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134-01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多种核心素养的价值和作用,并从多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在点滴教学中有机的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属于学生通过语文学科学习形成,并包含语文学科特点的重要成就,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目前高中语文学科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审美鉴赏和创造、语言构建和运用、文化传承和理解、思维发展和品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要有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学中,很多语文问题答案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问题解决思路和解答技巧,还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它作为一篇新闻稿,在新闻写作中属于不朽名著,但它又与新闻写作的客观报道要求相“违背”,充满了作者个人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不必直接讲解文章内涵和思想,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奥斯维辛到底有新闻没有?”“这篇文章属于论文,还是通讯或者新闻?”学生在问题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或者查阅资料,探究问题答案,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涵,培养自身问题探究和解决能力。
  (二)创新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而学生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落笔表达和人际交流等方面。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语言能力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有关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如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作别”“挥手”“轻轻地来”“轻轻地走”等动作,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在思想和情感,体会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依恋之情。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作业,让学生通过多种动作和动词等,表达自身情感,引导学生创作一篇现代文或者一首小诗,深刻感悟动作詞语和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还能有效提升自身语言能力。
  (三)优化语言交互活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语言交互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故事演讲、演讲竞赛以及社会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调动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促使学生逐步提升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文章中贾宝玉、林黛玉以及王熙凤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之后再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讨论自己的想法。通过详尽阅读和自主思考,一些学生在讨论中就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林黛玉这个人性格太过软弱,所以才造成她后来凄惨的命运”,而组内其他同学在听取别人的想法和观点之后,也会调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绪,纷纷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情感,从而逐步提升自身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
  三、增加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语文学科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要有效提升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成效,培养其发散性思维,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扩展自身视野和眼界。学生通过多样化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调动自身联想思维、对比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升核心素养。比如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搜集有关秋天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对比讲解,引导学生探究不同作品蕴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深刻体会文章内涵和情感。在课后,教师可让学生课下阅读郁达夫创作的其他作品,像《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深刻理解作业创作思路和风格。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作品,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四、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写作练习,优化语言交互活动,增加课外阅读等活动,从多个层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煜晖.问题处置与思维发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研究[J].新课程评论,2016(1):7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阶段,经常会听到大部分的学生在反映和抱怨物理太难学习。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很多的,有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内在因素也有来自外部教师授课的方式、周围舆论环境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等等综合形成的。但是关于物理学习困难这个魔咒也不是不能被打破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结合先进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强化实验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去面对和解决物理学习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小学的课程改革也随之进行中,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主要课程,一直受到家长及老师的重视,在各地不同程度的改革进程中,其中必定有得有失。因此,应该积极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一些设计得有问题的课程中,要适当地寻求解决办法,本文则是就小学数学的课改得失和方向为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改;方向  中图分类号:S8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中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做好对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这是我们教学当中所应该重点考虑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
摘 要 通过智趣课堂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减少机械重复性模仿性的练习,让学生获得更多思维创造的空间;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方式的养成。  关键词 智趣课堂;体验;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137-01  借由小学数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存在的优势,以经历数
摘 要 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我们国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型和素质型人才,在初中所有课程中,语文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主要的基础性科目,在提升学生素质文化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在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实施
摘 要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喜欢给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研究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知识,提高
摘 要 要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计算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135-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出现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