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源于生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多元解读中自然生成,在学生质疑中自然生成,在拓展延伸中自然生成,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自然生成 源头活水
  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自然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想、新方法,尤其是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时,更要重视对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种状态,能激活学生思维,愉悦学生的身心,张扬学生的个性,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可见,直面课堂生成,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亮点。课堂内容的自然生成取决于师生的共同努力。我在平日教学中发现,课堂生成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在多元解读中自然生成
  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尊重差异,倡导多元,是建立在一定目标之上的,学生作为文本接受的主体,生活经验有很大差别,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学生进入阅读活动后,他们的心智活动各不相同,由此生成的独特感受既无法预设又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悟性自然生成。
  以我教学《黄果树瀑布》的一个片段为例。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气势磅礴,文本写道:“站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我问学生:“我们会听到怎样的乐曲呢?”果然,学生说出了各种场景不尽相同、但气势都很磅礴的乐章,跟我之前预设的一样。这时,一个意外的声音响起了:“老师,我还听到了《霓裳羽衣曲》。”我愣住了,面对如此壮观的瀑布怎会听到如此轻柔的曲子呢?但我想,每一种见解必有自己的理由。于是,我饶有兴味地问:“哦,能具体说说吗?”学生说:“课文中不是说到了瀑布轻柔的水花形成了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吗?那不正是凌波仙子在舞蹈吗?”我打心底里为他喝彩说:“你就是一颗轻灵的水珠呀!”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有的想象到了千军万马在奔腾,有的听到了战鼓在敲,有的看到了旌旗在飘扬,还有的说到了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甚至联想到了楚霸王的侠骨柔情……可以说,学生的思维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上那些预设之外的观点,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只要把握住了这样的稍纵即逝的机会,就将引出富有诗意的、绵绵不绝的清泉。
  2.在学生质疑中自然生成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学生的提问、辩解、参与和探索,是学生的舞台。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所提的问题就会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问题”需要动机,学生有了兴趣,感到好奇,自然而然就会发出求知的疑问。把学生看做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这样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我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上课不久,几个学生便提到:课文插图中的宋庆龄故居是一座洋房,足够她一家居住的了,而文中写道: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搬个家,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一下子成了全体学生关注的热点。应该说,这个问题,不是本文的重点,但对学生认识本文以树喻人的表现手法和宋庆龄同志的伟大人格却有重要作用。于是,我又反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学生说,宋庆龄同志担任着很多重要的职务,这座小洋房用于宋庆龄同志接待贵宾、处理国内外大事就显得小了。一个学生猜测:周恩来的话是劝宋庆龄同志搬家的一个借口。我当即肯定道:“你说得好。”但为什么周恩来要劝宋庆龄搬家而宋庆龄不肯呢?学生就不得而知了。他们期待我能作出回答。我便对当时宋庆龄同志所处的险恶的政治环境作介绍。同时,鼓励学生收集、阅读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以便有深入了解。学生听了介绍,对一代伟人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这样既为学生认识本文以树喻人的表现手法作了很好的铺垫,又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实践表明,洞察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势利导地用好生成性资源,不仅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反而能为课堂教学营造积极参与探究的良好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在取得令人欣喜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师生之间其乐融融,亲和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3.在拓展延伸中自然生成
  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放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上。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张扬个性。
  如在教学《游天然动物园》一文时,选取第六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作为生成资源的切入点。先让学生续编动物趣闻故事,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动物插图,并且设计宣传牌,在宣传牌上写上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融合和内心的敞亮。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应是这样宽广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活力场”。
  “问课那得精如许,因有生成活水来”。要想使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美,教师在做好预设之余必须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抓住学生跳跃的灵感,精彩的课堂生成将成为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其他文献
最近读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学特级教师应邀到外地讲课,大礼堂里济济一堂,后面坐着上千名听课者。  学生是临时从附近学校里“借”来的,孩子们对新老师和新环境既兴奋又紧张。要读课文了,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想在新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表现一下。  老师随意点了一个胖胖的男孩,这个孩子一开口就把句子念错了,老师柔声提醒他看清楚了再念,他居然结巴起来。邻座的一个男孩忍不住笑了,举手想替这个同学读,但老师没
摘 要: 日语中固有的词并不多,十六世纪以来日语引进了各国的词语,形成了现在的外来语。本文围绕日语外来语的本源,阐述外来语对于日本社会及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 日语外来语 本源 影响    日语中有许多日语化了的外来词汇。汉语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同其载体汉字在日语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十六世纪中期以后,对日语的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的西欧诸国的语言也陆续传到了日本,它们一般被
《道德经》第十二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其中的美学思想对器乐演奏实践活动有着一些较为重要的启迪:首先,在演奏中,过于突出形式,有可能制约音乐自身的审美;其次,器乐演奏是纯朴自然的,而不是寻求刺激的;最后,演奏者应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切勿沾染浮躁之心。  中国自上古夏、商、西周三代的发展,进入“东周列国”时代,社会发生重大的危机,出现所谓“礼崩乐坏”
一、以特色为基础,挖掘快乐价值  1.特色基础夯实。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从2005年起,幼儿拉丁体育舞蹈就作为我园的园本特色被探索和研究,先后被常州市体育局、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指定为常州市幼儿拉丁舞训练基地、常州市特色幼儿园、常州市体育项目幼儿园等。经过八年的教学实践,教师资质、师生成绩及园所效应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还立足教育,对快乐
有效的阅读教学,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阅读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以“引”导“悟”——教师妙处点拨  一部乐曲有它的主旋律,一篇文章总有作者的情感体现,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在文章的空白处、形象生动处,挖掘文字隐藏的情感,使学生在感受文本,在与作者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
摘 要: 艺术源于文化。本文分析了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书画艺术家的人格及文化素养对其艺术的自然影响,阐述了文化与社会的联系。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艺术素养 书画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邦,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穴居荒野茹毛饮血,缀叶负皮,结绳记事,为最初文化之萌芽。后来传有伏羲氏仰天俯地而画八卦,仓颉观自然行迹变化而制文字。祖先创造八卦、象形文字等简单图案,同时绘画等一些艺术形态也
摘 要: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它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在新形势下,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主动树立新精神,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建构式生态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教师角色 师生关系 教学评价  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改革的基础之上,我市继
摘 要: 本文以语篇分析中的连贯与衔接理论分析了美剧《老友记》对白中的词汇衔接,提出中国大学生在欣赏美剧时要注重其中的语言,学习纯正的英语表达,从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词汇衔接 《老友记》  一、引言  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在这一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增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比雅思听力和大学四六级听力的特点,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雅思听力的一些特点,阐述了雅思听力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雅思听力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启示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出国人数的增加,中国出现了一股“考雅思热”。“烤鸭”们大多是准备出国和移民的学生和社会人士。雅思作为目前大多数英语国家都认可的英语水平考试,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它与
摘 要: 作者主要通过对宁夏2011年“国培计划”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说明,同时对“国培计划”的流程、网站建设培训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合理结合,并结合远程教育教与学再度综合的理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国培计划”做出解释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