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之班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班,三藏是当仁不让的班长。他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品学兼优。死对头牛牛和悟空又闹上了,原因是牛牛碰掉了悟空的铅笔盒,文具撒得满地都是,两人颇有决斗的架势。铁扇同学还在旁边煽风点火,三藏见事不妙,立即挡在中间:“悟空,你的文具捡起来就好了嘛,坏了的尽管找我换。牛牛、铁扇,你们太不像话了,碰掉了人家的东西总该有个表示……”一边说,他一边捡起文具。悟空很难为情,铁扇很不服气,对牛牛耳语了几句,牛牛一下子又火冒三丈了。三藏怎么对付得了愤怒的牛牛?八戒和悟净连忙跑过来护着三藏:“不准欺负我们大哥!”双方跃跃欲试、剑拔弩张。紧要关头,副班长康塞尔领着如来老师如神兵天降,顿时化解了危机。
  康塞尔是各科老师共同提议才提拔为副班长的。他学习成绩优异,但同学们对他很反感,说他是“马屁精”,为此康塞尔哭肿了眼睛不下十次。不过,康塞尔有时做事确实让老师啼笑皆非。一次,尼摩老师让康塞尔跟随他取科学作业,后来尼摩老师去开教研会,刚在会场里坐下就发现康塞尔仍悄悄地跟着自己。“你……为什么不回教室?”“您叫我一直跟着您呀?”康塞尔疑惑地看着老师,补充道,“无论老师去哪里,我都愿意一直跟着。”尼摩老师哭笑不得:“这是什么道理!快回去吧!”康塞尔平静地说:“除非您吩咐不让我跟着……”“是的!别跟着了,回教室吧!”康塞尔终于默默地离开了。康塞尔还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那就是对自己的学习资料了如指掌。不论老师要哪节课的讲义,讲第几道题的第几部分,一道题讲了几次,有几种解题方法,有哪些要点,不出五秒钟他就能说明白,简直就是“活的时间记录仪”“活字典”。
  班级的学习委员是简·爱同学,她作风独特,对世界文学史、文学著作烂熟于心,中英文词汇量令同学们叹为观止。她深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等座右铭。她虽然没有康塞尔聪慧的天资,却拥有康塞尔望尘莫及的情商。与同学们相处时,她自信而不狂傲,自尊而不固执,开朗而不放纵,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喜爱。然而数学是简·爱的短板,她的同桌圣约翰回忆说:“她的刻苦程度真是惊人,我从没见过像她这样学数学的。她把所有难题和错题整理出来,不仅写清方法,还完整记录老师解题时自己的心得,归纳了各种题型。这些资料摞起来起码有五六厘米厚,还贴上不同标签,方便她随时翻阅。做难题时,她的脸上常沁出细密的汗珠,我很想直接告诉她答案,但她坚决不同意,只让我給点提示,有时还嫌我提示得太多了。跟这样好学的同桌在一起,我得加倍努力呀!”
  这就是神奇的“名著”之班。
  教师点评
  小作者对于名著中的人物耳熟能详,他们在他的笔下真正成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小作者对《西游记》《简·爱》《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信手拈来,在“名著”之班中,这些名著中的人物的言行举止都能体现出人物的特点,小作者的笔法真是了得!我们也不妨学学小作者这种幽默的思维和写法,既有趣又有意义。
  (叶硕)
其他文献
写作  是一次漫无目的的垂钓  不论是如愿以偿  还是接起  曾经的遗憾  都是一场惊喜  纵使两手空空  也没有关系  你不只有一张纸  你有天空  有海风  还有空白造就的五彩斑斓  写作  是一次漫無目的的垂钓  在阳光中等待  在星夜下守候  祈祷小夜曲与萤火虫  浪花却没有给你美丽  而是痛苦和更多的无奈  然而不辜负破茧的坚韧  固执地相信着  在其中寻找小绿人的踪影  花园的秘密  
我国独有的书法、国画艺术已有几千年历史,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让每一名中国儿童接受书法、国画艺术教育,培养艺术素养,陶冶高尚情操,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一年多来,宝坻区借助书法、国画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教育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心中落地生根。  在2017年宝坻区技能大赛绘画比赛中,全区幼儿教师仅有1人选择了国画项目,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国画水平的欠缺,而国画恰恰是中华传统艺术精髓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
小妹妹把她的玩具砸到了我的脚上,我疼痛难忍。她看到我痛苦的表情大笑起来,我知道她是故意的,于是气愤地扑向她,追着她满屋子跑。这场景一下子让我想起我们曾经拿着玩具互相打闹的时光。那时候,我们无忧无虑……  你比我小一岁,是我的邻居,我五岁时认识了你。  那时我们天天在一起玩,有时还在对方家吃饭。每天放学,写完作业,我们最喜欢拿着玩具在楼道玩耍。原本安静的楼道,因为我们的存在,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人
陈晓明,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天津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市级督学,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天津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特邀研制专家,主持撰写《天津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指导意见》。主持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通过教育部审定,作为中国地图出版社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副主编,组织编写的新课改教材通过了教育部教材审定;受中央电教馆委
站在校门口,绿色的校服在我的眼中连成一片,如一朵朵低空飘荡的云。苍劲古朴的校训镌刻于石上,也是一团浓密的绿。  这绿色使我着迷。  我伸出手,皎洁的月光透过指缝倾泻下来,洒落满地。片片海棠花瓣飘飞在衣袂间,散发着阵阵芬芳。银白色的月华裹挟着似远似近的读书声。  这月华也令我着迷。  古老文明在时光长河中奔腾不息,在一阵阵遥远绵长的钟声里容颜不改。高山大海,人世沧桑,古代典籍上那些模糊的文字与墨痕,
学生上初中后,课本中对写人作文的训练其实是系列化、系统化的过程。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要求写人要抓住特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写出人物的精神,到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要求同学们学写传记了。这三个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有序列性提升的,此次我们专讲描写人物的作文指导。一“吐槽大会”———學会抓住人物特点  在讲描写人物要抓住特点时,我们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寿镜吾老先生的描写为例,指导
我喜欢把姨姨亲切地叫成“柿姨”。  姨姨家有个院子,不大,却充满了我的美好回忆。院子里有几棵柿子树,树上似乎永远结着摘不完的红彤彤的柿子,像魔法一样,好神奇!  小时候,每当我去姨姨家,姨姨总会用柿子招待我,不管什么季节,总有不一样的柿子。有时是一个青绿色的脆柿子,有时是一个软糯的红柿子,有时又是一个甜得腻人的柿饼,因此对姨姨的称呼在我小时候就变成了“柿姨”。每逢节假日,我一定去柿姨家玩,柿姨也一
袁苏妹是广东东莞人,没上过一天学,只认得“袁苏妹”“三嫂”这五个字。1957年,她随丈夫进入香港大学,当了服务员。  学生们住在宿舍,见“三嫂”的时间比见父母的还要多,面对读书压力、家庭问题、情感烦恼,大家都喜欢找“三嫂”倾诉。“三嫂”总是耐心地听着,劝他们珍惜眼前人,或者请他们喝瓶可乐,忘掉不开心的事。  有时,有学生在图书馆学到凌晨,错过了晚饭,“三嫂”会一直等着,给他们做消夜。“三嫂”做饭很
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如此美好的一日,我的心情却甚是紧张。  每到运动会,我都既紧张又兴奋。兴奋于自己班中的同学夺冠,紧张于自己的参赛项目。虽说参赛只是一次小小的锻炼,但我的那颗好胜心急不可耐地在心窝儿里蹦跶着,怎么哄都不肯平静。好胜心越强,我就越紧张,整天提心吊胆。  我的参赛项目是跳高。比赛的哨声响起,我迈开双腿,轻快有力地奔向横杆,随后两腿用力一蹬,面向评委,纵身往后一跃,伴随着“砰”的一声落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自然免不了有许许多多的渴望。但我最渴望的,就是自己永远年轻……  生命树上的叶子缓缓飘落,不经意间发现岁月已为生命树烙下了十四圈年轮:宽的,是我的欢乐;窄的,是我的忧伤。每一圈年轮都在告诉我———我,又长大了一岁。  十四岁,猛然发现自己的童年已如流星,悄然而逝。我知道,我还年轻,但我渴望永远年轻。  年轻,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朝气。可以梳一个并不标准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