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及培养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在处理区域空间问题时无法准确定位,判断错误并感觉学习地理异常困难,缺乏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空间思维能力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介绍该概念下的空间定位思维能力及其对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和相关文献,提出了培养学生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以及对一线教师和中学生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理空间定位思维 ; 培养策略 ; 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91-02
  一、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的定义
  地理空间思维就是对地球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从而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形成它们的空间形象,进行空间位置判定,确定空间分布状态并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它们在空间上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交换和交流,比较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及对它们的空间属性进行多个维度思考的心理过程[1]。
  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是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中的一种,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助于阐述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也能充分反映出地理空间性特点,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上认识某一地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1]。
  二、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
  地理空间定位是进行地理分析、地理探究的前提,学好地理的关键是会定位,它是入图解题的关键,也是地理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一项基本素养,是进行地理空间联系、地理空间想象的基础。准确地进行空间定位,有利于加强地理复习的针对性。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不仅是考试考查的一项能力,更是一种学科思想,这种理念贯穿地理学习的始终。
  三、高考与地理空间定位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虽然完全纯粹的经纬度定位的试题有所减少,但增加一些辅助条件来帮助辨别地理事物的信息,借助相关的地理信息帮助我们进行区域定位却越来越多,如下表,自2006年至2017年,涉及地理空间定位的题目总体呈上升趋势,多集中在非选择题中的36、39题,自2012年增设选做题之后,涉及地理空间定位的题目除了集中在36、39题外42、43、44题都有所涉及(表1)。因此,学生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必须对区域定位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总结规律,坚持反复练习,才能在答题时做到快速、准确定位。
  四、中学生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發地理学习和读图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老师要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喜爱地理这门学科并培养其读图兴趣。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教师可在课堂中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第二,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乡附近及外地游览观光,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认识。第三,积极鼓励学生将地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现实问题。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习惯
  要进行正确的地理空间定位,首先要学会正确读图。教师应传授学生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如,地理的概念,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自2012年增设选做题之后,涉及地理空间定位的题目除了集中在36、39题外,42、43、44题都有所涉及和注记,让学生明了三要素各自的特性和运用。同时还要让学生知晓地理图件的类型等等。其次,要教授学生读图步骤,让学生“会读图”,读地图的步骤应该是:第一,读图名,明确地图绘制的内容;第二,读图例和注记,明了地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第三,读地图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3.培养学生绘图习惯,增强学生空间观念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能加强整幅地图中细微特征的认读。因而,教学之余,教师应积极鼓励和督促学生多临摹地图,画草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和增强其空间观念。如绘制“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绘制各大洲、地区、国家的轮廓和相关地理事物等等。
  4.教授学生多种定位方法
  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教授学生地图的基本信息和读图步骤,培养学生绘图习惯之后,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授予学生正确、有效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网数据定位
  由于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因而所有地理事物都可以通过经纬网确定其位置[2]。经纬网数据定位是建立在学生积累大量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数据的情况下展开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示范学生如何记忆主要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并要引导和督促学生总结其他主要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让学生的读图、用图中逐渐建立“心中地图”。
  第二,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经纬网数据定位方法虽然精确但要完全掌握实为不易,且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依据其周围事物却可以推理和判断出其大致位置,例如,如要判断P(45°N,113°E)在哪儿,可以联想到与其距离较近的北京(40°N,116°E),可知该点在北京西北,由此可以确定P点在我国内蒙古地区。根据图中的洞庭湖、长沙、武汉等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可知穿过此处的大河是长江。
  第三,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要善于激发学生发挥想象,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进行定位[3]。例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鞋、贝加尔湖像黑暗中的一把弯刀,黄河则像个“几”字型,山东像一只休息中的骆驼、广东则像一头正在吸水的大象等等。利用地理事物轮廓和形状进行定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读图兴趣,还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空间定位思维能力。
  五、总结
  总之,地理空间定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难点之一,只有让学生树立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能进一步调动其定位的积极性,并通过各种图像的实际运用,达到培养、提高的目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万合.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刘继忠.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培养[J].文教资料,2007(10).
  [3]吕莹.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智能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05).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初中阶段强化课外阅读指导势在必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应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着手,进而促进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初中语文 ; 课外阅读 ;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85-01  阅读是语文重要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对教材的机械教学,还应配合相应的英语课外阅读,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不仅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还应善于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其自身的阅读材料,必要时可利用课上时间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让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益处。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帮助学生,对课外阅读选材进行适当筛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关键词】英语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沿袭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新的教学观念,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相关老师需要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和研究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来将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进而使初中学生始终保有进行语文写作的兴趣及热情。  【关键词】初中 ; 语文 ; 写作教学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是学好语文的桥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导致现阶段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不理想。这样,学生们理解、感悟文本的能力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是不利的。针对这个问题,广大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阅读训练,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情境
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这意味着,以目前我国城市常住人口6.66亿人,约2.22亿多个家庭计算,未来保障房约占城市家庭数的16%。  应该说,在中国城市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房建设不仅是我国政府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一大重要举措,更是关注民生,关心中低收入人群“有尊严地生活”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是将改革成果还利于民的具体体现。  但是,随着各地保障房项目的相继开工和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