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ning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4-0063-02
  
  什么是终身体育?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相关教育,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根据以上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的终身体育的全过程。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国家教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终身体育的作用
  
  1.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体育运动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活动。如果把人生中的体育分成: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环节,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整体过程中,正好处于衔接学前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对实现终身体育起着很关键很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体育实践的内容极其丰富,形式不拘一格,有单个动作,有联合动作,有个体单独进行的,也有必须借助同伴协同进行的;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有专业的,也有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休闲与娱乐有机结合进行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如果在此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和技巧,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朝良好的方向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2.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现代人为了适应高速度、高节奏、高效益的生活,需要强健的体魄,希望在社会长足进步的同时,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学生在校期间是接受系统身体锻炼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学校体育的实施过程为学生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提供了实践环境,要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接受体育及实践的终结点,而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部分。使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在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终身体育的受益者。
  3.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坚定信念的自觉行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勇敢、果断、坚韧、自制、合作和有毅力的思想品质,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培养与学生个性心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高度注意力、浓厚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锐意进取的气魄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体育运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强自身修养。例如:学生练习跳马时,有的学生因害怕不敢跳,这时就要教育学生勇敢、果断对自己有信心,并借助于各种辅助练习来克服学生的惧怕心理。再如:学生上长跑课时,有些学生坚持不下来,身体稍有不适就半途而废。其实,任何人在参加长跑锻炼时,都会出现运动极点,如果你冲过了这个极点,那么以后的路程会越跑越轻松;如果就此退出,那么你永远也过不了极点这一关。教师要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坚强有毅力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并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始有终,只要你坚持不懈努力到最后,那么胜利就属于你。同时,除了认真完成课程规定的内容外,自觉练习以健身为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中对实施终身体育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积极投入体育实践的人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利于人们活动且简单易学的体育运动项目,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在自我参与中获得自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更让学生懂得健身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2.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体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学校学生,更需要积极加以引导,合理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而学校体育就是要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并通过技术技能的学习和体育习惯的培养,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锻炼的咨询者。另外,以终身体育为前提的学校体育要将体育活动、课外活动、运动竞赛等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使体育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以外,能够有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促使学生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间能够形成最佳衔接。
  3.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和动力,在体育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并满足娱乐、享受、审美、自尊、民主、自由、合作、创造、宣泄、成功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要,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充实。因此,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充分挖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还是组织教学,尽量做到语言风趣、含蓄、精炼并带有鼓励性,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课堂实际,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另外,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通过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的体格健壮、体质增强,从而获得健康的精神,通过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明确锻炼目的;提高锻炼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总之,终身体育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以及其他各种教学活动中;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家庭与社会应相互配合,端正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学校体育对培养现代化人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炼、自评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要解决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体迷失的严重问题,就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个性;创设情境,激发个性;培养创新,张扬个性;优化评改,鼓励个性.这样,让学生把作文
多媒体教学能够把神秘多彩的物理过程、自然现象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灌输式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鲜明多变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