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孕城》的结构主义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上映的《孕城》给长期低迷的湖北电影带来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学史学的角度,分别采用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和A·J·格雷马斯在叙事学的符号学的方法对电影文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孕城》;结构主义;符号矩阵
  作者简介:肖梓泉(1993.9-),男,土家族,湖北省宜昌市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2
  一、叙事学分析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长期以来有各种角度可以切入,其中,结构主义是从“公式化”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作品。从结构主义者的角度看,相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其内部公式都是固定的,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定量,人物、背景、情节的要素是变量。普罗普认为人物本身在民间故事中的作用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的各种功能。他说,“我们将功能理解为一个人物的行为,该行为是根据其在情节展开之中的意旨来决定的。”在普罗普的眼中,故事由不同的“功能”通过一种固定的模式组成,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对不同的人物赋予相同的行为(“功能”)。角色只承担这些“功能”,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小故事”。
  在普罗普的观点中,将叙事作品看作陈述句的扩展是一个核心,在对小说进行语法分析时,他和巴特都认为小说的基本结构和陈述句的基本结构类似,在“主语 谓语 宾语”的标准句中,小说人物对应主语,人物的动作对应谓语,行为的受者对应宾语。小说里人物的行为随着情节推进会产生“桥接”和“转化”,在起着不同作用的同时,改变原本情节的平衡,在失衡中构建出一个新的秩序,他称其为叙事化。
  笔者对电影《孕城》的故事情节做了一个陈述性的叙述,即:《孕城》讲述的是清末年间,汉口地皮大王刘宗祥在得知朝廷想要修筑后湖大堤的消息后,各方运作,顶住各方压力从总督张之洞手中取得了修堤权,却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土社会帮派的联手设计下酿出大祸,但是最终还是洗脱罪名,完成了“张公堤”的建造,为汉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們将这段叙述加以分析,可以将情节浓缩为如下五个单元:
  (1)起初的平衡状态
  (2)刘宗祥得到修堤消息,平衡状态被打破
  (3)敌对势力想要竞争,联手施压
  (4)刘宗祥及家人多方运作战胜对手
  (5)最终修堤完成,回归平衡
  在上面几个单元之间,各单元在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方面是“连接”的,但在内部逻辑中又存在转换关系。在故事的开端,刘宗祥拥有的平静生活,在“修堤消息”这一外来者进入后被打破,至此一个平衡的破裂成为了故事上升的支撑。随着刘宗祥和管家八面玲珑的运作,刘宗祥初步取得了修堤权,悬念进一步被打破,而外国殖民者和本地黑帮的敌对和各种陷害导致修堤出现事故,刘宗祥被捕,故事渐渐达到高潮,最后刘宗祥在家人各种辛苦奔走相求下洗脱罪名,重新获得修堤权,故事的情感达到最高峰,而后,在排除敌对势力的干扰后,修堤完成,生活又恢复到从前的平静,建立起一个新的平衡。
  二、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分析
  在格雷马斯的文学符号学理论中,“符号矩阵”是其中最著名的理论,它来源于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命题与反命题的解释,格雷马斯认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意义只有通过二项对立才能存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拓展和提出了对文本解读的矩阵模式。该矩阵模式可以用一个关系图直观地表现出来。
  符号矩阵基本模式如图(一):
  上图中,A是被设立为主要元素,与其相对立的为反A,与A矛盾但不对立的为非A,与反A矛盾但不对立的为非反A,通过二元对立的行动元来解读叙述的普遍模型和语法内含,“由此产生的行动素的矩阵模式虽很简单,但可以在‘增补投资’的压力下生成任何可以想象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固定的叙述模式,即开始于A与反A的对立,在情节推动的作用下,非A与非反A相继出现,A、反A、非A、非反A这几要素交织碰撞,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电影《孕城》中我们首先来界定一下符号结构中的四项行动素。首先是刘宗祥。他在开始时就是事业有成,是汉口有名的地皮大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是他一直觉得汉口应该有更好的发展。他在得知朝廷为汉口修堤的消息后,十分激动,认为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汉口来说,这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汉口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段,外国殖民者也想要在修堤权上分一杯羹,于是在对待修堤事宜这个问题上,两者形成了对立。刘宗祥开始寻求总督的帮助,殖民者开始联合本地青帮的力量,二者产生了冲突,开始正面交锋,三者关系的张力变大,再细细品味就能从中发现,贯穿这三者的因素就是利益。于是我们可以将故事中的要素组成下面一个矩阵:
  影片表面上是在讲一个“争夺利益”的故事,抛开蕴含的其他要素:人性中善恶的较量;大爱与私利的冲突。刘宗祥是正义的一方,暂且设他为A项,他对于“修堤权”争夺的出发点是为国为民,当然也为了自身利益,“修堤权”的争夺,会给刘宗祥带来伤害和压力,以及个人利益的损失,这从礼仪角度来说于刘宗祥是不利的,但是“修堤权”又关系着国民之大利,所以“修堤权”可以和刘宗祥在上面的矩阵中形成一种联系,既不对立又不相同,于是成了非A项。殖民者和青帮在片中是恶的一方,不管是殖民侵略还是卖国求荣从常理上说都属于邪恶的一方,在争夺“修堤权”这件事上,他们和刘宗祥有着鲜明的对立关系,这样在矩阵中的冲突就更加明显,殖民者是本能地想要抢夺这个利润,青帮则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们也成了殖民者的助手,这正是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中提出的一个模式,即包含了六个行动元的模式。主体、客体、对手、助手、发者以及受者这六个行动元在某个事件中构成两条主轴,一条主轴以主体客体的关系为核心,另一条主轴是以对手和助手的关系为主。在这个系统当中利益成为了事情冲突的总对象,在这场利益的争夺中大家都付出的太多。
  参考文献:
  [1]托多洛夫.叙述的结构分析.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
  [2]杰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5]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6]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其他文献
本文以英译版《甄嬛传》(Empresses in the Palace)为素材,以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异化理论为导向,从词和句的翻译、翻译的文化缺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发现任何翻译实践都
摘 要: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好莱坞的商业片大导,他的名字在现如今的电影界也是炙手可热。独特的编剧方式造就了剧情的高深莫测,精致的导演方式也让电影叙事跌宕起伏,观众沉浸其中,在他的电影里我们能看到精致的画面和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诺兰走的精致美学的线路与“非线性叙事”结构,让电影的观众期待下一刻却不停留在这一刻。  关键词:影像美学;电影;创造;声光  作者简介:朵仙德(1982.2-),男,汉族,甘肃
目的了解衡阳市护士智谋、工作压力及抑郁症状的现况,探讨护士智谋与工作压力及抑郁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护士智谋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衡阳市22家不同等级
摘 要:《楚门的世界》是一部构思独特、富含寓意、引人深思的黑色喜剧电影。文章将从膨胀的窥视欲方面对该电影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揭示这部影片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哲理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关键词:楚门的世界;窥视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楚门的世界》是派拉蒙影业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电影。由彼得·威尔执导,喜
摘 要:《大话西游之大圣娶妻》是1994年制作和出品的一部影视经典。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有其重要的符号意义。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国产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妻》中的符号及其象征意义,解析符号学在电影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符号学;象征意义;《大话西游之大圣娶妻》  作者简介:赵硕(1992.10-),汉,女,黑龙江肇东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