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的信贷配置与稳就业成效

来源 :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本文探究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如何快速实现稳就业,具体分析各类企业在稳就业方面所做贡献与付出的代价.通过分析多套企业数据与逐笔贷款数据发现:在“四万亿”计划实施期间新增信贷的支持下,国有、大型与受计划支持行业内的企业在短期内做大规模逆周期投资并大幅扩张雇员,然而由于后期绩效变差及偿债压力加剧,难以持续大幅增加就业.而民营、小型与未受支持行业内的企业在短期内未增加投资或就业,所获信贷显著提高了其在危机中存活的概率,且由于后期绩效改善而创造就业的幅度更大.因此,着眼于以较小代价取得中长期内较大的稳就业成效,在应对危机时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保中小市场主体中.
其他文献
在生产网络中对新一代通用目的 技术——人工智能的采用和扩散是实现中国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在通用目的 技术扩散初期,劳动生产率增长将经历较长时间的低迷阶段,这被称为“索洛悖论”.本文在对比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典型事实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在生产网络中采用和扩散的过程内生化,构建了一个通用目的 技术扩散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动态模型,揭示了“索洛悖论”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经济机制,并进行了参数校准与仿真模拟.模型模拟结合基于中国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用研发投入与SG&A费用,还是以上市公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劳动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却普遍低于法定退休年龄,呈现提前退休趋势.本文试图在生育受到约束的制度环境下对上述反常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OLG)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退休年龄选择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预期寿命提高时,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工资率回报,劳动者在少年期倾向于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工资率上升和利率下降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承载“互联网+外贸”的贸易新业态,通过交易模式变革、交易环节简化、交易流程优化,推动贸易成本下降.本文基于2012年跨境电商(CBEC)相关政策作为拟自然实验,通过测算双边非对称贸易成本,利用CBEC政策清单等多种方法识别处理组,研究了跨境电商对中国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1)跨境电商显著降低中国出口和进口贸易成本.(2)跨境电商更有利于降低中国与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出 口规模和强度以及百度搜寻指数更小的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成本,表明CBEC显著降低了搜寻成本,且对出口中的企业搜寻成本降
本文利用2010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使用互联网对其主观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显示,使用互联网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整体幸福感,但对于幸福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互联网使用带来的影响并不一致:互联网的使用会显著提高人们的工作满意度,但同时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影响主观福利水平的作用机制:一方面,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灵活性,进而对其工作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使用互联网
在家庭教育投资中,除现金性的显性教育支出外,家庭也会通过放弃潜在收入并增加子女陪护时间的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这种看不见的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对理解中国家庭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子女升学压力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外生冲击作为识别框架,估计了母亲由于子女教育压力而放弃的潜在收入,为识别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证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子女升学压力会使母亲月收入显著下降19%,同时父亲收入没有显著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高学历、非国有行业、育有男孩或独生子女的母亲收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