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触键对音色的变化关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好音色是一直的追求。因为钢琴演奏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制造声音的艺术,是通过乐音带给听众愉悦,但是根据钢琴的发声原理—击弦发声,因此,弦槌击弦的速度与重量以及击弦的面积将直接影响到音色,所以钢琴演奏者追求好的声音质量的时候要重视如何发出好的声音的手段—“触键”。
  关键词:触键;音色;关系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25-01
  一、钢琴演奏中的触键
  钢琴演奏中,触键方式并非单一不变的,根据发力的部位的不同,我们通常可将触键方式概括为以下几种:
  指力触键 手力触键 臂落触键 全臂触键
  这四种触键方式的作用方式和功能都是不同的。指力触键:手腕放松,只是手指力量,用在最轻层次的声音。手力触键:手和手指都从手腕用力下键。
  臂落触键:前臂和手腕下落的时候,推下琴键而不是敲下琴键。
  全臂触键:手臂和手在下键时共同作用,所以多用于力度要求大的乐句和歌曲的旋律性。
  二、音色
  钢琴演奏中好音色的标准包罗万象,声音也是变幻无穷的。你可以将大自然景色,生活中的感情,现实生活中的的酸甜苦辣都融入你的想象,并还原为不同的声音,你的想象力有多丰富,你的声音就有多丰富。
  三、音色与触键的关系
  通过前文论述,从钢琴的发生原理来看,触键对音色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要达到上述好音色标准,具体有哪些方法呢。
  (一)触键角度不同所产生的音色变化。
  1.高抬指的大角度触键。
  同样是大角度的触键手指所抬的位置的高低产生的触键效果也各有不同,如果同时以高抬手指的动作,以最大角度的触键,则能获得有金石之音的音色效果。例如,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第一乐章中,高抬指大角度触键才能得到符合作曲家钢琴色彩要求的音色。
  2.半抬指的大角度触键。
  半台指的大角度触键,意思就是把手指只抬到一半的位置后以较大的角度触键,这种触键方式能获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色效果,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中经常被用到,特别是在莫扎特,海顿的作品中,常常需要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独特的音色效果。例如在莫扎特协奏曲K488的第一乐章中,大量的乐句和经过句都需要采用这种只抬一半手指的大角度的触键方式弹奏。
  3.手指贴键的大角度触键。
  浪漫派和印象派作曲家的许多作品中都需要表达一种柔美的情绪此时需要弹奏者能弹奏出一种特殊的晶莹剔透的音色,此时虽然采用大角度触键,但手指并不离开键盘做抬起落下的动作,而是直接依靠关节的力量来做细微的弹奏动作,这样既能缩短弹奏时间,提高弹奏速度,更重要的是能使音色产生一种奇妙的色彩变化,仿佛水中倒影,又或是夜空中的点点星光。
  4.小角度的触键方式。
  要想获得比大角度触键的音色更为宽厚,悠长,深沉的音色效果,可以通过缩小指尖与键盘角度做到这一点。指尖在触键时与键盘的角度变小后,钢琴产生比较柔和,深远,音色。它不像大角度触键那样产生集中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而是具有发散性的带混响的音色,因为小角度触键改变了手指与键盘的接触部位,手指不再是以指尖而是以指腹来触键,这样的触键的力量就不像以指尖触键那样集中,所以也就改变了琴槌击弦的力量,改变了琴弦发出的声音。
  5.以手臂带动的小角度触键方式。
  小角度触键方式不仅仅改变了手指与键盘的接触角度,也改变了手指与手臂的运用方法。当以手臂带动手指采用小角度的触键方式时,手指在弹奏过程中没有多少动作,主要是依靠手臂来带动整个手掌和手指以适合的角度接触键盘,而不是靠抬手指然后落下的方法来触键的。这样的触键方法适用于许多浪漫派的作品,尤其是在弹奏大和弦时,这种大角度的触键尤其显得丰满,厚实,深沉。
  6.抬手指的小角度触键方式。
  小角度的触键方式有地时候仍然需要高抬手指的弹奏动作,只不过在抬手指的时候不再像平时高抬手指时那样指尖与琴键成90度角的标准姿势,而是在抬指时就要使手指以尽可能小的角度瞄准键盘,以确保手指在触键时能够以最小的角度接触琴键。
  7.不抬手指的小角度触键方式。
  不抬手指的小角度触键方式从表面上看和手臂带动小角度的触键方式很像,但它们是两种有很大差异的弹奏方式,因为不抬手指的小角度触键方式虽然没有抬手指的动作,但它的发力点仍然是指关节,只是没有那么大幅度的外在动作。在弹奏时可以使手指虚搭在琴键上,与琴键成30度角的角度,然后从手指第三关节发力触键弹奏,这样可以使音色在非常轻柔的状态下仍然保持悠长的共鸣,这种触键方式适合许多浪漫派和印象派的作曲家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很难控制得很弱的乐段或和弦。
  (二)不同触键速度所产生的音色变化。
  1.快速触键法及其音色效果。
  钢琴音色与音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琴槌击弦的速度,琴槌击弦的速度又取决于手指触键的速度。在触键时无论你想获得哪种音色,都可以使用快速触键的弹奏方法,只是发力点不同、触键速度、也会产生音色上的差异。
  2.慢速的触键法及其音色效果。
  在钢琴演奏中,手指触键的速度的改变毫无疑问引起了演奏者音色的变化,通常来说,指尖触键速度越慢,弹奏的声音越柔和,越深沉。手指在触键后继续保留在琴键上的话,能造成一种连绵不断的延长效果,极大地弥补了钢琴作为击弦乐器在表达歌唱性旋律上的不足之处。
  四、结论
  俄罗斯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说过:“钢琴弹奏时最重要和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发出怎样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发出的怎样的声音和怎样发出声音属于两个概念,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我们要在作品中更好地运用后者来为前提服务,更好的发挥钢琴有它独特的音色美。
  参考文献
  [1]徐淑红,论钢琴音色特点与演奏技巧[J]硅谷,2008,(10).
  [2]韩秀坤,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处理[J]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学报,1999,(5).
  [3]但昭义,论钢琴演奏的声音技巧[J]钢琴艺术,1996,(2).
  [4]马丽,钢琴教学中学生练习音阶、琶音的技术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5]郭兰兰,钢琴弹奏技术的基础问题[J]钢琴艺术,1999,(1)
  [6]杨乐平,初学钢琴的幼儿常见问题及解决[J]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7]聂一波,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M]郑州:美与时代,2009.
  [8]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1999.
  [9]约瑟夫迎特,钢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10]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蒋占武(1984.5-),男,山东东营人,助理馆员,本科,最高学历:研究生,单位:宁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研究方向:通过西洋唱法的民族化分析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其他文献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它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根据短跑的技术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训练更加科学化
摘要:油画技术从欧洲传入我国之后,在其不断的发展中,慢慢融合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中国各民族的元素,不断被加以改造、并越来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尽管目前在油画民族化创作上,国内一些画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油画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仍需我们一代又一代油画人进行探究,以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创作体系的建立。本文就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
【摘 要】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听”“读”“说”“写”四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尤其“写”作为一项专门的模块应该受到重视。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有关作文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积累 兴趣 专项训练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54   在新课改中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创新的方法才能使英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成年女性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约 30%,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从专业角度分析,关于该病并无明确的发病病因,目前多
期刊
在现代技术的飞跃发展之下,信息技术逐渐走入了小学英语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不能正确的应用信息技术,基于此,本文中我将以小学英语的实际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也在不断地增长着.因此,220kV变电站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多.而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变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胰瘘的措施。方法按标准Whipple手术和改良术分别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及12例,改良组改进要点是术中将胰液引出体外,胰肠吻合采用袖状套入,胰管
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进入,我国的民族声乐吸纳和借鉴了西洋唱法,学到了很多理论基础,得到了发展与升华,是一次全新的提升。但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去加强和改善,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我国人才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急需处理和改革,本文通过对西洋唱法民族化,从而分析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应如何改革。  关键词:西洋唱法;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o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