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科学习兴趣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c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峰会发布了《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培养从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新型医生。现代医学已经形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大学科。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当前中等卫生学校医学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我校是一所卫生类中职学校,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主要是农村医学专业,而且为其核心课程。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预防医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尚不充分,学习倦怠感明显,严重缺乏学科学习兴趣。究其原因,主要的一点是:课本理论性太强,实用价值不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探索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本文从生活、工作和执业考试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把预防医学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意义
   1.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打造预防医学高质课堂
   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兴趣的提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培养,重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重视师生的互动。当前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中,预防医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预防医学的专业教师要认清形势,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预防医学重要性,体现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基于学生学科兴趣缺失的现状及普遍反映学科实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而提出的具体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形势需要,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
   2.响应国家文件规定,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能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一言概之,目前的职业教育是就业准备的教育,是岗前的系统培训。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向社会输送人才,如果学生仅有书本知识,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以及生活实际,将来是不能服务于社会的。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乡镇及边远贫困山区的卫生院,承担着治病、保健、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农村医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增强这些中职生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边远山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方法
   1.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问题源于生活,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使学生重视课程学习,提高课堂的参与率,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预防医学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落实到生活之中。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预防医学教材,主编为沈志谦同志。在课本第五章居住环境与健康中,介绍的主要内容为村镇规划的卫生要求、农村住宅卫生以及粪便、垃圾的卫生管理。这些内容,有些是高于生活的,有些是远离生活的,如果照本宣科,势必引起学生倦怠情绪。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笔者在这章节围绕生活的实际问题展开教学。第一部分知识是村镇宏观建设,笔者先展示我县最新规划图,以之提出问题:“我县各功能区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导入课堂学习,然后再结合课本知识点梳理和分析我县各功能区布局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住宅卫生,微观方面的知识,笔者以人们生活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楼盘和住宅的选择为例,结合讲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展示了我县几个大型楼盘的方位图和设计图供大家参考,在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宜居的楼盘和房子的时候,笔者就提出课本中的住宅组成和布置、住宅卫生的有关指标等内容。
   预防医学有三大卫生知识——环境卫生、营养卫生和劳动卫生,除了上述的环境卫生跟生活息息相关以外,营养卫生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必须面对的问题。营养卫生是学生在本课程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这部分知识,有些已经在营养学课程中学习过,所以,这里又如何突破常规,体现新意,引发学生兴趣?笔者在这部分的教学中,采取的依然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做法。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营养学基础,故基础营养学内容略讲授,点拨要点即可,在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创设了一些生活情景供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最近在选择备孕奶粉,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想咨询你的意见,这里提供了几种知名品牌的奶粉,请你结合七大营养素的知识为他们做个选择,并解释这样选择的原因。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愈加追求营养搭配和生活质量,这个情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也是我们学生以后要面对的,里面涉及各种营养素的知识,学生在比较的时候,必定要参考学习过的知识,综合考虑才能做出选择,也就相当于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
   2.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相结合
   农村医学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各医院诊所,尤其是乡镇的卫生院,往往承担着诊治各科常见病的工作,扮演的是全科医生的角色。其工作范畴,如传染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医学统计、流行病学、劳动卫生以及上述的营养卫生等,都与预防医学整个学科体系密切相关。因此,在农村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授课中,必须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特点,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由于预防医学部分内容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故在此仅探讨劳动卫生和统计学这两个章节,如何与临床工作相结合。
   劳动卫生是预防医学三大卫生之一,在其他临床相关课程中几乎很少提及。劳动卫生尤其是职业病的内容,可以说就是临床工作本身职责范围。临床医生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常见病,有些可能就是职业病。乡镇卫生院一般不分内外妇儿等科室,里面的医生更需要有综合分析鉴别诊断疾病的能力。笔者在职业病的讲授中,往往结合临床知识来讲解,例如职业病的诊断原则与临床常见病的诊断相联系和区别。临床常见病的诊断,一般由一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下结论。而职业病的诊断则严格得多,由具有诊断权的机构,实行以当地为主和以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职业病诊断小组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则,除了考虑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之外,还要综合患者职业接触史和生产环境现场调查资料才能下一个明确的诊断。另外,在具体某一职业病的诊断中,笔者也非常重视与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做鉴别诊断,如尘肺病患者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医生可能会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者支气管肺炎,这个时候笔者则会把两种疾病的异同点罗列出来供学生去鉴别,以提醒学生注意避免误诊。
   临床医生工作除了诊治疾病,还需记录和统计医疗卫生相关数据,这就需要运用医学统计学的知识。当然,农村医学毕业生工作后不需要写高深的论文去评聘职称,所以笔者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水平以及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把统计学知识去繁就简,同时列举临床工作案例,侧重讲解统计图表、卫生相关指标等内容,而各种统计推断方法,则简单提出概念和应用,防止学生出现抵制心理。
   3.理论知识与执业医师考试相结合
   执业医师考试是每一位走向临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必须经历的事情,与大家的职业前景和年薪收入密切相关,所以每一位医学生都非常关心。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发现,预防医学一门学科就占了5%的比例。为了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可结合执业医师考点进行授课。
   笔者研究了历年临床执业医师真题,发现预防医学考得较多的是医学统计和流行病学的知识,而这两部分恰是书本中最抽象最复杂的内容。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从初中毕业即过来就读,文化课基础薄弱,连简单的数学运算都比较难。因此,笔者的做法是直接引用历年执业医师真题,一讲一练,同时整理了一套执业医师预防医学题库,一年一更新,供学生课后反复练习。鉴于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多加练习能使学生提前知道题目类型和难度,熟悉知识要点,则能避免学生因为知识陌生和难度高而放弃学习这部分知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教学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预防医学的教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是值得每位预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以上是笔者在多年中职预防医学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之一提出的一点经验做法,与同行交流和共勉。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其他文献
蝴蝶幼虫的命运取决于是谁第一个发现了它——是它的蚂蚁朋友还是蚂蚁敌人。  2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生物学研究生,在墨西哥海沿海平原的圣玛塔火山山脉附近做生态环境研究。圣玛塔火山是一座不活跃的火山,高1750米,位于韦拉克鲁斯市东南方向160千米处。火山斜坡地带的一片不大的松林引起了我的兴趣。    毛虫们都跑到哪里去了?    在这片热带地区工作的头一个月里,我着手揭秘蚬蝶的生命历程。很快,我就掌握
迄今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墓葬可追溯到13万年前:在以色列的一个洞穴中,在人类骸骨的周围发现了各种陪葬品,其中包括一块野猪的下颌骨。让死者“入土为安”,甚至将其生前使用的物品作为陪葬品一起埋葬,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殡葬习俗,藉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尊重。有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是最早的有意识埋葬死者的原始人,他们用磨制的石头或动物骨头作为工具,挖掘浅浅的墓穴,将死去的同伴埋在里面。在伊拉克、以色列和克罗地
一天,妈妈通过小区微信群团购了两袋大米,网上付款,都不用出門。相比之下,委内瑞拉人民可痛苦了……
阳阳前不久刚升到三年级,瞧,他们班的课间可“闹哄”著呢!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优化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对艺术表演类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在系统设计、企业考核、学员考核、教材开发、现场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完善艺术表演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企业学徒的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项目背景   2014年以来,根据教育部關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现代学徒制办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以广东舞蹈戏剧职
动物的“合作哺育”行为    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动物园里生活着一群叶猴,其中一只金黄色毛发的幼猴一度引起了这个群体中所有雌猴的关注。金色毛发是幼猴所独有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幼猴的毛发在130~140天后全部转为黑色,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头胎幼猴的成熟期会更长一些,在150天大的时候脑袋上的毛发还是金黄色的。雌猴们饶有兴趣地从幼猴母亲的手里接过幼猴,为它梳理毛发,抚慰它,直到幼猴母亲将它抱回去。在叶猴
地球上的一些植物经过数百万年的岁月,进化出了一些高超的觅食与御敌之术,这些植物以此来保护自己抵御饥饿动物的吞食,还能像动物一样猎取食物获得营养,一不小心坠入它们“美丽陷阱”的生命就会成为它们的猎物。这些植物的“武器库”中包括有:致命的神经毒素,足以刺穿汽车轮胎的荆棘毒刺,消化能力奇强的消化酶,等等。最近科学家还发现,巨型猪笼草甚至能够将啮齿动物整个儿消化掉。以下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十大有毒植物。那么,
惊心动魄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一年来,人们缅怀死者,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而对这场大地震的思考和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  本刊特约专家撰文解读5·12大地震相关问题。    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是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这一天还是著名英国护士南丁格尔的生日,因此被定为国际护士节;然而,因为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一天成为让无数人刻骨铭心的日子。  龙门山,是
铅笔炸弹实际上是一种定时炸弹,通过设置它的定时器,可让它在任一预定时间引爆。其设计者是德国化学家谢勒博士,这种炸弹在“一战”期间主要被著名德国间谍弗兰兹·冯·瑞因特伦使用。  谢勒向瑞因特伦展示的铅笔炸弹雏形,是一个中空的圆铅管,大小相当于一根大雪茄。铅管中部焊接有一个铜圆盘,把铅管分隔成两个弹药室,其中一个充填苦味酸(三硝基酚),一个充填硫酸或其他可燃液体。铜盘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调节。如果铜盘厚,
现代学生多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多体现在娱乐方面,如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购物、社交、打游戏等,很少利用网络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捷,与此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便利。目前,关于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为教学服务方面的研究多是侧重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对于“线上教学”方面还需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