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结课方式研究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结课并不代表教学过程的完结,它更像是一堂课的总结以及下一堂课的开端。在进行结课时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做好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让结课过程不仅能够巩固本堂课的教学,也能够成为下次课的有效铺垫。
  一、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在结课时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点便是结课过程非常繁冗,重点不够突出。许多教师都想在结课时什么内容都覆盖到,结果最后学生们什么都没记住,对于教学重点印象也不够深刻。教师要有意识的改善这一点,结课时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可以在结课中将本次课堂上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梳理,也可以借助一些趣味化的活动或者师生间的交流对话来展开对于知识点的应用实践。这样的结课方式不仅非常灵活,也容易被学生们理解与吸收,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为了对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有效的回顾,我以师生对话的形式采取了如下的结课方式。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生1:我明白了怎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怎样的一对值叫做方程组的解,并会判断给出的一对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组的解。
  生2:我学会了用尝试法找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生3:我发现用尝试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很慢,很难一下子找到。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
  师:这个问题问的好!这个问题就留在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这个结课过程非常灵活,如果是教师来做知识的归纳总结不仅说教意味过强,学生们的印象也不太深刻。教师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展开回顾,这不仅能够提升大家对于课堂的参与,教学的重点也更深入的印到学生们脑海中。这样的结课形式不仅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在师生对话里也很好的为下次课程的教学做出了铺垫。
  二、搭建支架,以生为本
  好的结课过程应当能够承前启后,不仅能够对于本堂课做出有效总结,也应当能够为下次教学搭建支架。不少教师在结课时都不注重技巧,很多都是简单的对于教学内容作出归纳,没有很好的体现知识点间的联结。教师应当在这一点上有所改善,要有意识的借助结课来搭建支架,让知识点的衔接更畅通。此外,教学中应当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多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们对于课堂的参与,并且活跃学生的思维。只有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够设计出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够让结课过程有更多收获。
  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为了让结课更好的体现出支架作用,并且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我设计了如下结课过程。在课堂结束时我拿出一张圆纸片并且问学生:“这张纸片的面积是多少?有同学会算吗?”有学生马上举起手但又立即放下,随即说到:“老师,这个圆的面积不能求,它缺少条件。”教师追问:“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的条件是什么呢?”生(异口同声):“半径。”随后我告诉学生圆的半径为10厘米,学生很快便给出答案。这时候并没有结束,我又将圆对折继续问学生:“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接着,又把半圆对折,问:“现在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像什么?面积又是多少呢?”见学生面露难色,我告诉大家,这将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结课中教师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问题的设置中很好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大家对于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都实现了巩固。不仅如此,教师也为下次课堂上要研究的内容搭建了支架。这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内外合一,张弛有度
  好的结课中同样应当做到张弛有度、内外合一。结课和普通的课堂教学不一样,它是教学过程基本完成后的一次归纳总结,其目的在于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巩固与深化,加强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为了更好的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对于结课的节奏有更好的把握,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
  在学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我采用如下结课方式。
  师:本章内容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了,同学们不想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吗?
  生1:从例1中我懂得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时候各有局限性,在选择统计量时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应用。
  生2: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为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学好数学很重要。
  生3:本章内容中我学到了一些非常科学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从例子里面我也看到了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里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
  就这样,在非常轻松自然的节奏下借助问题的思考学生们很好的在头脑中完成了对于本章教学知识点的梳理,学生的回答中也非常好的对于本章教学内容作出了归纳与总结。这种张弛有度的结课方式往往能够更好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很有帮助。
  结课并不仅仅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完结,好的结课过程更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并且让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点实现很好的巩固与深化。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结课时尽量做到重点突出、以生为本,并且能够做到张弛有度。这样的教学组织设计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营造教学氛围,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很有帮助。
其他文献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名中学生,待他平静后,他向我讲述起他的经历。  “马老师,自从进入小学高年级,我只知道埋头读书,很少与同学交往,更不会与同学打架。老师、父母都认为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进入中学后,还是不能与同学打成一片,整天待在教室,很孤独。  “家里对我很宽容,发脾气父母也不计较。但在学校常被同学捉弄,我只能干生气,因为我打不过他们,再说,我也不会打架。我也不愿表现自己。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说话
数学学习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许多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巧妙地解决生活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教师应当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运用生活的意识,这不仅能够让大家对于所学内容有更为灵活的应用,这也是深化学生们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  一、联系生活实际  想要更好地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首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将
每次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复习攻坚战”就会自动打响,但每个同学的状态却千差万别。  最近,有网友将新近流行的歌曲《爸爸去哪儿》重新填词,改为《学霸去哪儿》,歌中唱道:“学霸,学霸,我们去哪里呀?明天考试到底会考神马?学渣,学渣,你不要再看啦,看完也记不住呀……”  到底什么是学霸,什么是学渣?根据网上流传的一种以成绩定层级、以学习状态定称号的细分法,从最基本的成绩要素来看,可以简单归为学霸、学民、学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好习惯,那就是守时。有一次出席自己公司的领导层会议,柳传志迟到了7分钟,结果他自罚站了半个小时。原来那天电梯故障,柳传志被困在里面足足有30分钟。同事劝他,今天只是一个意外,罚站就不必了吧。柳传志却严肃地说:“我是对同事们的时间负责!”柳传志告诉大家,在一些中国企业家眼里,有时因为工作或意外情况,迟到或许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外国同行们的眼里,却是非常